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是山東省地級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中國重要的石油基地
[1]
。1983年10月15日,東營市正式掛牌。東營是古代偉大的軍事家孫武故里、山東地方代表戲曲呂劇的發源地和中國第二大石油工業基地勝利油田崛起地。
[3]
截至2019年,全市下轄3個區、2個縣。總面積8243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東營市常住人口為2193518人。
[37]
- 中文名
- 東營
- 外文名
- Dongying
- 行政區劃代碼
- 370500
- 行政區類別
- 地級市
- 所屬地區
- 中國山東省
- 地理位置
- 中國華東地區,山東北部,黃河三角洲
- 面 積
- 8243 km²
- 下轄地區
- 3個區、2個縣
- 政府駐地
- 東營區府前大街77號
東營歷史沿革
編輯- 先秦時期
夏代至殷末,東營為季萴氏、逢伯陵、蒲姑氏居地。
- 兩漢時期
西漢時期,境內屬千乘郡和齊郡。漢高祖六年(前201年)首置廣饒縣,屬齊郡。廣饒縣境分屬2郡5縣之地,即千乘郡之千乘縣、琅槐縣;齊郡之廣饒縣、巨定縣、利縣。利津南部之地屬千乘郡之漯沃縣、蓼城縣。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廣饒曾一度被封為侯國。王莽新朝時,市境屬建信郡。南部為千乘縣、琅槐縣地,西部為施武、延亭縣地。
東漢初期沿西漢建置。漢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以千乘郡改為千乘國。永元七年(公元95年)改千乘國為樂安國。市境屬樂安國。南部置利、益、博昌3縣(廣饒、巨定、琅槐3縣廢),西部置有蓼城縣(漯沃縣廢)。
- 魏晉隋唐
西晉時,復置廣饒縣,屬齊國。市境西部部分屬冀州樂陵國漯沃縣和青州樂安國蓼城縣。東晉至南北朝時期,市境先後為後趙、前燕、後燕、前秦、北魏等國屬地。其行政建置,皆相因襲,市境屬青州齊郡和樂安郡、冀州樂陵郡。
隋朝,初期罷郡存州,實行州縣兩級行政,開皇三年(583年)移千乘於廣饒,廣饒縣名改為千乘,屬青州。十六年(596年)廢漯沃縣置蒲台縣,轄永利鎮,屬棣州。大業三年(607年)復改州為郡。青州改為北海郡,棣州改為渤海郡,市境分屬之。
- 宋元時期
宋朝,初廢道制。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在州縣之上設置“路”。廣饒縣地屬京東東路青州千乘縣。利津縣地先屬河北路,後屬河北東路濱州渤海縣。金朝統一北方後,仿宋制,實行路、州(府)、縣三級行政。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改千乘縣為樂安縣,屬山東東路益都府。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以永利鎮升置利津縣,屬山東東路濱州。
- 明清時期
- 近現代
中華民國時期,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實行省、道、縣三級。市境南部屬山東省膠東道樂安縣。民國三年(1914年),民國政府改定全國重複縣名,樂安縣更名為廣饒縣。民國四年(1915年)改屬淄青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直屬山東省。市境西部初屬山東省岱北道利津縣、沾化縣地,民國四年(1915年)改屬濟南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直屬山東省。
抗日戰爭時期,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市境大部為日本軍隊侵佔,境內政權割據分立,政區不統一。其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政權有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後成立的益(都)、壽(光)、臨(淄)、廣(饒)四邊縣政府,隸屬清東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建立的廣饒縣抗日民主政府(後撤銷);民國三十年(1941年)初,建立廣北縣行政公署,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改稱廣北縣政府。
解放戰爭時期,利津與墾利縣同屬渤海區第四專署。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廣北縣、四邊縣撤銷,建立廣饒縣政府,隸屬渤海區清河專署。1949年四專署改稱墾利專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50年5月,撤銷渤海行政區,市境內廣饒、利津、墾利均隸屬於惠民地區行政公署。1956年,墾利縣建制撤銷,墾利、利津合併為利津縣。1958年,沾化、利津合併為沾化縣。惠民專區與淄博市合併為淄博專區,境內廣饒縣、沾化(含利津)縣、縣級孤島人民公社屬之。1959年,孤島人民公社撤銷,恢復墾利縣。1961年,沾化、利津縣分置,惠民地區與淄博市分開。境內廣饒、利津、墾利及沾化局部隸屬於惠民專區。1983年10月東營市建立。
東營行政區劃
編輯建市初,全市劃為東營、牛莊、河口3個區,廣饒、利津、墾利3個縣,3個鎮、55個人民公社,1780個生產大隊。1984年撤社改鄉、撤隊改村。1987年6月,牛莊區與東營區合併為東營區。此後多次進行鄉鎮規模調整,撤、並一些鄉鎮。2016年8月,墾利撤縣設區。
2020年12月,全市有5個縣區,25個鄉鎮(23個鎮,2個鄉),15個街道,203個居民委員會,1666個村民委員會(含黃河三角洲農高區49個村民委員會)。其中,東營區有6個街道4個鎮(文匯街道、黃河路街道、東城街道、辛店街道、勝利街道、勝園街道、牛莊鎮、六户鎮、史口鎮、龍居鎮),有居民委員會64個,符合條件的“村改居”19個,村民委員會195個;河口區有2個街道4個鎮(河口街道、六合街道、義和鎮、仙河鎮、孤島鎮、新户鎮),有居民委員會29個,村民委員會75個;墾利區有2個街道5鎮(墾利街道、興隆街道、勝坨鎮、郝家鎮、永安鎮、黃河口鎮、董集鎮),有居民委員會21個,村民委員會328個;廣饒縣有3個街道6個鎮(廣饒街道、樂安街道、丁莊街道、大王鎮、稻莊鎮、李鵲鎮、大碼頭鎮、陳官鎮、花官鎮),有居民委員會21個,村民委員會508個;利津縣有2個街道4個鎮2個鄉(利津街道、鳳凰城街道、北宋鎮、鹽窩鎮、陳莊鎮、汀羅鎮、明集鄉、刁口鄉),有居民委員會11個,村民委員會499個;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有居民委員會57個,村民委員會11個;黃河三角洲農高區有村民委員會49個。
[58]
東營地理環境
編輯東營位置境域
東營市位於山東省北部黃河三角洲地區,黃河在東營市境流入渤海。東營市地理位置為北緯36°55′—38°10′,東經118°07′—119°10′。東、北臨渤海,西與濱州市毗鄰,南與淄博市、濰坊市接壤。南北最大縱距123公里,東西最大橫距74公里,土地總面積8243平方公里。
東營地質地貌
東營市地處華北坳陷區之濟陽坳陷東端,地層自老至新有太古界泰山岩羣,古生界寒武系、奧陶系、石炭系和二疊系,中生界侏羅系、白堊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缺失元古界,古生界上奧陶統、志留系、泥盆系、下古炭統及中生界三疊系。凹陷和凸起自北而南主要有:埕子口凸起(東端)、車鎮凹陷(東部)、義和莊凸起(東部)、沾化凹陷(東部)、陳家莊凸起、東營凹陷(東半部)、廣饒凸起(部分)等。
