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盟國際競爭力研究

鎖定
《東盟國際競爭力研究》是2007-06-01 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勤
中文名
東盟國際競爭力研究
作    者
王勤
類    別
世界經濟類圖書
出版社
中國經濟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年6月1日
頁    數
258 頁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01780686 [1] 

目錄

東盟國際競爭力研究內容簡介

從20世紀80年代起,當代國際競爭力的研究迅速興起。到80年代後期,國際權威研究機構正式公佈了世界各國和地區的國際競爭力報告,東盟四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一開始就被納入國際競爭力的世界評價體系,菲律賓在1992年進入這一評價體系,90年代末以後越南和柬埔寨也先後加入這一評價體系。90年代以來,東盟的國際競爭力逐漸受到各國政府、學界和企業的普遍關注,也成為該區域研究的前沿和熱點問題之一。
伴隨着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各國的國際競爭力成為其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前提條件和核心內容。《東盟國際競爭力研究》借鑑和運用當代國際競爭力理論與評價體系,以東盟的國際競爭力形成與發展為主線,以國家競爭力、產業競爭力、企業競爭力和區域競爭力為重點,對該區域的國際競爭力進行歷史考察和綜合研究,探索全球化進程中東盟國際競爭力的基本特徵和發展趨勢。全書分7章,20餘萬字。
第一章,導論。介紹《東盟國際競爭力研究》研究的主題、國內外文獻、理論、方法以及框架。
第二章,闡述國際競爭力理論與評價體系。在論述國際競爭力的概念、特性以及分類的基礎上,較系統地分析國際競爭力理論的形成與發展,分別介紹馬克思主義的國際競爭力思想、西方經濟學的國際競爭力理論闡釋、當代國際競爭力理論代表性學説,並對各種流派對國際競爭力的不同解釋和理論貢獻進行評述。同時,論述當代國際競爭力的評價體系,主要介紹當今世界頗具影響的IMD國際競爭力評價體系、WEF全球競爭力評價體系和UNIDO工業競爭力評價體系。
第三章,從宏觀層面探討東盟的國家競爭力。依據當代國際競爭力理論與評價體系,從東盟各國的國家競爭力演進的過程,分析這些國家的國家競爭力形成與發展;從國內經濟實力、經濟運行、政府管理、基礎設施、科技發展和國民素質等諸要素,對影響各國國家競爭力的要素結構進行剖析;從各國國家競爭力要素結構的定量研究,驗證這些國家的國家競爭力優勢和劣勢之所在。
第四章,從中觀層面論述東盟的產業競爭力。以東盟國家產業結構的演變過程,分析這些國家產業結構變化的動因,並對各國產業結構的變化進行國際比較,從而論證東盟國家產業結構與產業競爭力的關係。在此基礎上,運用工業競爭力指數(CIP)、貿易競爭指數(TC)、顯示比較優勢指數(RCA)、國際市場佔有率等測度指標,對東盟國家的產業競爭力進行實證研究。最後,從比較優勢、產業政策和跨國公司的研究入手,分析影響東盟產業競爭力的主要因素。
第五章,從微觀層面剖析東盟的企業競爭力。運用當代企業國際競爭力的評價體系,分析東盟國家企業的資本規模、經營方式、公司治理和創新能力,對各國的國有企業、私營企業集團、中小企業,以及國內銀行競爭力進行具體考察,剖析這些國家各類企業競爭力的發展狀況。根據進入世界最大500家企業、發展中國家最大100家非金融跨國公司和世界最大1000家銀行的東盟企業的國際比較,論證東盟企業競爭力與國外公司的差距。
第六章,從區域層面剖析東盟的區域競爭力。以全球性區域經濟一體化為背景,從東盟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進程和特點,分析東盟區內經濟一體化、東盟與區外國家的自由貿易區和東盟成員國與區外國家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已逐步顯現的靜態和動態效應,從而探討東盟區域一體化對該區域競爭力的影響。
第七章,結論。從總體上,對東盟的國家競爭力、產業競爭力、企業競爭力和區域競爭力進行評價,揭示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東盟國際競爭力發展的新格局。

東盟國際競爭力研究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導 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國內外文獻綜述
第三節 本書研究的理論、方法和框架
第二章 國際競爭力理論與評價體系
第一節 國際競爭力的概念和內涵
一、國際競爭力的概念
二、國際競爭力的特性
三、國際競爭力的分類
第二節 國際競爭力理論的發展
一、馬克思主義關於國際競爭力的思想
二、西方經濟學關於國際競爭力的理論闡釋
三、當代國際競爭力理論
第三節 國際競爭力的評價體系
一、IMD國際競爭力評價體系
二、WEF全球競爭力評價體系
三、UNIDO工業競爭力評價體系
第三章 東盟的國家競爭力
第一節 東盟國家競爭力的演進
一、東盟國家的總體國際競爭力
二、東盟五國八大要素國際競爭力
三、東盟五國四大要素國際競爭力
第二節 東盟的國內經濟實力
一、東盟國家的經濟規模
二、東盟國家的經濟增長
三、東盟國家的經濟運行
第三節 東盟國家競爭力的制度因素
一、各國的“混合經濟”體制:政府與市場
二、各國政府的經濟管理
三、各國的政府管理競爭力
第四節 東盟的基礎競爭力
一、東盟的基礎設施競爭力
二、東盟的科技競爭力
三、東盟的國民素質競爭力
第四章 東盟的產業競爭力
第一節 產業結構與產業競爭力
一、產業結構演變的特徵
二、產業結構變化的動因
三、產業結構的國際比較
第二節 產業競爭力的實證研究
一、工業化發展階段與產業競爭力
二、東盟五國的工業競爭力
三、東盟五國的出口競爭力
四、東盟國家的旅遊競爭力
第三節 影響產業競爭力的主要因素
一、各國的比較優勢
二、政府的產業政策
三、跨國公司的作用
第五章 東盟的企業競爭力
第一節 國內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一、東盟企業競爭力的狀況
二、東盟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
三、東盟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
第二節 國內企業結構與競爭力
一、東盟國家的國有企業
二、東盟國家的私營企業集團
三、東盟國家的中小企業
第三節 國內銀行的國際競爭力
一、東盟五國銀行的發展狀況
二、東盟五國銀行的現實競爭力
三、東盟五國銀行的潛在競爭力
第六章 東盟區域一體化與國際競爭力
第一節 東盟區域的經濟一體化
一、從“東盟特惠貿易安排”到“東盟自由貿易區”
二、東盟自由貿易區進程的加速與深化
三、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經濟效應
四、“東盟共同體”與區域競爭力
第二節 東盟與區外國家的自由貿易區
一、東盟與區外國家自由貿易區產生的背景
二、東盟與區外國家自由貿易區的進程
三、東盟與區外國家自由貿易區的效應
第三節 東盟成員國與區外國家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一、東盟成員國加速雙邊貿易自由化的進程
二、東盟成員國何以加速雙邊貿易自由化
三、東盟成員國加速雙邊貿易自由化的效應
第七章 結論:東盟國際競爭力的總體評價
附錄
2006年東盟國家的全球競爭力指數(GCl)
2006年東盟國家的國際競爭力統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