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鄉跳馬燈

鎖定
跳馬燈是流傳於東鄉區黎圩鎮浯溪村的民間燈綵,一般在春節時表演,祈求新年平安幸福,增添吉祥如意的氣氛,以跳馬為主,説唱舞蹈為輔。
跳馬燈分工明確、結構嚴謹,演職人員由22-28人組成。農曆正月到鄰村巡視演出,在正式演出前,全體演職人員都必須到社公殿(土地公)敬鬼祭神,祈福神靈保佑村莊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2013年8月15日,東鄉跳馬燈列入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 
中文名
東鄉跳馬燈
遺產級別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遺產類別
傳統舞蹈
申報地區
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

東鄉跳馬燈歷史淵源

東鄉跳馬燈源於明朝時期,明代永樂年間蔚為壯觀,迄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在歷代人們的表演、傳承中,該燈戲不斷汲取勞動人們的智慧以及民間藝術的多種元素,使其藝術魅力經久不哀,審美價值不斷提升,形成了一種獨具地域特色的、羣眾喜聞樂見的民間燈舞。 [1] 

東鄉跳馬燈舞蹈特色

東鄉跳馬燈以赤兔馬、黃驃馬、白龍駒和烏騅馬四名跨越時空的四匹名馬為素材,講述四匹名馬的傳奇故事,且舞且唱,中間夾以道白、雜耍,以打擊樂和吹奏樂伴奏。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