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關街道

(陝西省漢中市漢台區下轄街道)

鎖定
東關街道,隸屬於陝西省漢中市漢台區。地處中心城區東南部,東、東南、南與七里街道接壤,西南隔漢江南鄭區大河坎鎮相望,西鄰中山街街道東大街街道,西北和北關街道交錯,北、東北與七里街道相鄰。轄區總面積8.4平方千米。 [1] 
截至2023年,東關街道轄11個社區 [5]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東關街道常住人口為55512人 [4]  。農業總產值961萬元,工業總產值達到3億元。 [1] 
中文名
東關街道
行政區劃代碼
610702005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陝西省漢中市漢台區
地理位置
中心城區東南部
面    積
8.4 km²
下轄地區
11個社區
政府駐地
興漢路牛家橋
電話區號
0916
郵政編碼
723000
氣候條件
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55512 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車牌代碼
陝F

東關街道歷史沿革

因地處城區東關而得名。
1950年,屬原南鄭市第二區。
1956年,始建東關辦事處。
1960年,改為東關管理區。
1965年,復設東關辦事處,隸屬於城關鎮。
1992年10月,原石馬鄉東塔村、雷家巷村、工農橋村併入改為東關街道。 [1] 

東關街道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東關街道轄陳家營、東塔南路、漢豐、朝陽、南團結、馬家巷、北井巷、塔兒巷、東塔9個社區,雷家巷、工農橋2個行政村;下設23個居民小組,16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3年,東關街道轄11個社區 [5]  。街道辦事處駐興漢路牛家橋。 [1] 
陝西省漢中市漢台區東關街道區劃詳情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610702005001
111
610702005004
111
610702005008
111
610702005010
111
610702005013
111
610702005014
111
610702005015
111
610702005016
111
610702005017
111
610702005018
111
610702005019
111

東關街道地理環境

東關街道地處中心城區東南部,東、東南、南與七里街道接壤,西南隔漢江南鄭區大河坎鎮相望,西鄰中山街街道東大街街道,西北和北關街道交錯,北、東北與七里街道相鄰。轄區總面積8.4平方千米。 [1] 

東關街道人口

截至2011年末,東關街道轄區總人口50876人,其中農村人口6527人。總人口中,男性25845人,佔50.8%;女性25031人,佔49.2%。2011年,東關街道人口出生率為8.0‰,人口死亡率4.0‰,人口自然增長率4.0‰。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057人。 [1] 
根據漢中市漢台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東關街道常住人口為55512人 [4] 

東關街道經濟

東關街道綜述

2011年,東關街道財政總收入437萬元,比上年增長30%。
截至2011年末,東關街道農民人均純收入8675元。 [1] 

東關街道第一產業

2011年,東關街道農業總產值961萬元,比上年增長22%,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4%。農業耕地面積845畝。
東關街道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為主。2011年,東關街道糧食生產370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2011年,東關街道蔬菜種植面積520畝,產量1137噸,主要品種有葉菜和白菜類,其中油菜126噸,白菜122噸,芹菜112噸。
東關街道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東關街道生豬飼養量442頭,年末存欄82頭;羊飼養量160只,年末存欄130只;牛飼養量109頭,年末存欄99頭;家禽飼養量0.87萬羽,上市家禽0.65萬羽。2011年,東關街道生產肉類40噸,其中豬肉37.7噸,牛肉1噸,羊肉0.3噸;禽蛋12噸,鮮奶223噸;畜牧業總產值285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29.6%。
截至2011年末,東關街道有大型農業機械83台(輛)。 [1] 

東關街道第二產業

東關街道工業以加工業為主。境內有企業16個。2011年,東關街道工業總產值達到3億元。 [1] 

東關街道交通運輸

東關街道境內興漢路、蓮湖路、風景路、濱江路橫貫東西,東環路、梁州路、南北團結街縱貫南北,形成“三縱四橫”的交通網絡格局。

東關街道社會事業

東關街道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東關街道有文化藝術團體1個,會員28個。電影放映單位1個,年放映20場次,觀眾達800餘人次。2011年,東關街道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1] 

