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門橋

(四川劍閣縣聞溪河橋樑)

鎖定
東門橋(Dongmen Bridge)位於四川省劍閣縣普安鎮,是一座跨越聞溪河的城市公路橋樑。 [1] 
東門橋古稱武侯橋,傳為諸葛亮所建,後損壞。南宋初再建成石墩平橋;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改建成石墩公路橋; [1]  2015年啓動重建,設計全長85.88米,橋寬21.7米。 [2] 
中文名
東門橋
外文名
Dongmen Bridge

東門橋歷史沿革

東門橋位於劍閣老縣城東門外,古武侯橋遺址,跨聞溪河,為川陝道路重要橋樑。原武侯橋傳為諸葛亮出師所創。後古橋崩壞,行人涉水過河。
南宋紹興二十三年 (1154年),由邑人捐資重建成石墩平橋, “釃水為十六道,長二十三尺,廣丈有三尺, 高九尺四寸,翼以扶欄如其長之數而兩之。”至清乾隆年間,四毀四修。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冬,新建川陝公路過此,投資銀幣1.4萬元,改建成石墩木面公路橋,長83.9米,寬7.5米, 高7米,11孔,孔跨5米。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6月23日,洪水沖毀橋面,次年改建成石墩鉿簡支鋼筋混凝土橋面,兩邊置木欄杆。此橋為單車道,人車混行,時有車禍發生。
新中國建立後,1981年7月13日,
東門橋歷史
東門橋歷史(2張)
特大洪水再次沖壞壩基碼頭和欄杆。1981年冬,由四川省交通廳撥款修復,加固碼頭、壩基,橋兩側增加1.5米寬的人行道,置鋼管欄杆,人車分行, 稍解擁擠之患。
1988年8月3日,洪水又衝毀欄杆,9月修復。但此處仍經常堵車,很不適應經濟發展形勢的需要。 [1]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後,劍閣縣普安鎮東門橋嚴重損壞,車輛禁止通行。 [3] 
2015年6月28日,東門橋被洪水淹沒。 [4] 

東門橋建築設計

據2015年8月18日劍閣縣交通運輸局發佈的《劍閣縣普安鎮東門橋重建工程勘察設計比選公告》,重建東門橋全長85.88米,橋寬21.7米,其斷面為:0.35米欄杆帶+3.0米人行道+0.25米側向餘寬+2×3.5米機動車道+0.5米中間帶+2×3.5米機動車道+0.25米側向餘寬+3.0米人行道+0.35米欄杆帶。採用三級公路標準,設計速度40km/h,人羣荷載3.0KN/m2,橋樑設計荷載公路—Ⅱ級(城-B級校核),抗震設防烈度Ⅶ度。橋樑主體結構採用:上部結構25+35+25米鋼筋混凝土連續剛構橋,下部結構橋墩均採用薄壁式橋墩接單排羣樁基礎,橋台採用柱式橋台。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