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鎮村

(安徽蕭縣酒店鄉下轄村)

鎖定
東鎮村是安徽蕭縣酒店鄉下轄村。
中文名
東鎮村
位    置
安徽蕭縣酒店鄉
人口數量
6800人
經    濟
以農業為主
東鎮村位於酒店鄉東部,人口6800人,是酒店鄉人口最多的村。下轄7個自然村。經濟主要是以農業為主,兼有果樹和集市貿易。 [1] 
古時,汴水流經此地形成渡口,人口聚集,車水馬龍,舟櫓相接,以致成為集鎮。北宋時,趙匡胤準備在趙家圈建行宮,造都城,設計將本村定為東大門,故此地又被成為東鎮,其渡口名為東鎮渡。宋太祖建行宮消息傳出,商人爭相湧入此地,購地置產,擺攤設點,一時間店鋪林立,商賈雲集,因此被成為東鎮店。
宋朝統治者為體現“國泰民安”,於是東鎮店又被稱為安民鎮。歷史上的安民鎮自古繁華,與白土鎮、彭城呂梁、利國、汴塘等四鎮並稱為徐州五大名鎮。南宋時,這裏被金兵佔領,生靈塗炭,百業蕭條,安民鎮遂繁華不再。由於南宋王朝不顧人們死活,無意安撫金兵鐵蹄下的黎民百姓,人們表達對南宋王朝的不滿,又將安民鎮恢復為東鎮店,一直沿用至今。 [2] 
清康熙《徐州府志》黃河在縣北,即汴河之故道也。自碭山縣入境,流經縣西六十五里之之新桃溝,又東五里到趙家圈,又東十里至拖繩橋,又十里至東鎮渡,又東二十里至曲裏渡,又東五里至朱珊渡,又東十里至舊縣北三里之翼門渡,又東五里至兩河口,與山西湖之委流合,以達郡境。 [3] 
明朝初年,屬蕭縣紅亭鄉,境內設東鎮村,名東鎮鋪。
東鎮村 東鎮村
清,屬孝義鄉,境內設有東鎮寨,有東鎮渡。
中華民國元年(1931),屬蕭縣第五區,設東鎮鄉。
1969年,撤銷大屯區區建制,成立酒店公社。轄13個大隊,84個小隊,公社駐地東鎮店。
1980年,設東鎮店公社,屬黃口區。
1985年,改屬趙莊區,設東鎮鎮。
1992年3月,撤區設鄉,設酒店鄉,由原趙莊區東鎮鎮、大屯區酒店鄉、何寨鄉3個小鄉鎮合併而成,設東鎮行政村。 [4] 
現下轄7個自然村,1421户, 6435人,耕地面積7776畝。6個黨支部,黨員204人。主要種植糧食作物和水果,養殖業以羊、肉鴨為主。 [5] 
參考資料
  • 1.    東鎮村  .安徽先鋒網 [引用日期2012-06-22]
  • 2.    《蕭縣文化博覽》編委會編.蕭縣文化博覽:鳳凰出版傳媒集團鳳凰出版社,2011
  • 3.    清潘鎔.清嘉慶《蕭縣誌》:黃山書社,2012
  • 4.    酒店鄉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2020-02-11]
  • 5.    蕭縣酒店鄉東鎮行政村   .蕭縣政府[引用日期20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