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松乳菇

鎖定
松乳菇(學名:Lactarius deliciosus (L.) Gray)是紅菇科、乳菇屬真菌。擔子果具中生柄,通常單生或多個羣生,新鮮時肉質,無嗅無味,幹後碎質;菌蓋幼時半球形,中間下凹,成熟時平展、中凹形,直徑為3-12釐米,中部厚8-20毫米;菌絲隔膜簡單分隔;菌絲IKI-,CB-;菌肉菌絲無色,略厚壁,經常分枝,略彎曲;菌髓菌絲無色,薄壁至略厚壁,少分枝,頻繁分隔,略彎曲;擔孢子廣橢圓形,無色,厚壁,具刺。 [7] 
松乳菇在北半球分佈很廣,夏、秋季單生、散生於針葉林或針闊葉樹林中地上,常形成菌根。凡有針葉林(特別是松樹)生長的地方,幾乎都有松乳菇的分佈,南半球僅見於澳大利亞的輻射松林下。在中國,主要分佈於長江中下游以及沿海地區,產於我國浙江、湖南、台灣、海南、河南、河北、山西、吉林、遼寧、江蘇、安徽、江西、甘肅、青海、四川、雲南 、新疆、西藏等省區。 [4]  [6]  [12] 
松乳菇子實體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特別是含有豐富的氨基酸。松乳菇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元素,另外,松乳菇具有抑制腫瘤,抗菌等作用。 [6]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大型真菌卷》(2018年5月)——無危(LC)。 [2] 
(概述圖參考來源: [9] 
中文名
松乳菇
拉丁學名
Lactarius deliciosus (L.) Gray
別    名
松樹蘑,松菌,嘎吱蘑,雁來蕈,乳蕈,寒菌,雁鵝菌,烏松菌,雷打菇 [1]  [6]  [10-11] 
真菌界
擔子菌門
亞    門
傘菌亞門
傘菌綱
亞    綱
傘菌亞綱
紅菇目
紅菇科
乳菇屬
松乳菇
命名者及年代
(L.) Gray,1821 [9] 

松乳菇真菌學史

中國食用乳菇歷史悠久。南宋《武林舊事》中即已提及用“乳蕈”作粥,清代袁枚《隨菌食單》中有民間將清醬與乳蕈一起燒熟,然後加麻油拌食的記載。在湖南等地,用植物油將鮮乳菇炸熟油漬,製成“菌油”(實乃油漬菌),是一種特殊的調味品。 [3] 

松乳菇形態特徵

子實體:擔子果具中生柄,通常單生或多個羣生,新鮮時肉質,無嗅無味,幹後碎質;菌蓋幼時半球形,中間下凹,成熟時平展、中凹形,直徑為3-12釐米,中部厚8-20毫米;菌蓋表面新鮮時橙黃色、胡蘿蔔黃色,受傷後變綠,光滑,幹後顏色變淡,淺黃褐色,無環帶,粗糙;邊緣鋭,幹後內卷;菌褶表面新鮮時與菌蓋表面同色,觸後變綠,幹後變為黃褐色;菌褶密,不等長,通常直生,脆質;菌肉新鮮時白色或胡蘿蔔黃色,老後變綠,乳汁少,幹後軟木栓質,厚可達5毫米;菌柄圓柱形,纖維質,與菌蓋同色,傷後變綠,長2.5-6釐米,直徑為6-20毫米。 [7] 
菌絲結構:菌絲隔膜簡單分隔;菌絲IKI-,CB-;菌絲組織在氫氧化鉀試劑中無變化。 [7] 
菌肉:菌肉菌絲無色,略厚壁,經常分枝,略彎曲,有些菌絲膨脹,緊密交織排列,直徑通常為4-10微米,膨脹菌絲直徑可達15微米。 [7] 
菌褶:菌髓菌絲無色,薄壁至略厚壁,少分枝,頻繁分隔,略彎曲,疏鬆交織排列,直徑為3.5-6微米;囊狀體薄壁至略厚壁,無色,錐形、近紡錘形,大小為(25-35)微米×(5-79)微米;擔子近棍棒狀,具4個小梗並在基部具簡單分隔,大小為(18-25)微米×(6-8)微米;擬擔子的形狀與擔子相似,但略小。 [7] 
孢子:擔孢子廣橢圓形,無色,厚壁,具刺,IKI+,CB+,大小為(8-9)×(6-7)微米,平均長L=8.26微米,平均寬W=6.35微米,長寬比Q=1.3(n=30/1)。 [7] 

松乳菇近種區別

松乳菇
血紅鉚釘菇
皺環球蓋菇
菌蓋幼時半球形,中間下凹,成熟時平展、中凹形,直徑為3-12釐米,中部厚8-20毫米;菌蓋表面新鮮時橙黃色、胡蘿蔔黃色,受傷後變綠,光滑,幹後顏色變淡,淺黃褐色,無環帶,粗糙。
子實體小型。菌蓋寬3-8cm,初期鐘形或近圓錐形,後平展,中部凸起,淺咖啡色,光滑,濕時粘,干時有光澤。
菌蓋表面新鮮時酒紅色,具白色纖毛狀鱗片,幹後變為淺黃褐色,無環帶,粗糙;邊緣鈍或鋭,幹後內卷。
菌肉新鮮時白色或胡蘿蔔黃色,老後變綠,乳汁少,幹後軟木栓質,厚可達5毫米。
菌肉帶紅色,幹後淡紫紅色,近菌柄基部帶黃色。
菌肉新鮮時乳白色,肉質,無環帶,幹後軟木栓質,厚可達6毫米。
菌褶表面新鮮時與菌蓋表面同色,觸後變綠,幹後變為黃褐色;菌褶密,不等長,通常直生,脆質。
菌褶延生,稀,青黃色變至紫褐色,不等長。
菌褶表面新鮮時灰紫色至暗褐紫色,幹後變為灰褐色;菌褶密,不等長,彎生,脆質。
松乳菇 松乳菇
血紅鉚釘菇 血紅鉚釘菇
皺環球蓋菇 皺環球蓋菇