[6]
東營市地勢沿黃河走向自西南向東北傾斜。西南部最高高程為28米(大沽高程,下同),東北部最低高程1米,自然比降為1/8000~1/12000;西部最高高程為11米,東部最低高程1米,自然比降為1/7000。黃河穿境而過,背河方向近河高、遠河低,背河自然比降為1/7000,河灘地高於背河地2~4米,形成“地上懸河”。東營市微地貌有5種類型:古河灘高地,佔東營市總面積的4.15%,主要分佈於黃河決口扇面上游;河灘高地,佔東營市總面積的3.58%,主要分佈於黃河河道至大堤之間;微斜平地,佔東營市總面積的54.54%,是崗、窪過渡地帶;淺平窪地,佔東營市總面積的10.68%,小清河以南主要分佈於古河灘高地之間,小清河以北主要分佈於微斜平地之中、緩崗之間和黃河故道低窪處;海灘地,佔東營市總面積的27.05%,與海岸線平行呈帶狀分佈。
[6]
東營氣候
東營市地處中緯度,背陸面海,受亞歐大陸和西太平洋共同影響,屬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基本氣候特徵為冬寒夏熱,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多風,早春冷暖無常,常有倒春寒出現,晚春回暖迅速,常發生春旱;夏季,炎熱多雨,温高濕大,有時受颱風侵襲;秋季,氣温下降,雨水驟減,天高氣爽;冬季,天氣乾冷,寒風頻吹,多刮北風、西北風,雨雪稀少。主要氣象災害有霜凍、乾熱風、大風、冰雹、乾旱、澇災、風暴潮災等。境內南北氣候差異不明顯。多年平均氣温12.8℃,無霜期206天,不小於10℃的積温約4300℃,可滿足農作物的兩年三熟。年平均降水量555.9毫米,多集中在夏季,佔全年降水量的65%,降水量年際變化大,易形成旱、澇災害。
[6]
東營土壤
東營市土壤分為褐土、砂姜黑土、潮土、鹽土及水稻土五個類別。褐土主要分佈於小清河以南區域,佔東營市土壤面積的4%左右,是東營市糧棉菜高產穩產區。砂姜黑土主要分佈於小清河南褐土區的低窪處,佔東營市土壤總面積的0.6%,該土壤適種小麥、玉米、高粱等淺根作物,在農業上是較有潛力的土壤類型。潮土佔東營市土壤面積的59%,是東營市主要的耕種土壤,經耕作改良適種小麥、玉米、棉花等作物。鹽土在近海呈帶狀分佈,佔東營市土壤總面積的36%,自然植被有蘆葦、黃鬚菜、茅草、蒿子等,以開發水、牧養殖(植)為主。水稻土主要分佈於利津、墾利老稻區,佔土壤總面積的0.2%。
[6]
東營水文
東營市除黃河外共有骨幹排水河道30條。以黃河為分界線,黃河以南屬淮河流域,有小清河及其支流淄河、陽河、泥河子、預備河,支脈河及其支流小河子、武家大溝、廣蒲河、五幹排,廣利河及其支流溢洪河、東營河、老廣蒲河、五六幹合排、六幹排,永豐河及其支流三排溝,張鎮河、小島河20條河流;黃河以北屬海河流域,有潮河及其支流褚官河、太平河,馬新河,沾利河,草橋溝,草橋溝東干流,挑河,神仙溝及其支流新衞東河10條河流。
[6]
東營海域
東營市海岸線北起順江溝河口,南至淄脈溝口,全長412.67公里,約佔山東省海岸線的1/9。“0”米至岸線灘塗面積10.19萬公頃。負10米等深線以內淺海面積4800平方公里。沿岸海底較為平坦,淺海底質泥質粉砂佔77.8%,沙質粉砂佔22.2%。海水透明度為32~55釐米。海水温度、鹽度受大陸氣候和黃河徑流的影響較大。冬季沿岸有2個月冰期,海水流冰範圍為0~5海里,鹽度在35‰左右;春季海水温度為12℃~20℃,鹽度多為22‰~31‰;夏季海水温度為24℃~28℃,鹽度為21‰~30‰;黃河入海口附近常年存在低温低鹽水舌。東營海域為半封閉型,大部岸段的潮汐屬不規則半日潮,每日2次,每日出現的高低潮差一般為0.2~2米,大潮多發生於3~4月和7~11月,潮位最高超過5米。易發生風暴潮災,近百年來發生潮位高於3.5米的風暴潮災7次。
[6]
東營自然資源
編輯東營土地資源
東營市土地總面積1188.49萬畝,人均佔有土地6.43畝,是山東省人均佔有土地的2.6倍。其中,農用地面積564.18萬畝,佔東營市土地總面積的47.47%;建設用地面積172.57萬畝,佔東營市土地總面積的14.52%;未利用地面積為451.75萬畝,佔東營市土地面積的38.01%。1855~1985年,黃河平均每年淤地造陸3~4萬畝;1985年後,因黃河來水量減少,造陸速度趨緩。
[7]
東營水資源
東營市平均水資源總量5.32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4.47億立方米,多集中在夏季,大部分排入海洋,利用率較低。平均地下水資源量為0.85億立方米,主要分佈在小清河以南地區,其北為鹹水區。黃河是境內主要客水水源,平均徑流量為358億立方米,年際間豐枯變化較大,年均引水量10億立方米左右,2010年共引黃河水8.26億立方米,為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提供了水資源保障。小清河多年平均入境徑流量為5.82億立方米,支脈河多年平均入境流量為2.82億立方米。總供水量92808萬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73565萬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8555萬立方米。
[7]
東營礦產資源
東營市主要有石油、天然氣、地熱、岩鹽、石膏、地下滷水、油頁岩、煤、礦泉水、貝殼、磚瓦黏土等。東營市是勝利油田主產區,至2020年底,勝利油田共發現油氣田81個,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55.87億噸;投入開發油氣田74個,累計生產原油12.46億噸,累計生產天然氣594.02億立方米。地熱資源主要分佈在以東營城區為中心的東營潛凹區和以河口—孤島—仙河為中心的車鎮潛凹區以及墾利、廣饒、利津部分地區,分佈面積5655平方千米,查明地下熱水資源量3447億立方米,是全省地熱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岩鹽主要分佈在東營凹陷地帶,估算資源量1096.79億噸。煤的發育面積約630平方千米,主要分佈在廣饒縣東北部和河口區西部,估算資源量61.8億噸。全市地下滷水資源量58.43億立方米,油頁岩資源量1544.6億噸,礦泉水可採資源量365萬立方米/年,磚瓦黏土資源量28.44萬立方米。
[7]
東營生物資源
東營市境內有農作物品種數百個,木本植物44科、79屬、179種(含變種),其中用材樹種主要有刺槐、毛白楊、旱柳、國槐、白榆等,經濟樹種主要有蘋果、梨、棗等;草場類植物有35科、84屬、93種;中草藥類植物300餘種,其中有采集價值的近70種;有浮游植物116種,蕨類植物4種。畜禽類約11科20餘種40多個品種,主要有豬、牛、羊、雞、家兔等;鳥類48科270種,其中國家一類保護鳥類7種,二級保護鳥類33種;水生動物有641種,其中有淡水魚類108種、海洋魚類85種;主要經濟魚品種有草魚、刀鱭、鯽魚、鯉魚、鱸魚、刀魚等。
[7]
東營人口民族
編輯東營人口
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7.9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76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50.9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07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9.24%,比上年末提高0.20個百分點。
