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蒙山

鎖定
東蒙山,俗稱烏牛纂,坐落在浙江省温州市永嘉縣烏牛鎮甌江之濱。它東與樂清琯頭接壤,向西翻山越嶺可攀相傳是王十朋讀書處的勝美尖,北接層巒疊嶂的括蒼山。這裏景色優美,古洞清幽,傳説美麗,是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
中文名
東蒙山
外文名
Dongmeng Mountain
地理位置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縣吳岙中路 [4]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全年:週一至週日 00:00-24:00
著名景點
虎踞巖、龍蟠洞
天然觀
小方巖

東蒙山主要景點

虎踞巖、龍蟠洞
東蒙山
東蒙山(6張)
從烏牛碼頭西北行20來分鐘,溪流淙淙的山麓,有“東蒙山三天門”,黛瓦飛檐,造型古樸,上有清太僕寺卿孫衣言撰寫的楹聯:“嶺行千步神仙府;門上三天羽士家。”沿着高峻的石磴拾級而上,山上樹木葱蘢,雲霧繚繞。過“土地巖”,抬頭仰望,但見雄獅嘯天峯昂首天外,威鎮羣山。繼續前往,依山而築的“天然道觀”,與綠樹翠竹相輝映,顯得格外寧靜安謐。山門有聯雲:“海外常呼龍送雨;雲中時下客乘鸞。”步入院內,有一巨石橫卧道旁,上面鐫刻着“虎踞巖” 3個行草大字,系天台山桐柏官方丈聞樸道人的手筆。峯迴路轉,迎面有一花崗石砌成的“龍蟠洞”,與“虎踞巖”遙相呼應,妙趣橫生。
天然觀
穿過龍蟠洞,就是北宋名道士林靈素修煉之所“天然觀”。觀前有一巨巖拔地而起,名曰“丹台”。相傳東晉葛洪曾在此煉丹。丹合的崖壁上,鐫有從三天門到天然觀的路程一“上山一 千五百六十三步”。丹台四周,峯巒競透,怪石嶙峋,大樹參天,修竹繁茂。附近還有小丹台、青牛塢、透天洞、東鍾峯、西鼓巖、白布水、獅涎池及鯉魚壟等名勝古蹟。
登台俯瞰,甌江中的七都島,宛如一塊橢圓形的翡翠,鑲嵌在金黃色的飄帶上。被稱為我國最長的公路橋——温州大橋,它南起温州龍灣,北至樂清琯頭,猶如飛虹架空,氣勢磅礴地橫跨在七都島上。甌江北水道斜拉索的大橋下,可通萬噸級平底巨輪。温州剛建郡時,甌江的入海口還在離這裏不遠的樂清磐石山附近。當年謝靈運為永嘉太守,曾到這裏一賞大海風光,寫有《行田登海口盤嶼山》詩:“羈苦孰雲慰,觀海藉朝鳳。莫辨洪波極,誰知大壑東?……遨遊碧沙渚,遊衍丹山峯。”看來謝靈運在登盤嶼山時,舟中可能乘便瀏覽東蒙山等沿途秀麗山川。嶼、石方言音近,盤嶼現名磐石。雖然它後來失去甌江入海口壯闊無邊的風光,但重要的地理位置千百年並沒有改變,磐石的鎮甌炮台與温州的龍灣炮台相互對峙鉗制甌江,歷史上一直是浙南人民抵禦外敵海上入侵的前哨陣地。
天然觀曲徑通幽,移步換形。從虎踞巖旁的石洞門盤旋而下,丹台的下面有“餐霞古洞”。洞內山風習習,據説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遊歷浙東山水時,也曾憩足於此。
小方巖
離開餐霞洞,從“百步嶺”拾級而上,就到了險峻宏偉的“小方巖”。陡峭的絕壁上,錯落有致地點綴着七個石洞,人稱 “七星洞”。其中最大的名叫“胡公洞”。內塑赤面長鬚、神態威嚴的胡公大帝像。據《宋史》,胡公名則,字子正,永康人,北宋時代曾任兵部侍郎。果敢有才氣,嘗奏免衢、婺二州災歲的民丁錢。百姓感德,在他少年讀過書的“方巖”立廟紀念。因胡公生前曾任温州知府,所以,後人也在這裏建立胡公廟。 [1] 

東蒙山傳説

從東蒙山下去,在烏牛碼頭西側裏許的塗灘上,原有一長達七、八米,高約5米的岩石,猶如一頭膘肥的水牛匍伏着,人們稱之為“烏牛”。附近地方也就因此而得名。烏牛巖每天隨潮水的漲落而隱現。民間有人託南宋狀元王十朋之名題《詠烏牛》詩一首:“怪石奇峯號烏牛,江邊獨立幾千秋。春苔生背如毛潤,夏雨淋身若汗流。青草滿堆難入口,金鞭任打不回頭。縱然有鼻繩難縶,天地為欄夜不收。”滄海桑田,這個原在江邊的 “烏牛”,可能早已如同“泥牛入海”,人們只能憑着古老的傳説,遺想它卧波踏浪的雄姿了。

東蒙山自駕線路

1、由市區上過江通道,過江後右轉,進入104國道,到西灣村後左轉,直行可到山腳停車場;
2、由狀元或七都上温州大橋,過江後左轉,進入104國道,到西灣村後右轉,直行可到山腳停車場。 [2] 

東蒙山新聞

2013年12月9日至11日,“首屆中國温州道教文化節暨東蒙山天然道觀開光聖典”在温州東蒙山隆重舉行。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