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渭橋遺址

鎖定
東渭橋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高陵縣耿鎮白家嘴村西南300米處。據碑載,東渭橋建於唐玄宗開元九年(721年),由京兆尹主持修建。遺址的範圍東至白家嘴村邊,西至蒜劉村與白家嘴村交界處,南至馬坊村邊,北至耿鎮公路旁,橋址總面積約為20000平方米。 [3] 
東渭橋遺址長548.8米、寬11米。在橋址南端探出一條用石頭鋪設的道路,路殘長約160米、殘寬12~20米。在橋址北部、中部、南部的探方和探坑內發現木樁22排,計418根,分水金剛牆四處。橋基用青石條砌成,青石條一般長1米,寬0.5米,厚0.2米,間以鐵栓板連接。同時還出土有木樁、鐵栓板、鐵釘、墨玉片、開元通寶等文物。東渭橋規模宏大,結構複雜,是中國古代橋樑建築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也是連接渭河兩岸的一條紐帶,還是通往長安城的咽喉,在戰略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3] 
2001年6月25日,東渭橋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東渭橋遺址
地理位置
陝西省西安市高陵縣耿鎮白家嘴村西南300米處
所處時代
佔地面積
約 20000 m²
保護級別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5-0118-1-118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東渭橋遺址歷史沿革

1967年11月,白家嘴村村民在村西南300餘米處農田挖沙時發現唐開元九年(721年)《東渭橋記》碑殘石以及人工雕鑿之青石條、木樁、鐵板、鐵栓板、鐵釘、開元通寶錢幣等物,由是東渭橋遺址始被發現。
1978、1980年,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根據村民提供線索,兩次派員對東渭橋遺址進行調查。
1981年9月,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暨高陵縣文化館聯合組建“陝西省唐東渭橋遺址考古發掘隊”,先後由王仁波、羅宏才等主持鑽探與發掘。至1983年8月主體遺址發掘結束。共計於橋址南部、中部、北部開挖探方24個,探溝2個,發掘面積為7834平方米
自1981年9月開始以至1983年11月,發掘者以主體遺址為核心,曾相繼向南、向北擴大調查、鑽探面積。於橋址南端探出一條用天然圓石鋪設的道路,殘長約160米,殘寬12~20米,略以東北、西南方向通向唐長安城。於橋址北端探出部分引橋痕跡、由於耿鎮公路橫穿引橋遺蹟、兼之60年代大規模的農田基本建設,致橋址北端引橋遺蹟受到一定破壞,其具體內涵與詳細結構尚不十分明晰。根據調查、鑽探資料,初步確定唐東渭橋遺址範圍東至白家嘴村邊,北至耿鎮公路,西至蒜劉村與白家嘴村接壤處(以上在高陵縣境內),南至馬坊村(西安市灞橋區屬)邊,總面積約為20000平方米。根據田野發掘資料以及《唐六典》《初學記》等文獻資料的記載。可知唐東渭橋為南北向木柱木樑橋。初步確定橋長為548.8米、寬為11米。日本平安時代著名人唐八家之一的清益僧網仁(794~864年)於唐開成五年(840年)八月率弟子、侍從自蒲津關南下赴長安時曾途經東渭橋,其《人唐求法巡禮行記》記道:“十九日,南行三十里,到京兆府操(櫟)陽縣斷中,一(又)南行三十五里到高陵渭橋。水闊一里許,橋寬亦爾,鎮臨渭水。”所載東渭橋規模與田野考古發掘資料基本吻合。 [2] 
東渭橋遺址