[2]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東營市常住人口為2193518人。
[37]
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03533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58180人,增長率7.77%,年平均增長率為0.75%。
[38]
全市共有家庭户811291户,集體户31276户,家庭户人口為2080638人,集體户人口為112880人。平均每個家庭户的人口為2.56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79人減少0.23人。
[38]
地區 | 人口數(人) | 佔全市人口比重(%) |
全市 | 2193518 | 100.00 |
東營區 | 547643 | 24.97 |
河口區 | 197648 | 9.01 |
墾利區 | 257104 | 11.72 |
利津縣 | 238189 | 10.86 |
廣饒縣 | 521742 | 23.79 |
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 | 383909 | 17.50 |
東營港經濟開發區 | 47283 | 2.16 |
全市人口中,男性人口為1105555人,佔50.40%;女性人口為1087963人,佔49.60%。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2.62下降為101.62。
[38]
地區 | 佔總人口比重 | 性別比 | |
男 | 女 | ||
全市 | 50.40 | 49.60 | 101.62 |
東營區 | 50.00 | 50.00 | 100.01 |
河口區 | 50.67 | 49.33 | 102.73 |
墾利區 | 50.11 | 49.89 | 100.46 |
利津縣 | 50.20 | 49.80 | 100.80 |
廣饒縣 | 50.97 | 49.03 | 103.95 |
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 | 49.94 | 50.06 | 99.76 |
東營港經濟開發區 | 53.94 | 46.06 | 117.10 |
全市人口中,0-14歲人口為380498人,佔17.35%;15-59歲人口為1365798人,佔62.27%;60歲及以上人口為447222人,佔20.39%,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340201人,佔15.51%。
[38]
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提高1.78個百分點,15-59歲人口的比重下降7.67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5.90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6.60個百分點。
[38]
全市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1567251人,佔71.45%;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626267人,佔28.55%。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增加345607人,鄉村人口減少187427人,城鎮人口比重提高11.43個百分點。
[38]
東營民族
東營政治
編輯東營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楊國強
[62]
東營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必昌
[10]
東營經濟
編輯東營綜述
2021年,東營市全年實現生產總值3441.72億元,同比增長8.5%,兩年平均增長6.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81.88億元,同比增長8.2%,兩年平均增長5.3%;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988.43億元,同比增長9.5%,兩年平均增長7.0%;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271.41億元,同比增長7.0%,兩年平均增長4.9%。
[43]
2020年,東營市生產總值為2981.19億元,同比增長3.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56.56億元,同比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678.53億元,同比增長4.6%;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146.10億元,同比增長2.2%。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5.3:56.3:38.4。
[5]
東營第一產業
2021年,全市農林牧漁及服務業總產值354.2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9.5%,兩年平均增長6.9%。種植業再獲豐收。糧食產量增長1.3%,蔬菜及食用菌產量增長7.7%,瓜果產量增長2.7%。設施農業快速發展,設施蔬菜產量增長10.6%,設施瓜果產量增長32.3%。畜牧業增勢迅猛。牧業總產值增長22.3%,佔農林牧漁及服務業的31.3%,同比提高2.2個百分點。漁業發展形勢向好。水產品產量增長6.0%。其中,海水產品產量增長5.4%,淡水產品產量增長8.8%。
[43]
2020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70.51億元,比2019年增長4.0%。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04.16億元,比2019年增長4.3%。其中,農業產值98.04億元,增長0.1%;林業產值2.99億元,增長0.5%;牧業產值88.38億元,增長5.4%;漁業產值83.70億元,增長9.6%;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31.05億元,增長3.1%
[5]
。
2020年,肉蛋奶總產量69.64萬噸,比2019年增長7.4%。其中,肉類總產量26.13萬噸,增長12.9%;奶類總產量40.14萬噸,增長10.0%;禽蛋產量3.37萬噸,下降35.2%
[5]
。
2020年,森林撫育面積5.8萬畝,超額完成省下達造林綠化任務,完成造林面積7.3萬畝。肉蛋奶總產量74.34萬噸,生豬、能繁殖母豬存欄分別達到115.16萬頭、24.98萬頭,生豬出欄101.05萬頭。水產品總產量48.2萬噸,比2019年增長9.7%。漁業養殖產量41.5萬噸,增長13.3%
[5]
。
東營第二產業
