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郡

(秦王政五年置的郡)

鎖定
東郡,中國古代行政區名。秦王政五年(前242年)置,治所在今河南濮陽市,範圍包括今河南省東北部、山東省西部。漢因之。《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五年,將軍驁(蒙驁)攻魏,定酸棗、燕、虛、長平、雍丘山陽城,皆拔之,取二十城。初置東郡。” [1]  晉初,東郡省,其地分屬濮陽國、濟北國東平國、平原國、陽平郡北魏復置東郡,北齊北周因之。隋初東郡廢,隋大業復置。唐初東郡改為滑州。 [2] 
據《史記·魏世家》,秦拔魏二十郡,以為秦東郡;秦在西,故此稱東。轄境在今山東河南河北三省之間。秦、漢東郡治濮陽,在今河南濮陽縣城西南。北魏北齊北周以及隋代東郡均治滑台城,在今滑縣東。 [3] 
中文名
東郡
政區類別
郡(地級)
始置時間
秦王政五年(前242年)
郡治所在
河南濮陽 滑縣
所屬地區
兗州、司州
下轄地區
濮陽、白馬等縣
廢止年代
唐武德元年(618年)
地理位置
河南省東北部和山東省西部
文獻記載
漢書後漢書隋書

東郡發展歷史

秦取魏地置東郡,前河北大名府、山東東昌府、及長清縣以西皆是,《史記索隱》魏都大梁,濮陽、黎陽,並是魏之東地,故立郡名東郡,《王先謙漢書補註》“魏世家雲秦拔我二十城,以為秦東郡,秦在西,故此黎東,時尚未滅魏,不得以魏都立名,索隱非也。”治濮陽,在今河南濮陽縣南。晉廢。(東漢初平中嘗治武陽,臧洪為太守,又治東武陽,參看東武陽縣條。) [1] 
根據商周歷史,東郡之所由來,系因商周時代“小東”而來。商以朝歌為都,以東為東方,近處為“小東”,泰山以東為“大東”。
中原入東方有兩大要道,一南一北,皆在東郡,並在東郡分為南北兩道。周為商之西伯,滅商後,沿襲商之地域觀念。為拓展疆域,封齊於泰山東,魯於泰山西。(參見《西周政治地理結構研究》及東明縣歷史)
三國陳宮(字公台)便是東郡人,今濮陽西南,滑縣東部一帶。亂世之正氣英雄。
東晉置,在今河南滑縣東,後魏徙治滑台,即今滑縣治,隋廢。
南朝宋置,今闕,當在河南舊陳州府境。

東郡沿革

秦王政五年(前242 年),秦將蒙驁攻取魏酸棗等20 城,,初置東郡,治濮陽(今濮陽縣城西南)。 [1] 
西漢仍為東郡,轄二十二縣,治濮陽(今濮陽縣城西南),屬兗州刺史部 [4] 
新莽改為治亭。東漢複名東郡,轄十五縣。 [5] 
晉改為濮陽國,隸屬司州河南郡 [6] 
北魏改濮陽國為濮陽郡。【隋為濮陽縣,唐改澶州北宋開德府,金、元、明、清為開州,今為濮陽市】 [7] 
北魏於滑台另置東郡。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東郡改屬司州河南尹(治洛陽)。 [8] 
北齊仍置東郡,屬司州(治鄴縣)。 [9]  北周改屬汴州。 [10] 
隋開皇九年置杞州,十六年改為滑州,大業二年為兗州。 [11] 
隋大業三年(607年),改州為郡,復為東郡(治滑台)。
武德元年(618年),東郡改稱滑州(治滑台)。 [2] 
宋、金、元仍為滑州。
明洪武三年(1370年),廢白馬縣入滑州。七年降滑州為滑縣。 [12] 

東郡區劃

東郡秦置東郡

郡治:濮陽城(在今濮陽縣城西南)
轄縣:濮陽縣定陶縣鄄城縣、聊城縣、茬平縣、東阿縣、范陽縣、城陽縣、都關縣白馬縣長垣縣、酸棗縣燕縣宛朐縣成武縣等。 [3] 

東郡西漢東郡

東郡
郡治:濮陽城(在今濮陽縣城西南)
轄縣二十二:
濮陽縣,衞成公自楚丘徙此。故帝丘,顓頊虛。莽曰治亭。 [4] 
畔觀縣,莽曰觀治。
聊城縣,
頓丘縣,莽曰順丘。
發乾縣,莽曰戢楯。
範縣,莽曰建睦。
茌平縣,莽曰功崇。
東武陽縣,禹治漯水,東北至千乘入海,過郡三,行千二十里。莽曰武昌。 [4] 
博平縣,莽曰加睦。
黎縣,莽曰黎治。
清縣,莽曰清治。
東阿縣,都尉治。
離狐縣,莽曰瑞狐。
臨邑縣,有泲(濟)廟。莽曰榖城亭。
利苗縣。
西漢兗州東郡轄境圖 西漢兗州東郡轄境圖
須昌縣,故須句國太昊後,風姓
壽良縣,蚩尤祠在西北泲(濟)上。有胸城。 [4] 
南燕縣,南燕國姞姓黃帝後。
廩丘縣 [4] 