東關街道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東關街道有幼兒園(所)1所,在園幼兒400人,專任教師35人;小學5所,在校生2680人,專任教師19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71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1] 

東關街道衞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東關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個,其中市中心醫院、傳染病醫院各1個,病牀1200張,專業衞生人員683人。
2011年,東關街道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6288人,參合率100%。 [1] 

東關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東關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519户,人數5793人,月人均300元;城市醫療救助10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62人次,共支出25.9萬元;城市生活無着人員救助230人次,支出6.93萬元。農村生活保障户數182户,人數418人,月人均100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3人,支出4.94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3人次,支出4.9萬元;農村臨時救濟132人次,支出3.96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6人。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1個,安置殘疾職工70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010人,城鎮養老保險60歲以上人員587人。
2011年,東關街道新增城鎮職工養老保險156人,新增工傷保險45人。完成低保複審2519户,農村低保複審182户,發放城市醫療救助門診卡300本,救助金9萬元。為符合條件的525名高齡老人發放生活補貼,發放抗美援朝補助資金7000元,發放年滿60週歲農村義務兵4人一次性生活補助6480元,發放18萬元農村獨生子女保健費,落實各類獎勵扶助資金2.8萬元,對18户計生家庭進行獎勵扶助。2011年,東關街道新增就業人員956人,有318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安排公益性崗位110人。勞務輸出2946人。小額貸款23人192萬元,組織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80名,組織各類勞務輸出培訓518名。 [1] 

東關街道歷史文化

漢中東塔
漢中東塔,又稱淨明寺塔,位於陝西省漢中市漢台區東關街道,地處東關正街淨明寺院內,是舊時漢中的標誌性建築,曾與飲馬池構成“漢中八景”之一,稱為“東塔西影”。屬於南宋方形十三級密檐式磚塔。
淨明寺始建年代不詳,明洪武八年(1375年)重建,清代重修,20世紀後半葉曾改設“東塔小學”,2000年維修,恢復寺院格局,由前殿、後殿和東西廂房組成,建築面積720平方米。塔建於南宋慶元年間(1195—1200年),後世有修葺。原為十三級,1953年維修時去除坍塌的頂部兩級,恢復塔剎。
現塔十一級,殘高16.5米,底邊長4.37米。塔身底層特高,正面闢券門,內設小方室,高約3米(今已封堵)。以上各層實心,逐層收減高寬。層間疊澀檐下施一排菱角牙子。二層以上均四面當中闢券龕,內置立磚一塊(原當有供奉),龕兩側各砌單層亭閣式小方塔1座。塔頂呈圓形收束,置寶瓶式塔剎。底層東面嵌1953年款修塔碣1方。1953年維修時,發現塔頂(天宮部位)殘存壓角鐵獅1對,其上鐫有南宋“慶元四年洋州城西街李子昭謹舍”字樣,為確定該塔建造年代提供了物證。洋州,即今漢中市洋縣(唐代為洋州治所)。另外,塔磚上還多見“梁”字銘文,今漢中及附近地區在西晉、南朝、隋唐時期均為“梁州”之域,或可證寺及塔均始建於唐或唐以前,現塔或為南宋重建,利用了原塔的部分舊磚。該塔的典型特徵:各層券龕兩側砌單層亭閣式小方塔1座,這種裝飾手法在關中宋塔中不曾見,但見於唐代小雁塔(第五至十一層南北券窗兩側飾小方塔),此種情況值得研究者注意。
1995年對塔身實施了維護;2000年對寺院配殿進行了維修。
1957年5月,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公佈“漢中市東塔”為第二批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1992年4月,陝西省人民政府更名“漢中市東塔”為“漢中東塔”,並公佈保護範圍。重點保護區以塔為中心,東至東塔小學辦公院,西至東塔小學教師宿舍,南至小學廚房,北至小學辦公室;一般保護區東至操場邊圍牆,西至教師宿舍,南至東關正街,北至小學北圍牆;建設控制地帶同一般保護區。 [2] 
2013年5月3日,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