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門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下轄鎮)

鎖定
東門鎮,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下轄鎮,地處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東南部,東臨長安鎮,南連柳城縣衝脈鄉,西交四把鎮,北接黃金鎮。 [1]  行政區域面積385.24平方千米。 [7] 
隋開皇十一年(591年),置臨牂縣,治今鎮,隸東寧州。1965年5月18日,羅城縣改屬河池專區。1991年10月,東門鎮與東門鄉合併為東門鎮。2002年,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改隸河池市。2005年8月,橋頭鎮來屬。 [1]  截至2019年末,東門鎮户籍人口有101483人。 [7]  截至2021年8月,東門鎮下轄5個社區和19個行政村。 [2]  鎮人民政府駐朝陽路180號。 [3] 
截至2019年末,東門鎮有工業企業27個,其中規模以上1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4個。 [7] 
中文名
東門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
地理位置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東南部
面    積
385.24 km²
下轄地區
5個社區和19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朝陽路180號
電話區號
0771
郵政區碼
546499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桂M
人    口
101483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東門鎮建置沿革

隋開皇十一年(591年),置臨牂縣,治今鎮,隸東寧州。
隋開皇十八年,臨牂縣改隸融州。
隋大業二年(606年),臨牂縣廢入義熙縣(治今融水苗族自治縣)。
唐武德四年(621年),復置臨牂縣,並增置安修縣於今鎮。兩縣均隸同年置之融州。
唐貞觀三年(639年),安修縣廢入臨牂縣。
唐龍朔二年(662年),臨牂縣與黃水縣合併置武陽縣(治今黃金鎮一帶)。
明洪武二年(1369年),復置羅城縣,治今縣城,屬融州。
明洪武十年(1377年)5月,羅城縣改隸柳州府。
民國二年(1913年)6月,羅城縣隸柳江道。
民國十六年(1927年),羅城縣直隸廣西省。
民國十九年(1930年),羅城縣屬宜山民團區。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羅城縣改屬柳州民團區。
民國二十二年(1934年)3月,羅城縣改屬柳州行政監督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4月,羅城縣屬第四行政督察區。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月,羅城縣又改屬第二行政督察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0月,羅城縣又改屬第十行政督察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7月,羅城縣再改屬第十五行政督察區。
1949年11月23日,羅城縣解放,治東門,屬慶遠專區。
1950年,羅城縣改屬宜山專區。
1952年,鎮域設東門鄉,屬羅城縣長安區。
1956年3月2日,羅城縣改屬桂西僮族自治州宜山地區。
1958年1月25日,羅城縣改屬宜山專區。
1958年7月19日,羅城縣又改屬柳州專區。
1965年5月18日,羅城縣改屬河池專區。
1968年,設東門公社。
1971年,羅城縣改屬河池地區。
1983年8月30日,羅城縣撤銷,設立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屬河池地區。
1984年11月,東門公社撤銷,分設東門鄉和橋頭鄉。
1991年10月,東門鎮與東門鄉合併為東門鎮。
2002年,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改隸河池市。
2005年8月,橋頭鎮來屬。 [1] 

東門鎮行政區劃

1989年,原東門鄉設3個居委會,橋頭鄉設5個村公所、62個村委會。
2011年末,東門鎮轄鳳凰、獅子山、五里香、白馬、橋頭5個社區,衝洞、大境、三家、燕塘、勒俄、大福、古耀、平洛、章羅、德音、永安、橫岸、鳳梧、中石、佑洞、東勇、弄達、龍山、榕木19個行政村;下設497個村(居)民小組。 [1] 
截至2021年8月,東門鎮下轄5個社區和19個行政村:橋頭社區、鳳凰社區、獅子山社區、白馬社區、五里香社區;衝洞村、大境村、三家村、燕塘村、大福村、勒俄村、古耀村、德音村、平洛村、章羅村、永安村、鳳梧村、橫岸村、中石村、佑洞村、東勇村、弄達村、龍山村、榕木村。 [2]  鎮人民政府駐朝陽路180號。 [3] 

東門鎮地理環境

東門鎮位置境域

東門鎮地處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東南部,東臨長安鎮,南連柳城縣衝脈鄉,西交四把鎮,北接黃金鎮 [1]  行政區域面積385.24平方千米。 [7] 
東門鎮

東門鎮地形地貌

東門鎮境內為山區丘陵地帶,地勢東西略平、南北山高坡陡,中部比較平坦開闊。 [1] 

東門鎮氣候

東門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夏長冬短,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温19℃,1月平均氣温8.9℃,極端最低氣温-4.0℃;7月平均氣温27.0℃,極端最高氣温38.5℃。最低月均氣温4.5℃,最高月均氣温28.8℃。平均氣温年較差1.8℃,最大日較差23.9℃。生長期年平均303天,無霜期年平均303天,最長達365天,最短為277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361.7小時,年總輻射量94.40千卡/平方釐米。0℃以上持續期365天。年平均降水量1602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為175.8天,最多達209天,最少為134天。極端年最大雨量2502.4毫米,極端年最少雨量1044.6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5—8月,6、7月最多。 [1] 

