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門營

鎖定
東門營村位於延慶縣張山營鎮西北,距縣城約14.8 公里。村域面積6.73平方公里,全村有900 餘口人。據明《隆慶志》記載,早在明嘉靖年間就有東門營堡了。
中文名
百事書香
館藏地點
延慶縣東門營
所屬年代
明嘉靖年間
出土地點
延慶縣張山營鎮
奇怪的是同一本志書,卻記載了兩個東門營堡,一個隸屬於懷來衞,一個隸屬於隆慶衞。東門營村內確實存在過一座城堡,但是城牆已經被拆得所剩無幾了。從殘存的遺蹟分析,城堡大約東西250 米,南北150 米左右。平面呈不規則多邊形。2002 年村中出土了一塊"迎恩門"門額,上款楷體陰刻"欽差懷隆兵備道按察使胡□□建修",下款為"萬曆四十六年孟秋",説明東門營堡曾在萬曆年間進行過修繕或包砌。另據光緒七年(1881)《延慶州志》記載,清代東門營屬延慶西衞管轄,距城三十里,有土城和東西二門。東至姚家營二里;南至謝官屯一里,接懷來界;西至大沙河二里半,接懷來界;北至馬鞍山二里半。從衞星地圖上看,如今東門營村確實東至姚家營村二里,但是村南緊緊與下營村相連。據村裏人介紹,村中除了東西兩座城門之外,還有一座南城門,這也與歷史記載不符。
帶着這些疑問,我們曾多次到村中走訪,可是仍然無法徹底瞭解其中的原委。據村中老人介紹,下營村原來包括三個自然村,分別是謝官屯、下營、小堡。謝官屯在今天下營村的西部。下營與東門營原為一村,後因處於村落下方位置,地勢相對較低,故稱"下營"。小堡在東門營城的南部,與東門營城堡為一體,南面有呈半圓形的城牆,並開有南門。小堡與下營、謝官屯之間還有幾百米的空地,曾有一片叫王家墳的墓地。1951 年9 月,將謝官屯、小堡、下營合併,統稱下營村。下營崇善寺現存一塊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重修崇善寺碑》,碑文中有"謝官屯佛寺"的記載,下營關帝廟正檁還有民國四年(1915 年)七月書寫的"宣化府懷來縣下營村重修"的字樣。説明下營到民國時期還屬於懷來縣。據記載,明洪武三十年(1397)置懷來守禦千户所;永樂十五年(1417)改為懷來左衞,十六年(1418)改為懷來衞。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改懷來衞為懷來縣,屬宣化府。結合《隆慶志》和《延慶州志》的記載,初步可以推斷,東門營就是明代隆慶衞和清代延慶西衞管轄的東門營堡,而下營就應該是屬於懷來衞管轄的"東門營堡"了。
那為什麼稱作"東門營"呢?杜甫有一組《後出塞》詩,其中一首就有"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的詩句,介紹了唐代新兵入伍的時間、地點。詩中的東門營指的是設在洛陽城東門附近的軍營。有學者認為延慶東門營是西漢時的上蘭縣故城,漢高帝十一年(前196)十一月,燕王盧綰造反。第二年(前195)春二月,劉幫派兵平定叛亂,在上蘭擊敗了盧綰的軍隊。至於東門營是不是漢代的上蘭縣城還需要大量的考古調查和文獻研究去證明,但是明代設立屯堡之前,也許這裏真的有一座廢棄的城堡,駐軍正好在城堡的東城門附近,因此就把它叫做東門營了。當然,這只是作者的一點猜測罷了。
東門營一角 東門營一角
東門營舊村雖然規模不大,保存下來的古建築也並不算多,但是給人一種濃烈的耕讀文化氣息。我常帶人去參觀的孫家舊宅就在舊村主街中部路南(老街區41 號),是一典型的農村四合院,為前後兩進院,規格並不高,裝修也不奢華。門開在西北角,門樓為半間房寬的蠻子門,但是門額上卻完好地保存着"百世書香"四個墨書大字,雖歷經百年,卻仍顯得是那麼遒勁有力。與延慶其它村落的古民居不同的是,在孫家舊宅臨街北房的後檐牆上部多出三層磚檐,上面至今還懸掛着五塊木匾。因年代久遠,加之文革時期的破壞,匾上文字都被鏟去了,但是隱約還能看出三塊匾的內容,即"德壽雙全"、"年高德劭"、"齒德可風"。除"德壽雙全"比較容易理解外,其它兩塊匾還真是很有深意。"年高德劭"出自漢代揚雄《法言·孝至》中的"年彌高而德彌劭。"主要是讚譽人年紀大,品德好。而"齒德可風"則出自《孟子·公孫丑下》:"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後用"齒德"指年齡與德行。"齒德可風"也有讚揚人年高德劭之意。 繼續在舊村走,你還會發現村子裏的老民居臨街建築的後檐上都有三層拔檐磚,留有安裝牌匾的空間。而在老村區40 號民居門樓雀替雕有一"耕"字。在其家磚雕影壁上則有"家傳敬義數千載,世繼詩書幾百年"的磚雕對聯。在老村區5 號民居殘存的座山影壁也有"世間好事忠和孝,天下良圖讀與耕"的磚雕對聯。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很多帶有耕讀字樣的門額、磚雕、木雕、影壁都在文革時期被人為地破壞了,僅是這點殘存下來的遺蹟也足以彰顯先人的耕讀情結。
