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松園村

(山東省膠南市珠海街道辦事處下轄村)

鎖定
松園村歷史上以農業為主。解放後,農業生產逐年發展,並相繼興辦了油坊、粉坊等加工業。上世紀八十年代興建了建築、商業、機械修理及機械加工等。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94年大力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有關政策,興建了膠南市城北建材市場,開發了琅琊台路兩側;與康大房地產聯合,在村南開發了佔地10畝的松園農民住宅樓及商業網點,共12000平方米;建成了年成交額1000萬元的膠南市城北松園大集;1999年,與膠南市億聯集團達成協議,開發金珠花園住宅區,建成網點房、農民公寓25000平方米。全村個體私營業户80户,個體業户40户,年總產值2000萬元,年收入150萬元,200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480元。
中文名
松園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東省膠南市珠海街道辦事處
人口數量
1684

松園村村名由來

村莊全貌 村莊全貌
據傳,明中後期,丁、崔兩姓從今膠南市張家樓鎮丁家寨村遷此,在一片松樹園邊居住,取名松園。

松園村人口姓氏

截至2004年,有682户,1684口人,以丁姓居多,約佔全村人口2/3,其他還有崔、張、劉、賈、楊、孫等姓村民。

松園村經濟概況

松園村歷史上以農業為主。解放後,農業生產逐年發展,並相繼興辦了油坊、粉坊等加工業。上世紀八十年代興建了建築、商業、機械修理及機械加工等。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94年大力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有關政策,興建了膠南市城北建材市場,開發了琅琊台路兩側;與康大房地產聯合,在村南開發了佔地10畝的松園農民住宅樓及商業網點,共12000平方米;建成了年成交額1000萬元的膠南市城北松園大集;1999年,與膠南市億聯集團達成協議,開發金珠花園住宅區,建成網點房、農民公寓25000平方米。全村個體私營業户80户,個體業户40户,年總產值2000萬元,年收入150萬元,200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480元。

松園村社會事業

隨着經濟的發展,三個文明建設穩步推進,村民福利待遇不斷提高。2001年出資10萬元、出讓土地40畝,與郝家石橋村合作建設可容納1000多名學生就讀的膠南市琅琊台路小學。該村先後有近150名學生考入大、中專院校,其中有黨政副處級以上、軍隊營級以上幹部20人;高級專業人才2人;高級將領1人。
該村對女年滿55週歲、男年滿60週歲以上老人每月發放養老生活補助金69元;獨生子女户由村集體統一交納獨生子女備用金保險。

松園村文明建設

該村廣泛開展了“評先樹優”活動,如“五好家庭”、“十星級文明家庭”等,村民素質不斷提高,村風、村貌煥然一新,多次被膠南市委、市政府、青島市政府授予“文明村莊”及“五個好先進黨支部”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