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松十二齒小蠹

鎖定
松十二齒小蠹,Ips sexdentatus Boerner,鞘翅目小蠹科齒小蠹屬的一種昆蟲。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遼寧、陝西、四川、雲南等省。鑽蛀在樹幹基部和主幹的厚皮部分,侵害健康或半健康的活立木,樹勢被削弱後,為其它小蠹的寄生創造了條件,加速了樹木的枯死。
中文學名
松十二齒小蠹
拉丁學名
Ips sexdentatus Boerner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亞    門
六足亞門
昆蟲綱 Insecta
亞    綱
有翅亞綱
鞘翅目
亞    目
多食亞目
小蠹科
亞    科
齒小蠹亞科
齒小蠹族
齒小蠹屬
松十二齒小蠹
分佈區域
黑龍江、吉林、遼寧、陝西、四川、雲南等
總    科
象甲總科

目錄

松十二齒小蠹形態特徵

松十二齒小蠹成蟲

松十二齒小蠹 松十二齒小蠹 [1]
體長5.7-7.4mm,是我國齒小屬中最大的1種,黑褐色,體圓筒形,褐色至黑褐色,有光澤。體周緣腹面及鞘翅端部被黃色絨毛,額中部有橫堤,前胸背板前半部被魚鱗狀小齒,後半部疏布圓形刻點。鞘翅長為前胸背板長的1.5倍。翅盤開始於翅長後部1/3處,盤底深陷光亮。鞘翅端部斜面兩側各有6個齒,其中以第4齒最大,尖端呈鈕釦狀。

松十二齒小蠹

乳白色,橢圓形,長1.2mm,寬0.8mm。

松十二齒小蠹幼蟲

松十二齒小蠹 松十二齒小蠹
體長6.7mm,圓柱形,體肥大,多皺褶,向腹面彎曲,呈馬蹄形。

松十二齒小蠹

乳白色,長7mm。 [2] 

松十二齒小蠹發生規律

黑龍江省1年1代,在秦巴林區年1-2代,以成蟲在被害木韌皮部內越冬。由於成蟲壽命長,各地有不同的物候羣存在,生活史不整齊。一般在5月中下旬開始活動,並築坑產卵,幼蟲在7月中旬發育為成蟲,當年可轉移到其它地方進行補充營養。成蟲通常不離開原有坑道,就在蛹室附近向木質部內咬築深2-3cm的盲孔,頭向內鑽入而越冬。
十二齒小蠹為多配偶制,每個家族由1雄和2-4頭雌蟲所組成。子坑道從母坑道兩側伸出,稀而短,迅速增寬。蛹室位於子坑道末端。由於本種家族的雌雄個體藉助鞘翅末端斜面翅盤不斷地從侵入孔清除出蛀屑,所以母坑道內始終保持清潔,暢通無阻。蛀屑紅褐色,當早晨或濕潤天氣,堆積在樹幹基部或根頸,象漏斗狀花朵一般,鮮豔奪目。所有坑道都在韌皮部中,邊材上僅留淺痕跡。母坑道為復縱坑,包括交配室,全長可達40-50cm,由交配室向上下伸出3-5個母坑道,在立木上常為3條(1上2下),在倒伏木上4-5條。 [2] 

松十二齒小蠹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①營造混交林,加強撫育,增強樹勢,減少為害;
②根據該蟲在樹幹上和根頸地面有蛀糞的侵害特徵,應在5-6月間將蟲害木和風折木伐除,伐後進行剝皮處理。
③春季用帶枝的餌木設置在有光照的地方,引誘成蟲前來產卵,在新的成蟲飛出之前進行剝皮處理。
(2)保護步行蟲、寄生蜂、啄木鳥等天敵。
(3)藥劑防治。
5月底至7月初,成蟲飛翔入侵盛期,用2.5%敵殺死藥膏200倍液或30%氯氰菊酯毒膏500倍液噴灑活立木枝幹,防治成蟲。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