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义庄

由香港东华三院于1899年成立的义庄
收藏
0有用+1
0
东华义庄是香港历史悠久的慈善殡葬服务机构,最初由上环文武庙于1875年兴建,1899年迁至薄扶林沙湾大口环道现址并交由东华三院管理。东华义庄由东华三院于1899年建立,前身是位于坚尼地城牛房附近的义庄,由上环文武庙于1875年出资兴建,后交由东华医院管理 [5]。其主要职能是为客死异乡的华人提供灵柩、骨殖及骨灰的暂存服务,并协助转运海外华人遗骸归葬原籍,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累计处理约十万具棺骨 [2] [7]。2003年,东华义庄获联合国亚太区文物修复奖。作为华侨“落叶归根”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历史被纳入香港中小学德育课程,相关文献通过数字化及国际展览推广 [2] [6-7]。2024年,东华义庄举办罕见开放活动,向公众展示其历史印记。东华义庄建于1899年,前身是位于坚尼地城牛房附近的义庄,由上环文武庙于1875年出资兴建,后交由东华医院管理 [5]
中文名
东华义庄
成立时间
1875年
现    址
香港岛薄扶林沙湾大口环道
建筑风格
掺杂中西特色
曾寄厝人
蔡元培,陈炯明,李介甫等
所获荣誉
香港文物奖(2005年)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东华义庄前身为1875年由上环文武庙在坚尼地城牛房附近兴建的义庄,1899年迁至大口环现址并由东华三院正式命名“东华义庄”。迁建后的义庄由东华三院管理,持续服务至今 [1] [5]

主要职能

播报
编辑
  1. 1.
    暂存服务:为在港去世的贫困者及海外华人提供灵柩、骨殖及骨灰的暂存服务,部分费用由东华三院承担 [2] [5] [7]
  2. 2.
    遗骸转运:与海外侨社机构合作,接收粤籍华人遗骸并转运回乡安葬,运作流程包括海运接收、登记认领及转运安葬 [2] [7]。曾接收蔡元培等名人遗骸 [2] [6]

社会影响

播报
编辑
  • 侨胞归葬: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东华义庄作为全球华人棺骨归葬的中转站,累计处理约十万具,实现华侨“叶落归根”夙愿 [2] [6-7]
  • 教育推广:东华三院将义庄历史纳入中小学德育课程,并推动文献数字化及国际展览 [2] [6]

文物保护

播报
编辑
  • 2003年,东华义庄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修复奖 [2] [6]
  • 2022年,“血浓于水:香港历史建筑中的家国情”展览展出东华义庄历史,展现其联系海外华人的角色 [3] [5-6]

现状

播报
编辑
  • 截至2014年,东华义庄现存171具未认领棺骨,工作人员每日祭奠 [2]
  • 2024年12月,东华义庄举办开放活动,结合电影场景探索历史印记。东华义庄建于1899年,前身是位于坚尼地城牛房附近的义庄,由上环文武庙于1875年出资兴建,后交由东华医院管理 [5]
注意事项:
  1. 1.
    修改后的词条内容中严禁包含任何形式的联系方式内容,如电话、邮箱、微信号、QQ号、微博号、抖音号、网页链接等。
  2. 2.
    修改后的词条内容中严禁包含任何形式的广告推荐信息、话术。
  3. 3.
    不要对词条原文的格式进行修改,不要修改未被提及的部分,请保留引用编号。
  4. 4.
    无需添加修改说明,如"将XXX的错误修改为XXX"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