東郡東漢東郡

東郡
郡治:濮陽城(在今濮陽縣城西南)
轄縣十五:
濮陽縣,古昆吾國,春秋時曰濮。有鹹城,或曰古鹹國。有清丘。有鉏城。 [5] 
燕縣,本南燕國。有雍鄉。有胙城,佔胙國。有平陽亭。有瓦亭。有桃城。
白馬縣,有韋鄉。
東漢兗州東郡轄境圖 東漢兗州東郡轄境圖
頓丘縣
東阿縣,有清亭。
東武陽縣,濕水出。 [5] 
範縣,有秦亭。
臨邑縣,有 廟。
聊城縣,有夷儀聚。有聶城。 [5] 
樂平,侯國。故清,章帝更名。
陽平,侯國。有莘亭。有岡成城。
衞,公國。本觀故國,姚姓,光武更名。有河牧城。有竿城。
谷城,春秋時小谷。有巂下聚。 [5] 

東郡北魏東郡

北魏司州河南尹(治洛陽)東郡
郡治:滑台城(在今滑縣東)
轄七縣:
東燕縣,二漢屬,晉屬濮陽,後屬。有燕城、堯祠、伍子胥祠。 [8] 
平昌縣,孝昌二年分白馬置,治平昌城。
白馬縣,二漢屬,晉屬濮陽,後屬。有朝溝、白馬、樊城、凡豪城。
涼城縣,有涼城、南中城、西王母祠。
酸棗縣,二漢、晉屬陳留,後屬。有酸棗城、肺山、白沙淵、望氣台、五馬淵。
長垣縣,二漢、晉屬陳留,後屬。真君八年並外黃,景明三年復。有平丘城、匡城、蒲城、子路祠、長垣城、衞靈公祠、龍城。
長樂縣,武泰初分涼城置,有盤。 [8] 

東郡北齊東郡

北齊司州(治鄴縣)東郡
郡治:滑台城(在今滑縣東)
轄三縣:
東燕縣(今河南省延津縣東北)
平昌縣(今河南省滑縣東南)
白馬縣(今河南省滑縣東) [9] 

東郡北周東郡

汴州東郡
郡治:滑台(今河南滑縣東)
領縣三:
白馬縣(今河南滑縣東滑縣老城又東二十里)
東燕縣(今河南延津縣東北胙城)
長垣縣(今河南長垣縣東北十里) [10] 

東郡隋代東郡

東郡
郡治:滑台城(在今滑縣東)
白馬縣,舊置東郡,後齊並涼城縣入焉。大業初復置郡。
靈昌縣,開皇十六年置。
衞南縣,開皇十六年置,大業初廢西濮陽入焉。又有後魏平昌、長樂二縣,後齊並廢。 [11] 
隋代東郡轄境圖 隋代東郡轄境圖
濮陽縣,開皇十六年分置昆吾縣,大業初入焉。
封丘縣,後齊廢,開皇十六年復。
匡城縣,後齊曰長垣,開皇十六年改焉。
胙城縣,舊曰東燕,開皇十八年改焉。
韋城縣,開皇六年置,十六年分置長垣縣,大業初省入焉。
離狐縣 [11] 