2021年,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4%,高於全省3.8個百分點,居全省第3位。兩年平均增長9.8%,分別高於全國、全省3.7個、2.5個百分點。其中12月當月增長9.9%,高於全省2.4個百分點,居全省第8位。主要行業支撐明顯。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增長29.6%,石油加工業增長6.9%,橡膠和塑料製品製造業增長4.4%,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增長1.4%。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48.5%,高於規模以上工業35.1個百分點。
2020年,東營市全部工業增加值1615.76億元,比2019年增長4.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3%。其中,輕工業增長23.2%,重工業增長5.6%。重點行業中,醫藥製造業增長42.0%,石油加工業增長19.8%,橡膠和塑料製品製造業增長16.6%,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增長1.9%,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增長0.2%。重點產品產量中,聚丙烯樹脂34.68萬噸,增長23.2%;子午線輪胎外胎10527.59萬條,增長14.9%;原油加工量5510.44萬噸,增長8.9%。新認定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家、省瞪羚企業7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8家、省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4家。上榜中國企業500強8家、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15家。廣饒縣入圍2020年“中國工業百強縣”,位居第35位。
[5]
2020年,東營市社會建築業增加值106.52億元,比增長2.6%。資質以上總專包建築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270.57億元,比增長5.3%。其中,建築工程產值210.93億元,增長12.3%;安裝工程產值51.26億元,增長12.3%;其它產值8.37億元,下降17.4%。簽訂合同額483.70億元,增長10.0%。其中,新簽訂合同額344.93億元,增長22.9%
[5]
。
東營第三產業
2021年,全年服務業增加值增長7.0%,較上年加快4.8個百分點。傳統服務業加速恢復。批發和零售業增長13.1%,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增長11.2%,住宿和餐飲業增長11.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6.9%,房地產業增長6.8%。現代服務業快速提升。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增長24.3%,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13.3%,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9.3%,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8.7%。1-11月份,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55.40億元,居全省第4位,同比增長18.5%。
[43]
2020年,東營市房地產完成投資187.27億元,比上年增長1.0%。其中,住宅投資151.59億元,下降3.8%。房屋施工面積1358.78萬平方米,下降7.0%。其中,住宅施工面積1084.13萬平方米,下降7.1%。竣工面積189.39萬平方米,下降41.5%。其中,住宅竣工面積167.19萬平方米,下降41.2%。商品房銷售面積272.62萬平方米,增長3.1%。其中,住宅銷售面積248.31萬平方米,增長0.1%
[5]
。
2020年,東營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3.40億元,比上年下降1.8%。從所在地看,城鎮603.26億元,下降1.8%;鄉村50.13億元,下降1.8%。從行業看,批發業70.88億元,下降1.3%;零售業497.80億元,下降2.8%;住宿業17.50億元,增長3.1%;餐飲業67.21億元,增長5.0%。從限上限下看,限上市場186.87億元,下降1.7%;限下市場466.53億元,下降1.8%
[5]
。
2020年,東營市貨物進出口1344.34億元,比上年下降19.0%。其中,出口455.34億元,增長33.0%;進口889.00億元,下降32.5%。從貿易方式看,加工貿易出口99.18億元,下降7.3%;一般貿易出口328.26億元,增長55.4%;其他貿易出口27.90億元,增長16.4%。從重點出口商品看,橡膠輪胎出口176.21億元,下降9.8%;化工產品出口44.97億元,增長14.4%;石油裝備出口34.14億元,增長10.8%;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30.62億元,增長420.5%;金屬製品出口21.02億元,增長209.9%
[5]
。
2020年,東營市實際對外投資12.63億元,比上年增長272.6%,新批境外投資企業(機構)14家;對外承包工程完成新籤合同額0.22億元,完成營業額6.66億元。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進出口607.1億元。其中,出口186.0億元,增長20.0%。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實際投資9.05億元,增長377.2%。
[5]
2020年末,東營市A級旅遊景區67家。其中,5A級景區1家,4A級景區7家,3A級景區47家,2A級景區12家。旅行社及分社108家。其中,5A級旅行社3家,4A級旅行社2家,3A級旅行社22家。星級飯店24家。其中,五星級2家,四星級8家,三星級13家。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120.7億元,接待國內外遊客1338.3萬人次。
[5]
截至2020年底,東營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4122.79億元,比年初增加257.07億元。其中,住户存款2155.62億元,比年初增加313.63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1516.19億元,比年初增加60.57億元。本外幣貸款餘額3333.72億元,比年初增加81.57億元。年末小微企業貸款餘額821.19億元,佔全部企業貸款的37.7%,比上年提高5.8個百分點。證券交易額6662.69億元,比上年增長78.3%,客户交易結算資金餘額19.95億元,託管股份總市值348.7億元。期貨交易額2837.94億元,成交523.61萬手,客户保證金餘額18.98億元。全市上市公司共5家,新增報證監會審核企業1家;新增報山東證監局輔導備案企業6家,累計達到10家;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3家,累計達到20家;新增區域股權市場掛牌企業42家,累計達到209家。保費收入111.56億元,比上年增長2.6%。其中,壽險保費收入80.94億元,增長2.5%;財險保費收入30.62億元,增長2.9%。各項賠款21.18億元,下降0.8%。其中,壽險賠款4.58億元,增長14.2%;財險賠款16.60億元,下降4.3%。農業保險保費收入2.03億元,增長35.1%。提供保險保障55.41億元,產生賠付支出1.59億元。
