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漢畫像磚

鎖定
《東漢畫像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為了反映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藝術,於1956年10月1日發行的,志號為特16的特種郵票 [1] 
《東漢畫像磚》郵票全套4枚,分別描繪了中國古代四川井鹽生產、住宅建築、涉獵農作、馬車過橋的情況。 [1] 
中文名
東漢畫像磚
外文名
Pictorial Reproductions from Bricks of East Han Dynasty
郵票志號
特16
發行時間
1956年10月1日
郵票類型
特種郵票
全套枚數
4

東漢畫像磚發行背景

東漢的畫像磚是嵌在墓壁上代替壁畫和石刻的裝飾品。東漢磚的圖案內容,和當時的其他美術作品一樣,表現着戰爭、狩獵、車騎、宴飲、舞樂等生活場面。這些作品,反映了當時勞動人民和統治階級的不同生活,也反映了當時流行的黃老思想、宿命論和厚葬的風俗。技法上一般具有現實性,質樸、寫實、生動,尤其是成都一帶出土的漢磚,不僅有豐富的生活內容,而且有較高的藝術水平,是研究獲得東漢時期文化和生活知識的重要資料。 [1] 
該套郵票的選題,原設想列入“偉大的祖國”系列郵票中。後因發行計劃的變動,使該套郵票成了單獨一個系列的特種郵票。 [1] 
1956年10月1日,為了反映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藝術,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一套《東漢畫像磚》特種郵票,全套4枚。 [1] 

東漢畫像磚制票參數

志號
特16
背面刷膠
無背膠
雕刻者
孔紹惠
印刷版別
雕刻版
設計者
印製廠
北京人民印刷廠營業分廠

圖序
圖名
面值
發行量
規格
整張枚數
齒孔度數
109
井鹽生產
4分
1200萬枚
37mm×22mm
96(8×12)
P14
110
住宅建築
4分
1200萬枚
37mm×22mm
96(8×12)
P14
111
涉獵農作
8分
1800萬枚
37mm×22mm
96(8×12)
P14
112
馬車過橋
8分
1800萬枚
37mm×22mm
96(8×12)
P14
(參考資料 [2] 

東漢畫像磚票面圖案

東漢畫像磚
《井鹽生產》(109),橄欖綠色。圖案是於四川省成都市北楊子山一號東漢墓出土的一塊東漢畫像磚。畫像以起伏的羣山深谷為背景,描繪了中國古代四川人民在山裏開採井鹽的勞動情景。
《住宅建築》(110),青灰色。圖案是於四川省成都市北楊子山二號墓出土的一塊東漢畫像磚。畫像描繪了一座四周有圍牆的方形宅院。
《涉獵農作》(111),棕灰色。圖案是於四川省成都市郊出土的一塊東漢畫像磚。畫像描繪了中國漢代勞動人民農牧業生產的基本情形。
《馬車過橋》(112),黑紫色。圖案是於四川省成都市郊出土的一塊東漢畫像磚。畫像描繪了一輛馬車通過一座多樁多孔木樑橋的情景,真實地表現出了中國漢代交通工具和橋樑建築的情況。 [1] 