東門鎮水文

東門鎮地表河流不發達,其東南部僅有個別小溪。 [5] 

東門鎮自然災害

東門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大風、冰雹、雷擊。旱災、風災、冰雹、雷擊涉及全鎮各村屯,內澇涉及三家、燕塘、弄達等村屯。最嚴重的一次旱災發生在1963年。 [1] 

東門鎮自然資源

2011年,東門鎮耕地面積56156畝,人均0.58畝。東門鎮境內礦藏資源主要有無煙煤、石灰石、方解石、黏土等金屬和非金屬礦產;可利用草地面積2.2萬畝。 [1] 

東門鎮人口

2011年末,東門鎮轄區總人口9.66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9160人,城鎮化率30.17%。另有流動人口4018人。總人口中,男性49278人,佔51%,女性47350人,佔49%;14歲以下17973人,佔18.6%;15—64歲54402人,佔56.3%;65歲以上24253人,佔25.1%。總人口中,以仫佬族、壯族為主,達71519人,佔74%;漢、瑤、侗、苗等11個民族人口25109人,佔26%。2011年,人口出生率10.84‰,人口死亡率3.82‰,人口自然增長率7.02‰。 [1] 
截至2019年末,東門鎮户籍人口有101483人。 [7] 

東門鎮經濟

東門鎮綜述

2011年,東門鎮財政總收入1851萬元,比上年增長11.59%。 [1] 
截至2019年末,東門鎮有工業企業27個,其中規模以上1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4個。 [7] 

東門鎮農業

2011年,東門鎮農業總產值71263.4萬元,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30.3%。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8806噸,其中水稻12515噸,玉米5343噸。經濟作物以甘蔗、木薯為主。2011年,甘蔗種植面積27315畝,產量117050噸;木薯種植面積1200畝,產量118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6.26萬頭,年末存欄2.5萬頭;家禽年飼養量45.49萬羽。 [1] 

東門鎮工業

2011年,東門鎮工業總產值72161.4萬元,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1.4%。全鎮工業企業47個,從業人員2019人。 [1] 

東門鎮商業

2011年末,東門鎮有商業網點3905個,從業人員7218人,註冊資金13534萬元。2011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27068萬元;城鄉集貿市場4個,年成交額3.1億元。 [1] 

東門鎮社會事業

東門鎮教育事業

東門鎮貴安小學 東門鎮貴安小學
2011年末,東門鎮有幼兒園9所,在園幼兒480人,專任教師27人;小學23所,在校生3315人,專任教師37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214人,專任教師134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96.16萬元,比上年增長4%。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比例為15%,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 [1] 

東門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東門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1個,業餘文藝隊13支。各類圖書室13個,藏書5400多冊。城區居民及其附近村民有線電視用户使用羅城有線電視台和村村通電視網絡,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户1.5萬户,入户率98%。
2011年末,東門鎮有體育場地25處。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30%。 [1] 

東門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東門鎮有醫療衞生機構5個,門診部(所)5個,病牀150張;固定資產183萬元。專業衞生人員292名,其中執業醫師131人,執業助理醫師99人,註冊護士62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1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1] 

東門鎮社會保障

2011年末,東門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685户,人數1058人,支出215.83萬元,比上年增長12%,月人均170元,比上年增長15%;城鎮醫療救助120人次,救助金額12.08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7人次,共支出1020元,比上年增長6.1%;城鎮生活無着落人員救助51人次,支出65100元,比上年增長5.6%。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5853户,人數9858人,支出733.44萬元,比上年增長9%,月人均62元,比上年增長8%。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813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00.65萬元,比上年增長15%。社會福利費36萬元,比上年增長16%;農村五保343人,其中集中供養56人,支出7280元,比上年增長30%;分散供養287人,支出43050元,比上年增長100%。農村醫療救助479人,救助金額311000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3493人,參合率101.4%。 [1] 

東門鎮基礎設施

  • 水利設施
2002年,東門鎮鎮政府投入5萬元,恢復古耀、平定、大羅、陳鬥、何家、勇村、德音十五洞等抽水點。2003年,縣、鎮幹部冬修葫蘆山水庫三壩至張村渠道約3千米。 [5] 

東門鎮交通運輸

東門鎮境內有岔羅鐵路、羅宜二級路、G357線過境。

東門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東門鎮因鎮政府駐縣城東西街東面,故名。 [1] 
  • 文物古蹟
2011年末,東門鎮有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 [1] 

東門鎮風景名勝

  • 平洛開元寺
平洛開元寺位於縣東門鎮平洛村。 [6] 
平洛開元寺

東門鎮地方特產

  • 香蒜薹
東門鎮土特產蒜薹,盛產于山區片,主要在德音村。 [4] 
  • 生薑
東門鎮盛名的特產生薑,盛產于山區片,主要在三家村。 [4] 
  • 幹切粉
幹切粉又名“淌皮“(仫佬語)。以東門鎮鳳梧村生產的幹切粉最為盛名,鳳梧村近百户人,幾乎家家生產幹切粉。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