[5]
東營對外經濟
2021年,全年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2011.88億元,同比增長44.6%,高於全省12.2個百分點,居全省第2位。其中,出口555.03億元,增長22.8%;進口1456.90億元,增長55.0%,居全省第2位。實際使用外資6.43億美元,同比增長44.6%,居全省第7位。
[43]
東營社會事業
編輯東營科學技術
2016年,東營市獲得省級重大科技成果獎6個,其中應用技術成果6個。發明專利申請量1226件,下降7.0%;發明專利授權量360件,增長16.5%。年末有效發明專利1299件,增長29.4%,每萬人口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6.19件。登記技術合同846項,成交金額15.46億元,增長12.0%。鑑定登記科技成果103項。大學科技園入駐機構達到350家,建設國家級眾創空間2家,省級8家。全市各類孵化面積達到76.1萬平方米,在孵企業879家。極推動大型科學儀器共享,新增135台(套)大型科學儀器,入網儀器達435台(套),設備原值達3.5億元。2016年末,全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0家,其中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省級示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家;院士工作站9家;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5家。新認定科技型企業63家,全市達348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2家,兑現所得税減免1.34億元。組織實施省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46項,爭取無償資金6880萬元,下達市級科技計劃項目49項、資金1807萬元。規模以上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4746.01億元,比2015年增長3.1%,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35.47%,比年初提高0.45個百分點。
[5]
東營教育事業
2020年,全市有幼兒園401所,比上年增加10所。新入園幼兒37159人,比上年增加8850人;在園幼兒91163人。全市有小學103所,全市有普通初中90所。其中初級中學43所,市有普通高中16所,比上年增加1所。全市有特殊教育學校3所,2020年,全市有中等職業教育學校9所(含技師學院),高職院校附設中職班1處,共計畢業7690人,招生10190人,比上年增加1292人,佔高中階段招生總數的39.81%;在校生26645人,比上年增加2514人,佔高中階段在校生總數的38.33%;教職工1636人,專任教師1299人。2020年,全市有高等院校4所,全日制普通本專科招生13042人,畢業9809人,在校生36559人;成人教育招生311人,畢業7人,在校生417人;高等院校教職工2691人,專任教師2012人,其中:普通本科招生2498人,比上年增加164人,畢業2287人,在校生8706人。普通專科招生10544人,比上年增加295人,畢業7522人,在校生27853人。2020年,全市有18590人蔘加成人高考,比上年增加4987人。2020年,全市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考生8034人,比上年增加11人,畢業385人,比上年增加113人,在籍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考生3.8萬餘人。
[36]
2016年/2017學年東營市教育事業基本情況 | |||||
類型 | 學校數(所) | 專任教師(人) | 招生數(人) | 畢業生數(人) | 在校生數(人) |
基礎教育 | 619 | 27675 | 99151 | 96264 | 368190 |
普通小學 | 113 | 8317 | 21831 | 25337 | 112869 |
普通初中 | 77 | 8154 | 24791 | 23701 | 92149 |
普通高中 | 17 | 3520 | 14196 | 14424 | 41893 |
學前教育 | 379 | 5681 | 20206 | 18746 | 61437 |
特殊教育 | 1 | 69 | 72 | 25 | 202 |
中等職業教育 | 8 | 1072 | 8336 | 9328 | 24397 |
高等教育 | 4 | 1891 | 11029 | 8226 | 32624 |
學校層次 | |
山東石油化工學院
[56]
| |
專科 | 東營科技職業學院
[55]
|
技師學院 | |
/ | 東營英華園學校 |
/ | 山東藍海職業學校 |
東營文化事業
截至2016年底,東營市有專業文藝團體4個,社會文藝團體259個,電影放映單位20家。文化館6個,公共圖書館6個。已建成或在建博物館及紀念館11家,其中國有博物館及紀念館8家,非國有博物館3家,已建成並開放博物館9家,正在籌建或還未實行對外開放博物館2家。廣播電台6座,廣播發射台和轉播台9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9.9%,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9.9%,有線電視用户28.79萬户。傳統舞蹈“利津虎鬥牛”入選山東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利津水煎包製作技藝入選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承辦了山東省第三屆呂劇藝術節,舉辦了“呂劇在故鄉”2017迎新年呂劇名段演唱會。此外,各項評比提交作品中1件作品獲得“中華頌”第七屆全國小戲小品曲藝大展銀獎,1件作品獲得山東省第三屆呂劇藝術節一等獎,1件作品獲得第九屆泰山文藝獎三等獎,1件作品獲得山東省第二屆藝術精品調研優秀展演獎,2件作在山東省第三屆小品新作大賽中獲獎,24件作品獲得山東省第28屆電視藝術“牡丹獎”,11件作品獲得2015年度山東廣播電視節目獎,21件作品獲得2015年度山東省縣(市區)廣播電視節目獎
[5]
。
呂劇是山東省主要的地方戲曲劇種,由民間説唱藝術山東琴書演化而來。發源於東營區時家村(1138—1913年屬樂安縣,1914年後屬廣饒縣,1983年建立東營市後屬牛莊區,1987年7月歸屬東營區),始成於1900年,當時被藝人們稱之為“化(上)妝揚琴”,而民眾則以“跑驢戲”、“捋戲”或“小戲”等稱之。
東營醫療衞生
