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部鑽紋響尾蛇

鎖定
腹蛇科,以兔,齧齒類動物或鳥類為食。卵胎生,在冬眠後交配,8-10個月即可產生5-17條幼蛇。
拉丁學名
Crotalus adamanteus
動物界
爬蟲綱
有鱗目
腹蛇科
分佈區域
美國東南部
中文名
東部鑽紋響尾蛇
食    性
以兔,齧齒類動物或鳥類為食

東部鑽紋響尾蛇形態特徵

全長80-180公分。最長可達240公分。背部中央具有鮮明的鑽型斑紋並列,且尾部末端呈黑色。為北美體型最大的毒蛇。瞳孔呈縱向細長狀,位於眼部前方的熱窩開口處較為狹小。 [1] 

東部鑽紋響尾蛇生活習性

棲息於較乾燥的林地,多藏身於樹木洞穴,有時會遊入海中。由於開發過度使其野生數量逐減。胎生,可產7-21條幼蛇。食性以兔,或鳥類為食。

東部鑽紋響尾蛇繁殖方式

卵胎生,在冬眠後交配,8-10個月即可產生5-17條幼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