東郡記載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
東郡,秦置,莽曰治亭。屬兗州。户四十萬一千二百九十七,口百六十五萬九千二十八。縣二十二。 [4] 
郡國志第二十一
兗州
東郡,秦置。去洛陽八百餘里。十五城,户十三萬六千八十八,口六十萬三千三百九十三。 [5] 
晉太康三年地記
司州河南郡
濮陽國
燕縣屬濮陽。《宋書 州郡志》一。右濮陽國。案:《晉書 地理志》無燕縣,故附國下。
邱縣屬濮陽。同上。右廩邱。白馬縣屬濮陽。同上。右白馬。鄄城縣屬濮陽。同上。右鄄城。 [6] 
卷一百六上 志第五
地形二上
東郡,秦置,治滑台城。晉改為濮陽,後復。天興中置兗州,太和十八年改。領縣七,户三萬五百二十一 口十萬七千七百一十七。 [8] 
北齊地理志
卷一
司州(治鄴縣
東郡(治滑台城
魏書·地形志》雲:“東郡,秦置,治滑台城。晉改為濮陽,後復。天興中置兗州,太和十八年改。”此東郡在今河南滑縣、延津長垣一帶,郡之治所滑台城在黃河邊,為古代戰守要地。所謂“天興中置兗州,太和十八年改”,乃指南北朝時,劉宋一度攻佔此地,於此置兗州,後地屬北魏,又改為東郡也。《魏書·地形志》東郡領七縣,北齊天保七年廢平昌、涼城、酸棗、長樂四縣,領三縣:東燕縣、平昌縣白馬縣 [9] 
志第二十五 地理中
東郡,開皇九年置杞州,十六年改為滑州,大業二年為兗州。統縣九,户十二萬一千九百五。 [11] 
卷第八
河南道四
滑州
禹貢》兗州之域。春秋時為衞國,《左傳》曰“狄滅衞,衞立戴公以廬於曹”,今州城東北五里白馬故城,即衞之曹邑也。衞文公自曹邑遷於楚丘,今衞南縣也。衞成公又遷於帝丘。今濮州濮陽縣是也。戰國時,其地屬魏。始皇五年,拔魏二十城,初置東郡。漢因之。後漢末,袁紹以曹公為東郡太守。東晉時,慕容德自鄴南徙滑台,僭號南燕,都於胙城,至超徙都廣固,為宋所滅。宋武帝既平慕容之後,盡得河南之地,於此置兗州,仍置東郡。宋之北境守在此,其城在古滑台,甚險固,後屬後魏,宋文帝使王玄謨攻圍,二十日不能取。隋開皇九年,又於今州理置杞州,十六年改杞州為滑州,取滑台為名。大業三年又改為東郡。武德元年罷郡置滑州,二年陷寇,四年討平王世充,依舊置滑州。管縣七:白馬,韋城,衞南,胙城,靈昌,酸棗,匡城 [2] 
卷第十一
河南道
濮州
濮州,濮陽。上。開元户四萬六千九百二十一。鄉九百一十三。
《禹貢》兗州之域。春秋時為衞國地,《左傳》“齊桓公會諸侯於鄄”,注曰:“鄄,衞地,今東郡鄄城縣也。”戰國時屬齊。在漢為濟陰郡之鄄城也。後漢獻帝於此置兗州。晉置濮陽郡,後改為濮陽國,封王子允為王,後為郡。隋開皇十六年,於此置濮州,大業三年,廢濮州入東平郡。隋末陷於寇賊。武德四年,討平王世充,於此重置濮州。 [2] 
濮陽縣,上。東至州八十里。本漢舊縣也,古昆吾國,即帝丘,顓頊之墟也。
昆吾即夏諸侯,為五伯之首。《左傳》曰:“狄滅衞,遷於帝丘。”衞侯自楚丘徙濮陽縣。秦置東郡理此,漢仍為東郡及濮陽縣也。隋開皇十六年,改屬濮州。
黃河,北去縣一十五里。 [2] 
卷十六
北直七
開州
古昆吾國。春秋戰國為衞地。秦置東郡治濮陽。漢仍屬東郡。後漢因之。晉改濮陽國。後魏改濮陽國為濮陽郡。隋初,郡廢,屬魏州,尋屬滑州。大業初,為東郡武陽郡地。唐武德四年,置澶州治頓丘,取澶淵以名。貞觀初,州廢,仍屬魏州。大曆七年,復置澶州從魏博帥田承嗣請也。五代晉曰鎮寧軍《薛史》:天福三年,移州治於德勝口。九年,始置鎮寧軍,兼領濮州。《郡志》:晉天福中,州移治夾河。漢乾初,又徙德勝寨,周世宗復移治澶淵故城。皆誤也。宋仍曰澶州亦曰澶淵郡、鎮寧軍節度。熙寧九年,移於今治。崇寧五年,升為開德府《宋志》:崇寧四年,建為北輔。宣和二年,罷輔郡,仍隸河北東路。金仍曰澶州。皇統四年,改開州,屬大名府。元屬大名路。明亦曰開州,以州治濮陽縣省入。 [12] 
參考資料
  • 1.    [西漢]司馬遷.史記 :中華書局,2009-02-01
  • 2.    [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中華書局,1983年
  • 3.    譚其驤 .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國地圖出版社,2014
  • 4.    [漢]班固 .漢書:中華書局,2007
  • 5.    [南朝]范曄 .後漢書:中華書局,2007
  • 6.    華沅 集.晉太康三年地記:中華書局,1985
  • 7.    濮陽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 .濮陽縣誌:華藝出版社,1989-12
  • 8.    (北齊)魏收.魏書:中華書局,1974
  • 9.    施和金 .北齊地理志:中華書局,2008
  • 10.    王仲犖.北周地理志:中華書局,1990
  • 11.    [唐]魏徵.隋書:中華書局,1991年
  • 12.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中華書局,1955年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