截至2016年底,東營市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602家(不含村衞生室),其中醫院和衞生院104家。疾病預防控制機構6家,專科疾病防治院(所)2家,衞生監督機構6家,婦幼衞生機構5家,採供血機構1家,社區衞生服務機構132家,門診部、個體診所、衞生所、醫務室338家,計劃生育計生服務機構7家,其他衞生機構1家。全市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不含村衞生室)衞生技術人員16553,其中,執業醫師5745人,執業助理醫師551人,註冊護士7190人。衞生機構實有牀位數12769張,其中醫院和衞生院12050張,婦幼衞生機構110張,社區衞生服務機構479張,專科疾病防治院(所)130張。鄉鎮衞生院29家,牀位884張,衞生技術人員1510人。村衞生室1032家,鄉村醫生1652,衞生員45人
[5]
。
東營體育事業
截至2016年底,東營市投入266萬元,配套四級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網絡;投入344萬元,在中心城居民區周邊綠道、公園和15處街頭遊園配套規劃建設足球場、籃球場等;投入240萬元用於貧困村體育場地達標工程建設及室外健身器材配套,達標率80%以上。成功舉辦2016黃河口(東營)國際馬拉松賽、首屆黃河口(東營)公路自行車賽、第六屆全民健身運動會、第八屆“百縣籃球、千鄉乒乓球、萬人象棋”比賽、市級青少年運動會等。黃河口(東營)國際馬拉松賽被國際田聯評為“金標賽事”。市運動員參加山東省2016年度錦標賽,獲得30枚金牌,20枚銀牌,25枚銅牌。市運動員參加山東省2016年度冠軍賽,獲得25枚金牌,11枚銀牌,18枚銅牌
[5]
。
東營基礎設施
2016年,東營市城鎮化率66.67%,比2015年提高1.15個百分點;實施南一路快速路、德州路、西一路等道路建設以及府前大街、南二路、東二路等道路改造工程,實施了東城供水管網完善、東一路供熱站管網完善、水質提升工程、市政供熱環保項目等市政公用設施項目;實施森林濕地公園、秋月湖公園、錦華公園、薈萃湖公園景觀提升等工程;實施廣利河綠化、東青高速兩側綠化、城市綠道建設及完善等綠化工程。全市供水綜合生產能力113萬立方米/日,年供水總量15540萬立方米;天然氣供氣總量33100萬立方米;集中供熱能力(熱水)8181兆瓦;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45.5萬立方米/日,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率96.5%;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
2016年,東營市確定77個全市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1005億元,2016年完成投資229.3億元。11個市重點推進項目進展順利。東營綜合保税區正式封關運營,東營港北防波堤建成。濟東高速建成通車。東營港防波堤、東營綜合保税區等5個項目被山東省政府確定為2016年度全省重點建設項目,2016年完成投資33.2億元
[5]
。
東營城市建設
東營社會保障
2016年,東營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55.24萬人,參加居民基本養老保險73.97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職工69.90萬人,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26.21萬人。參加失業保險職工28.59萬人,領取失業保險金8936人。參加工傷保險61.61萬人,生育保險人數48.09萬人。保障城鄉低保對象3.74萬人,特困人員2186人。建成養老服務設施298處,其中,養老機構42處、社區日間照料中心53處、農村幸福院203處,各類養老服務設施牀位數12714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牀位數33張;建成城市社區工作站77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156個,覆蓋率分別達到98%、93%
[5]
。
東營交通運輸
編輯2019年公路旅客運輸量436萬人次,比上年下降31.9%。公路旅客運輸週轉量92763萬人公里,下降3.5%;公路貨物運輸量6926萬噸,增長3.6%,公路貨物運輸週轉量1471299萬噸公里,增長2.1%。完成水路貨運量56.47萬噸,貨運週轉量18956.76萬噸公里,分別增長5080.7%、5741.5%。勝利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88.05萬人,增長27.4%;綜合貨郵行吞吐量3319.8噸,增長21.3%。東營港共完成貨物吞吐量5835.82萬噸。
2019年末等級公路通車裏程9279.81公里,幹線公路里程902.88公里,國道432.19公里,省道470.70公里,縣道620.27公里,鄉道1631.48公里,專用公路1254.87公里,村道4870.31公里。
[2]
東營公路
高速公路網布局在由G18、G25和S7211構成的“Y型”基礎上增加東營-濱州-濟南高速公路和長深高速公路(東營境內)高青至廣饒段兩橫。
東營市新規劃城市對外聯繫公路構成環形加放射狀公路主骨架,形成東西聯繫,貫通南北的區域公路聯繫網絡,規劃形成“一環兩快五橫四縱”的區域幹線公路網格局。“一環”:濱海高等級公路(壽光-廣利港-黃河口鎮-孤島-刁口-新户-濱州,市內長度114千米)為規劃新建公路。“兩快”:同興路、東鄭路。“五橫”:孤濱路、東濱路、永館路、廣青路、濰高路。“四縱”:辛沙路、青墾路、郝純路、辛河路。
[16]
東營鐵路
環渤海城際鐵路經河口區、墾利,在中心城區沿西一路向南,與濟南-濱州-東營城際軌道預留通道匯合併線,到達東營南站,與黃大鐵路換乘,再向南經大王轉青島方向,在西一路黃河路交叉口東北側和火車南站設有兩個城際軌道站,分別與公路客運總站和黃大鐵路換乘。
濟南-濱州-東營城際軌道沿濰坊路、西一路,進入中心城區,在西一路黃河路交叉口東北側與環渤海城際鐵路共站換乘,在東營南站與黃大鐵路和環渤海城際鐵路換乘,並預留到東營機場和東營港的線路。新建黃大鐵路、德大鐵路,並對淄東鐵路升級改造,並建設廣饒至壽光地方鐵路(興廣壽鐵路)和廣饒開發區鐵路專線。
在中心城區規劃七個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其中四個為綜合交通一級樞紐,包含城際軌道、城市軌道(或普通鐵路)、長途客運和公共交通;另外三個為綜合交通一級樞紐,包含城市軌道(或普通鐵路)、長途客運和公共交通。綜合交通一級樞紐包括城際軌道東營西站、城際軌道東營東站、城際軌道站黃河路站(客運總站)和城際軌道東營南站(東營火車南站)。綜合交通二級樞紐包括東營老火車站、西城站和南二路站。
[16]
東營航空
東營勝利機場為國內支線4D級機場。建成黃河三角洲的核心空港,成為京津冀與膠東半島中間地帶的區域性國際航空樞紐。
[16]
開通航班的城市有:北京、上海(浦東)、重慶、大連、海口、寧波、廣州、哈爾濱、鄭州共9個城市
[17]
。
東營名優特產
編輯東營風景名勝
編輯新世紀廣場 | 槐林公園 |
黃河入海口日出 | 新興石油城 |
中心城防潮大堤 | |
濕地博物館 | |
天然草場 | 孫武故里與古齊文化遊 |
檉柳林 | 東營勝利油田科技展覽中心 |
東營著名人物
編輯古代史上,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樂安(今廣饒)是聞名中外的“兵聖”孫武(孫子)的故里;漢代,有經學家歐陽生、倪寬,其中倪寬在漢武帝時官至御史大夫,並對中國曆法的進步做出很大貢獻;元代,有一代名將護國上將軍綦公直;明代,明成祖朱棣次子漢王朱高煦封藩到樂安,後奪位失敗。
