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路大鼓

鎖定
東路大鼓是一種山東濱州、濰坊地區的傳統説唱藝術。分為濱州東路大鼓和諸城東路大鼓,諸城東路大鼓簡稱“諸城大鼓”,其前身是“東口大鼓”(簡稱“小東口”),是由“小東口”演變而來。早在清朝末年,東口大鼓便在諸城流行。其演唱形式是:一般採用大鼓(支在三腳架上的扁鼓)和鋼板(浮板為月牙形、底板為長方形)伴奏,演唱者邊擊鼓、板,邊説唱,唱詞為韻文,兼以散文唸白,繪聲繪色,引人入勝。東口大鼓的曲調剛健有力、活潑流暢,語言通俗質樸,深受羣眾喜愛,故當時以説書為業的民間藝人數不勝數。
中文名
東路大鼓
類    別
文化遺產
所屬地區、
山東濰坊諸城市
遺產編號
Ⅴ-41
申報日期
2006
分    為
濱州東路大鼓和諸城東路大鼓
遺產類別
曲藝
申報人/申報單位
諸城市
遺產級別

東路大鼓曲藝概述

知名的有:台五、丁四、張老十、王仲高等,其中尤以台五、丁四成就最高,時有“南有丁四、北有台五”之説。當時演唱的曲目主要有《回龍記》、《金簪記》、《絲絨記》、《繡鞋記》、《香蓮帕》、《劉公案》等,另有《呂洞賓戲牡丹》、《羅成問卦》、《單刀赴會》、《拷紅》等小段。常見的説書形式有集市説書、廳房説書、炕頭説書三種。

東路大鼓表演形式

集市説書者多為民間職業藝人,以説長篇為主,這集説罷,欲知後事,下集分解,聽眾興趣盎然,欲罷不能,下次逢集自然還會來聽。此類説書者常説的書目有《劉公案》、《濟公傳》、《楊家將》、《武松》等。廳房説書是指地主豪門把説書高手請至家中廳房演唱,主人茶餘飯後借聽書聊作消遣,以助雅興。説唱的內容多為才子佳人一類的風流韻事,諸如《四海棠》、《香蓮帕》等。炕頭説書者多半是業餘的,其方式為一人説唱或照本宣科,時而解説,家人及鄰居圍坐炕上,洗耳靜聽。説唱的內容主要涉及家庭倫理之類,諸如《巧奇冤》、《繡鞋記》等。

東路大鼓代表人物

台五是“東口大鼓”的集大成者,而深得台五、張老十等“東口大鼓”名家三昧真傳的王仲欣,則在學習和繼承這一流行於諸城的民間曲藝的基礎上,積10年創作和説唱經驗,把“東口大鼓”發展為“諸城大鼓”。王仲欣是相州鎮學究村人,自幼酷愛大鼓,曾多次向台五、張老十等人請教,加之他天資聰慧,很快掌握了演唱大鼓的技巧。1958年秋,時為小學教師的王仲欣調到縣農業展覽館,接受了以大鼓的形式宣傳大豆豐收經驗的創作任務。他以“東口大鼓”為基礎,吸收台五唱腔精華,取眾家之長融為一體,記成簡譜,正式定名為“諸城大鼓”。他利用諸城大鼓這種新形式創作的《諸城大豆喜獲豐收》這一具有新內容的節目,搬上舞台演出後,立即引起觀眾的強烈反響,一連幾十場,觀眾座無虛席。1960年2月,諸城大鼓節目參加了昌濰專區匯演,被評為優秀節目,濰坊文化館、廣播站均錄音播放,一時轟動了濰城。同年3月,諸城大鼓節目組隨昌濰專區文藝代表團赴濟南參加山東省職工業餘文藝匯演,又被評為優秀節目。自此之後,一些兄弟縣市的文藝愛好者相繼來諸城學習大鼓,東路大鼓開始流傳,為更多的羣眾所喜聞樂見。

東路大鼓演唱風格

東路大鼓的演唱風格為:清新豪放,剛柔相濟。伴奏除用傳統的鼓、板、三絃外,又加了墜琴。唱腔基本固定,過門有規律可循,即板起板落(頂板唱,腔落板),抑揚頓挫分明;首句多以中音“5”起興,音調悠揚,節奏舒緩,具有“振場”的作用,中間插入唸白時,唱腔嘎然而止,名曰“快結尾”,有人弦俱寂之奇;結尾句一般收束在主音“1”上,又名“慢結尾”,有曲盡韻餘之妙。演唱者注重舞台形象美以及“聲”和“情”的結合,講究唱曲兼唱情,因此格外能打動聽眾。

東路大鼓曲藝發展

上世紀60年代以後,東路大鼓又有了新的發展變化,不僅注入了民歌成分,同時揉進了茂腔音調,演出形式亦趨向多樣化,在全縣匯演過程中,出現過不少獨唱、對唱、羣唱的優秀節目。上世紀70年代末,隨着傳統劇目的恢復上演,諸城大鼓曾一度出現繁榮局面。但進入80年代後,因受流行歌曲等其他藝術形式的衝擊,這一曲種已是門庭冷落,幾近消亡,僅在一年一度的全市春節文藝晚會上時有所聞。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