松乳菇產地生境

松乳菇在北半球分佈很廣,南半球僅見於澳大利亞的輻射松林下。在中國,主要分佈於長江中下游以及沿海地區,產於我國浙江、湖南、台灣、海南、河南、河北、山西、吉林、遼寧、江蘇、安徽、江西、甘肅、青海、四川、雲南 、新疆、西藏等省區。 [12]  其夏、秋季單生、散生於針葉林或針闊葉樹林中地上,常形成菌根。凡有針葉林(特別是松樹)生長的地方,幾乎都有松乳菇的分佈 [4]  [6] 
氣候條件對松乳菇的發生影響很大。松乳菇發生的時節與產量主要受温度和雨水的影響。因中國不同區域氣候不一樣,松乳菇發生的時間也不一樣。有些地區多發生於春(3-5月),秋(9-11月),此期間氣候涼爽,温度較低,雨量適中。有些地區發生於每年的5-9月份,7-9月份發生概率最高。發生地的温度一般在11-25℃之間,雨後數日大量發生。 [6] 
松乳菇發生地的土壤類型多樣,在黃紅壤、山地黃棕壤、酸性黃壤、山地草甸、石英砂岩土、黃土、山地黃壤、石灰土及紫色土上均有發生。一般土壤pH在5.6-6.5之間,含水量為65-75%。 [6] 
松乳菇喜歡散射光,一般發生於松林或混交林地。林中植被密度過大,光線不足,或林木太稀疏,隱蔽度不足,均不利於松乳菇的生長。地表有苔蘚層或地被物覆蓋的地方,有利於出菇。 [6] 

松乳菇生長習性

松乳菇為菌根食用菌(edible mycorrhizal fungi,EMF),它通過與宿主植物(松衫、鐵衫、馬尾松等)的根系建立共生關係、形成共生體後產生子實體。共生過程中,菌絲與根系周圍微環境進行信息和物質交換,擴大了植物根系與土壤接觸吸收面積。研究證實,松乳菇能吸收和富集放射性物質及重金屬,可以減輕環境對寄主的毒害作用,對土壤微環境有一定的修復功能。另外,松乳菇菌根化苗木具有較強抗逆性,菌根化率為95%的馬尾松幼苗,造林成活率可達99%,而無菌根的苗木造林成活率僅為22%。 [8] 

松乳菇主要價值

松乳菇食用價值

松乳菇是一種珍貴的真菌,營養價值很高,味道鮮美可口,菇圓肉厚。子實體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特別是含有豐富的氨基酸,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元素。 [6]  [4] 

松乳菇醫用價值

松乳菇含有乳菇紫素、乳菇菌素等抗生素,其子實體提取物對肉瘤S-180和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該菌產生的乳菇素可起抗菌作用,Ondrusek從子實體中分離出神經鞘脂類物質,Cuillot則從松乳菇中分離出外源凝集素。松乳菇的抗菌成分主要存在於有機相中,它對細菌、真菌有較為明顯的抑制作用;水相對放線菌和部分真菌有抑制作用。 [5-6] 

松乳菇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大型真菌卷》(2018年5月)——無危(LC)。 [2] 
 
參考資料
  • 1.    組圖:常州溧陽雁歸來季節蘑菇 神秘綻放舌尖2  .騰訊新聞[引用日期2021-05-19]
  • 2.    關於發佈《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大型真菌卷》的公告  .生態環境部[引用日期2021-09-15]
  • 3.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蔬菜卷編輯委員會編.中國農業百科全書 蔬菜卷.北京:農業出版社,1990.11,:262
  • 4.    嚴仲鎧.中華食療本草.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8.03:480
  • 5.    松乳菇[A].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菌物學會、楚雄州林業局、雲南省南華縣人民政府.2016中國南華野生菌大會資料彙編[C].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菌物學會、楚雄州林業局、雲南省南華縣人民政府:中國菌物學會,2016:1.
  • 6.    熊濤,肖滿.松乳菇研究進展[J].食品與發酵工業,2005(05):84-86.
  • 7.    戴玉成,圖力古爾,崔寶凱著.中國藥用真菌圖志.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2013.06:288
  • 8.    林佳,唐利華,逯連靜.松乳菇人工栽培研究進展及張家界栽培潛力分析[J].食用菌,2016,38(01):1-3.
  • 9.    松乳菇  .自然標本館[引用日期2021-09-15]
  • 10.    蘆笛.宋人筆記所見大型真菌史料[J].食用菌,2013,35(06):77-79.
  • 11.    劉亞.美味的松乳菇[J].食用菌,1982(01):49.
  • 12.    蘑菇博物館  .中國科普博覽[引用日期2022-05-1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