[52-53]
有學者李舜臣和以剛正著名的“鐵面御史”成勇;清代,有學者李煥章,“楊州八怪”之一的樂安縣令李方膺,名澤後世、為官清廉的隋藏珠,古錢幣學家李佐賢,農民起義首領李金鰲等。
近現當代史上,有追隨孫中山的辛亥革命著名人士鄧天一,著名革命烈士李耘生、李竹如,抗日名將李玉堂,中央廣播事業局黨委第一書記丁萊夫,國家勞動部副部長劉子久,當代文學批評家李長之,呂劇創始人時殿元,東路琴書代表人物商業興,山東快書“楊派”代表人物楊立德,苧麻纖維專家酆雲鶴,治黃特等功臣於祚棠,“人民的好警察”聶士興,“鐵人式的好工人”王為民,“聯合國彩虹行動推廣大使任昱銘等。
東營城市榮譽
編輯2003年,東營獲評為國家衞生城市。
2017年11月14日,東營市入選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
[19]
2017年11月12日,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排第54位。
[20]
2018年城市產業競爭力全國排名第49。
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100強。
2019年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2019年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2019年8月,中國海關總署主辦的《中國海關》雜誌公佈了201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排名,東營排名第31。
2021年2月,入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中國殘聯、全國老齡辦公佈的創建全國無障礙環境示範市縣村鎮名單。
2021年5月,入選中國地級市百強品牌城市(第59位)。
2021年10月,入選“2020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2021年11月,入選“2021數字化轉型百強城市名單”,位居51名。
2022年3月14日,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督查激勵的通知》(國辦發〔2021〕49號)、《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印發〈生態文明建設成效突出的地市督查激勵實施辦法〉的通知》(發改辦環資〔2022〕131號)要求,入選擬激勵地市名單。
[48]
- 參考資料
-
- 1.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批准 東營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2016年04月07日[引用日期2020-02-28]
- 2. 東營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中國統計信息網.2020-04-12[引用日期2020-04-25]
- 3.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批准 東營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01-11]
- 4. 全國愛衞會關於2019年國家衞生城市(區)和國家衞生鄉鎮(縣城)複審結果的通報 .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引用日期2020-08-13]
- 5. 2020年東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東營市人民政府.2021-03-11[引用日期2021-04-09]
- 6. 自然環境 .東營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4-09]
- 7. 自然資源 .東營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4-09]
- 8. 民族宗教 .東營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4-09]
- 9. 李寬端任東營市委書記 申長友已任山東省政府秘書長(圖|簡歷) .中國經濟網.2018-05-10[引用日期2021-04-09]
- 10. 市長 .東營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9-05]
- 11. 2016年東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東營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3-16]
- 12. 關於擬同意設置本科高等學校的公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1-04]
- 13. 政策法規 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關於印發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 .國家醫療保障局[引用日期2020-12-21]
- 14. 國務院關於同意在雄安新區等46個城市和地區 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覆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0-05-07]
- 15. 山東公佈第二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名單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0-11-02]
- 16. 東營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公示 .東營市城鄉規劃局[引用日期2014-02-23]
- 17. 東營飛海口團隊特價往返機票 .大眾網[引用日期2019-08-10]
- 18. 風景名勝 .東營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4-02-23]
- 19. 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和複查確認繼續保留榮譽稱號的往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 .中國文明網[引用日期2017-11-14]
- 20. 2017中國百強城市:山東15城上榜 再次領跑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8-04-24]
- 21. 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出爐 .央廣網[引用日期2017-12-24]
- 22. 中國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監測報告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8-04-20]
