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松原市滿族藝術劇院

鎖定
松原市滿族藝術劇院是我國境內唯一的一個滿族戲劇表演團體,享有“天下第一團”的美譽。
中文名
松原市滿族藝術劇院
地    址
松原市
該院主要經營的戲曲是滿族“新城戲”。是獨創的地方戲曲劇種,六十年代初誕生於松花江畔的魚米之鄉——扶余。其聲腔的形成是以流傳在扶余民間的説唱“八角鼓”曲牌音樂為基礎,並不斷吸收滿族民歌,漢軍旗香太平鼓音樂和清宮舞樂逐漸發展而成。
多年來,滿族新城戲創作演出了很多劇目,在國內戲劇界產生了一定影響,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在1985年“中國新興劇種研討會”上,得到了專家們的肯定。中國末代皇帝溥儀之弟溥傑曾親筆題字
松原市滿族藝術劇院 松原市滿族藝術劇院
相贈“滿族戲劇,藝苑新花”。在以往排練演出的眾多的劇目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紅羅女》,《繡花女》,《薩麗瑪》,《鐵血女真》等。其中,《鐵血女真》獲得了中國舞台藝術最高獎——文華大獎,和中宣部精神文明產品“五個一工程獎”。主要演員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2005年又排演了大型現代新城戲《皇天后土》,在全省的大戲評獎中獲得了綜合一等獎和十餘個單項獎。2007年該劇被選入參加“中國首屆少數民族戲劇會演”獲得綜合銀獎。
近幾年來,該院本着“戲劇為主,一樹多幟”的原則,着力對滿族傳統歌舞,音樂進行蒐集整理加工創作,今天已有一批經典的滿族傳統歌舞節目。2003年應韓國江原道,鐵原郡的邀請,赴韓進行交流演出,受到一致好評。除此之外,在吉林省歷屆二人轉,小戲小品彙演中,都有過上乘的表現,多次獲得多個獎項。2004年在全國“首屆國際小戲藝術節”中,該院參演的兩個小戲分別獲得“大獎”和“金獎”,在山東博興引起很大轟動。2005年該院被中國鄉土藝術協會授予“中國鄉土藝術表演成就獎”。
今天,該院演員陣容整齊,節目形式、內容豐富,綜合實力較強,不僅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各類歌舞、小戲、小品、二人轉等節目都具有較高的水準,曾多次參加省級電視台的錄製播出。2007年12月應邀參加了“全國第十一屆冬季運動會”開幕式演出,由央視體育頻道現場直播。
滿族新城戲作為少數民族戲曲劇種,已被列入《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中國戲曲年鑑》《中國戲曲曲藝辭典》《中國少數民族戲曲劇種發展史》中,步入了中華藝術之林。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