東漢畫像磚郵票賞析

該套郵票的左邊框統一裝飾着長條花紋,既古樸典雅,富有民族特色,又和“偉大的祖國”系列郵票中第一組、第三組、第四組、第五組的形式、風格相一致。 [1] 
  • 《井鹽生產》(109)
畫面左下角是一眼大口鹽井,井口上設置着高聳的井架,井架分為兩層,每層對站着兩個井鹽工人,他們拉動安裝在井架上的轆轤(定滑輪)繩索,用吊桶從井下汲取鹽滷。畫面右下角是五個煮鹽鍋連在一起的長方形大灶,汲取的鹽滷沿着一根中空竹管送至灶前桶內儲存,大灶火門前席地坐着一個工人,他忙着往灶內添柴,火焰熊熊,正在進行煮鹽勞動。山前,工人們揹着沉重的鹽包,彎着腰,正在把生產出來的井鹽運送出去。遠處是連綿起伏的山嶺,樹木林立,野獸出沒,山間隱約可見打柴歸來的樵夫和彎弓射鹿的獵手,頗具自然情趣。整個畫面既準確地反映了手工業生產井鹽過程中汲滷、輸滷和煎煮的三道工序,也生動地描繪了當時井鹽生產的自然環境,能夠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1] 
  • 《住宅建築》(110)
畫像反映出了中國漢代居住建築的基本特點。畫面分為兩個部分,左側是住宅的主要部分,右側是附屬建築。住宅的主要部分又分為前後兩個院落,前院大門裝置着柵欄,院內有一對雞正在激烈爭鬥,象徵漢代的鬥雞風俗;後院是面闊三間的單檐懸山式房屋,屋宇寬敞,屋內有賓主二人席地而坐,開懷對仗,院內有一對鶴在翩翩起舞。附屬建築也分為前後兩院,前院有廚房、井欄和曬衣架等生活設施,後院建有一座高高的望樓,樓下系一隻猛犬,院內有僕役正在進行清掃。整個建築樓舍齊整,高牆環繞,長廊相隔,鬥雞舞鶴,宴飲作樂,既比較完整地展現出了一座地主庭院的建築面貌,又生動地描繪出了富豪們的生活內容,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1] 
  • 《涉獵農作》(111)
畫面內容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半部分是射獵內容,佔2/3;下半部分是農作情形,佔1/3,全畫以上圖為主,下圖為輔。射獵圖中,兩個獵人在荷塘邊上射鳥,都是“弓開如滿月”,全神貫注,瞬息即發。那挺直的左手和彎曲的右手,都給人一種特別用力的感覺。右邊的獵者,顯然以中間四隻蘆雁的右下方那一隻為目標,他態度鎮靜,胸有成竹。左邊的獵者屏氣凝神,彎弓向天,正瞄準着左上角那隻蘆雁的胸膛,很想能夠一箭穿胸,但神情顯得有些緊張,好像沒有右邊的獵者老練。天空中那十多隻蘆雁,原是列隊向着一個方向飛行。但被獵者驚嚇,中間的和右邊的都向右飛,左邊的向左飛,一時隊伍零亂,“落荒而逃”。池子裏的水鳥和游魚,似乎也受了虛驚,一個個都離開岸邊,向遠處游去。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和結實飽滿而垂下了頭的蓮蓬,彷彿也在欣賞獵者高超的射技。農作圖描繪了古代人民緊張收穫的勞動場面。右邊兩人似乎是壯勞動力,他們手持鐮刀直立收制,其中一人舉手過頂,用力之猛可以想見;右邊三個人手持鐮刀,彎腰收割,連送飯的人已經來了都毫無所知,可見勞動十分緊張;送飯的人肩挑飯籮,手提菜盒,既沒有放下擔子,也沒有招呼收割的人,只在那兒站立着,被眼前的勞動場景吸引住了。畫面生動地反映了中國古代四川地區收穫稻穀季節的農忙景象。畫像將射獵和農作兩種不同的勞動場面設計在一幅圖案中,巧妙地表現了勞動人民漁獵農作的情景,富有濃厚的生活情趣。 [1] 
  • 《馬車過橋》(112)
畫面中,一輛一般官吏乘坐的“軺車”,裝飾着普通傘蓋,車廂四面敞露,駕着雙馬,飛揚着四蹄,奔馳在橋上;車上坐着兩個人,左邊的是主人,右邊的是馬車伕,車旁有侍從一人騎馬緊緊跟隨着;橋下是寬闊、清澈的流水。整個畫面韻律和諧,富有動感。 [1] 

東漢畫像磚收錄情況

《東漢畫像磚》郵票被收錄進以下集郵書籍中:
國家
書名
頁碼
編號
參考資料
中國
26
-
[2] 
中國
中華世界郵票目錄(亞洲卷)》
48
388-391
[3] 
美國
《Scott 2013 Standard Postage Stamp Catalogue Volume 2》
356
295-298
[4] 
德國
《MICHEL China-Katalog 2011/2012 Übersee·Band 9.1》
(即《米歇爾郵票目錄》)
288
319-322
[5] 

東漢畫像磚外界評價

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李克東《郵票欣賞指南》:“特16《東漢畫像磚》之四《馬車過橋》,描繪的是貴族乘鉛車急馳過橋的情景,抓住了馬車剛上橋的瞬間形象。對馬車奔馳速度的表現,就是畫面中利用了平行水平線的位置差所具備的視覺功能。” [6] 
參考資料
  • 1.    耿守忠,楊治梅編著.新版中國集郵百科知識:華夏出版社,1998:351-352
  • 2.    《集郵》雜誌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目錄(2013):人民郵電出版社,2013:26
  • 3.    《中華世界郵票目錄》編輯委員會.中華世界郵票目錄(亞洲卷):人民郵電出版社,1993:48
  • 4.    James E. Kloetzel.Scott 2013 Standard Postage Stamp Catalogue Volume 2:Scott Publishing Co.,2012:356
  • 5.    Schwaneberger Verlag GMBH.MICHEL China-Katalog 2011/2012 Übersee·Band 9.1:Schwaneberger Verlag GMBH,2011:288
  • 6.    李克東.郵票欣賞指南:中國文聯出版社,200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