- 23. 201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出爐:深圳上海東莞排名前三 .新浪[引用日期2019-08-10]
- 24. 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名單公佈 北京有5區入選 .新京報網[引用日期2019-08-17]
- 25. 最新!中國地級市百強榜單出爐,河南7地市上榜 .中華網河南.2019-11-06[引用日期2019-11-08]
- 26. 《2019中國城市綠色競爭力指數報告》在京發佈 北京深圳三亞位列前三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9-11-18]
- 27. 最新城市科技創新指數發佈!你的家鄉排名第幾?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0-01-07]
- 28. 遼寧六市上榜2019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騰訊網[引用日期2020-08-18]
- 29. 名單來了!命名411個全國雙擁模範城(縣),表彰59個模範單位和100名模範個人 .中國軍網[引用日期2020-10-20]
- 30. 民航局關於公佈首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 試驗區) 的通知 .民航局[引用日期2020-10-28]
- 31. 山東公佈第二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名單 .央廣網[引用日期2020-11-02]
- 32. 山東表彰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先進單位、先進工作者 .齊魯網[引用日期2020-12-30]
- 33. 關於表彰2018-2019年度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獲獎者的決定 .國家衞健委[引用日期2021-01-08]
- 34. 公開 .東營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4-09]
- 35. 國家禁毒委公佈首批“全國禁毒示範城市”名單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05-01]
- 36. 東營市教育局 教育概況 二〇二〇年東營市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東營市教育局[引用日期2021-05-31]
- 37. 山東省統計局 普查公報 山東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二號) .山東省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6-21]
- 38. 東營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 .東營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7-14]
- 39. 公示!煙台入選! .人民網.2021-11-18[引用日期2021-11-18]
- 40. 2017—2020年度平安中國建設示範市、縣擬授牌命名名單的公示通知 .荊楚網[引用日期2021-12-03]
- 41. 劉忠遠任東營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海報新聞[引用日期2021-12-10]
- 42. 廣饒縣首家民間非遺展館建成 .百家號 海報新聞[引用日期2022-01-20]
- 43. 東營市統計局 數據發佈與解讀 2021年全市經濟運行穩中有進 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進展 .東營市統計局-東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02-11]
- 44. 山東5市人代會政協會選舉情況公佈 .山東政事[引用日期2022-02-25]
- 45. 任免 .微信[引用日期2022-02-26]
- 46. 人事信息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2-26]
- 47. 市九屆人大一次會議勝利閉幕-新聞中心-東營網 .東營網[引用日期2022-02-27]
- 48. 公示中!遵義市擬獲國家生態文明督查激勵 .遵義發佈[引用日期2022-03-15]
- 49. 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發佈2022中國活力城市百強榜 .澎湃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4-01]
- 50. 勝利石油管理局副總經理舒華文一行來院洽談新能源領域合作交流 .中國石油大學[引用日期2022-04-08]
- 51. 關於發佈“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的通知 .生態環境部[引用日期2022-04-28]
- 52. 《明史·朱高煦傳》:明年三月徙封樂安州,趣即日行。高煦至樂安,怨望,異謀益急。仁宗數以書戒,不悛。
- 53. 《明史·朱高煦傳》:羣臣請正典刑。不允。以劾章示之,高煦頓首言:“臣罪萬萬死,惟陛下命。”帝令高煦為書召諸子,餘黨悉就擒。赦城中罪,脅從者不問。命薛祿及尚書張本鎮撫樂安,改曰武定州,遂班師。
- 54.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開展 2022年城市體檢工作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2022-07-13
- 55. 學院簡介-東營科技職業學院 .東營科技職業學院[引用日期2022-08-04]
- 56. 學校簡介-山東石油化工學院 .山東石油化工學院[引用日期2022-08-20]
- 57. 東營榮譽 .東營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9-14]
- 58. 東營市建置沿革 .東營市人民政府.2022-01-14[引用日期2022-10-13]
- 59. 東營市發佈人事任免 .山東政事[引用日期2022-10-31]
- 60.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國家税務總局辦公廳關於公佈個人養老金先行城市(地區)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2022-11-26
- 61. 公告 .東營人大.2022-12-09[引用日期2022-12-09]
- 62. 楊國強當選東營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魯祖軒.2022-12-30[引用日期2022-12-30]
- 63. 2022年山東16市GDP榜單出爐,濟南繼續位居全國GDP20強 .濟南日報[引用日期2023-02-13]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