在中國傳統農業社會中,"耕讀傳家"是小康農家努力追求的理想生活圖景。耕田可以事稼穡,豐五穀,養家餬口,以立性命。讀書可以知詩書,達禮義,修身養性,以立高德。所以,"耕讀傳家"既學做人,又學謀生。讀聖賢書,並不一定全是為了做官,是學點"禮義廉恥"的做人道理。因為在古人看來,做人第一,道德至上。因此,半耕半讀、耕讀結合是我國古代富裕農民、隱士、官員追求的一種理想的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那些成功的"耕讀之家"也往往成為當時鄉里農家的表率,激勵其他人默默地向這個方向努力。耕讀文化往往通過"琴、棋、書、畫","漁、樵、耕、讀"等題材,在建築的磚雕、木雕、繪畫中表現出來。
此外,送匾也是我國古代民間盛行的一種"旌表"形式,地方政府往往通過給鄉里有美好德行的人贈送牌匾的方式來為民眾樹立榜樣,客觀上起到了淨化民風,維護地方安定的作用。並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普通民眾的獲取榮譽的心理需求。東門營村家家户户後檐牆預留出掛匾位置,大家都懷有自己家能夠成為鄉里表率,成為社會賢達的美好願望,代表了民風的整體價值取向和訴求。
耕讀文化在中國農村應該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在延慶其他村落也偶有發現,但是像東門營舊村如此小規模的建築羣,就大量集中出現反映耕讀文化的題材牌匾、影壁、繪畫,應該説並不多見。
在與村民的交談中,我們發現,東門營村確實是一個很有文化傳統的村落。歷史上該村曾出過文、武舉人,其中文舉人叫孫壽齡,當年以教書為業;武舉人叫孫提元,當年以擅舞大刀而聞名。文舉人孫壽齡的故居就是前面提到的41 號院,現由其第三代嫡孫孫殿寬一家居住。當年孫老先生在鄉教書育人,遠近聞名,社會知名度很高。那些牌匾應該是當時地方政府贈送的。只不過因時代久遠,現在已查不清是什麼時間由誰送的了。正如先人們所期望的那樣,幾十年來東門營村考上大學的學生、外出工作的人都比周邊村子多。這也是村裏人常常引以驕傲的地方。
東門營村另一個特點就是廟多,曾流傳着"三步兩廟"的説法。東西只有200 多米的舊村內就建有九座廟宇,即泰山廟、真武廟、觀音廟、龍神廳、五道廟、三官廟、閻王廟、關帝廟、龍王廟。這些廟宇均建於明清時期。經過文革時期的破壞,目前僅存關帝廟、閻王廟、真武廟、泰山廟4 座。讓人略感意外的是村裏的廟宇供奉的多是道教的神仙。泰山廟供奉的是碧霞元君及眼光娘娘、子孫娘娘。真武廟供奉的是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真武大帝。閻王廟供奉的閻羅王則是民間傳説的陰間主宰,掌管人的生死和輪迴。而關聖帝君也是道教的四大護法元帥之一。其它已經拆毀的廟宇供奉的龍王、五道將軍、三官也都是道教神仙,只有觀音娘娘屬於佛教神仙。沒想到只有幾百口人的小村受道教影響會有這麼大。過去,每年的四月十五村裏都要舉辦泰山娘娘廟會,周圍村民會聚集到東門營村,祭拜泰山娘娘祈求得子得福。
近來年,文物部門爭取資金對這殘存的4 座廟宇進行了搶險修繕。在修繕的過程中發現東門營的廟宇中還保留了大量的清代道教題材和民俗題材的壁畫,有些壁畫繪製得十分精美,在民間也屬藝術珍品了。比如在真武廟東西山牆山花的部位就用水墨畫畫出了"漁、樵、耕、讀"、"琴、棋、書、畫"等反映傳統耕讀文化要素的繪畫。在東、西山牆上還繪製了真武成道及救助眾生的宗教故事。在剛剛修繕的泰山廟後殿娘娘殿東西山牆還發現了大量反映"十殿閻羅"題材的壁畫。另外兩座廟的壁畫文革時期都被刷上了白灰,只零零星星露出一點端倪,待將來壁畫修復後才能一睹壁畫的全貌。這些民間壁畫多是古代教人棄惡揚善,規範人們行為規範的教材,也是一種文化現象。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