東渭橋遺址遺址特點

東渭橋遺址發掘7834平方米範圍內,共發現自南向北依次東西向排列的木柱22排,總計418個,殘高約在0.5至3米之間,分方形與圓形兩種。通過對6個方形和圓形的木柱進行實地解剖分析,可知屬方形木柱者均為掘挖坑穴後直接埋入;屬圓形木柱者或將底部劈削成尖錐狀夯打埋入,或效仿方形木柱直接挖坑埋入。所有木柱底部周圍均填護圓形青石,以保持木柱的穩定性,從而有效的抵擋水流的衝擊。根據木樁取樣分析,其多屬松、柏樹種、以松木為大宗,可能採自秦嶺山麓或渭北山地一帶。在橋址南側木樁下部,發現人工雕鑿長方形青石條合砌之分水金剛牆4處,均已坍塌移位,幾不辨形狀。此種技法至晚在唐昭陵六駿刻石基座及唐乾陵陵山封石等建築上已經使用,為有唐一代普遍使用的一種建築牽連固定部件。
從整體發掘現場並結合中國古代橋樑建築史資料觀察分析,唐東渭橋的修建過程大體可分為六個階段:1.總結以往建橋經驗,勘察河道確定橋址。2.鳩工備料,選擇枯水季節打、埋橋樁。3.在橋樁底部圍護圓石,以保持橋樁的穩固。4.在圓石基礎上壘砌條石,以鐵拴板、鐵板固定卡接,作成燕尾形的分水金剛牆以緩解洪水對橋柱的衝力。5.在橋柱上架設大木橫樑,以椰卯及各種鐵釘連接固定。6.鋪設橋面板並完成其他相關附屬工程。 [2] 

東渭橋遺址文物遺存

東渭橋遺址最南側,發現青石雕獸頭1件,已傾伏仰卧。顯系鎮壓水怪的螭獸之屬。石獸頭整體形狀與合砌分水金剛牆之青石條類似,區別僅在頂部施以粗線雕、鏤空雕刻之獸頭輪廓。根據石獸頭所處位置及形狀分析,其應是原橋樑最南側分水金剛牆頭之砌飾物。其他遺物計有鐵釘、鐵板、鐵拴板及各時代的銅錢、銅佛像等100餘件。鐵釘均為蘑菇狀泡釘、基本可分大、中小三種類型,用於牽拉固定橫、豎木柱、梁接口之處。鐵拴板均呈亞腰形,鐵板則多呈方形,一概用與連接分水金剛牆之青石條。
在遺址內發現的所有遺物中,以《東渭橋記》碑殘石最為矚目。碑系青石質,為六面體幢柱形、上部一側有闕,整體形狀雷同於石刻經幢幢身,高0.67米,六面體每面寬0.16米。 [2] 

東渭橋遺址歷史文化

相關歷史
關於唐東渭橋是承襲前代橋樑舊址重建,還是擇地重建,歷來在學界存有爭議。按於渭水架設橋樑,始於秦漢。部分學者根據《史記•孝景本紀》:“五年(前152年)三月,作陽陵渭橋”,索隱:“渭橋在長安東北,通高陵路”之記載,或以為係指東渭橋起始,其實《史記》所載可能是指中渭橋,張永祿《漢代長安詞典》固謂東渭橋:“在陝西西安市東北。建於東漢(174年)晚於中渭橋和西渭橋,為由長安台櫟陽(今臨潼縣武屯南)必經之路。《唐六典》更載:“木柱之梁三,皆渭水便門橋、中渭橋、東渭橋”,明確指出東渭橋。其具體地望,《雍錄》記:“在萬年縣東四十里,為東渭橋。”大致去開元九年所建之東渭橋不遠,或在後者之西,也未可知。如後者系舊址重建、何以《東渭橋記》碑隻字不為文敍及,可見唐東渭橋當為擇地重建。
關於唐東渭橋建成後的維修事宜,正史文獻不見記載。但據《唐會要》卷八十六《橋樑》:“如歲月深久橋木爛壞,要以修理者,東右街使與京兆府計會其事,審報中書門下計料處”之記載,知其當是長安城附近之橋,蓋由京兆府會同左右街使負責實施。至東渭橋者,依照前例應由京兆府會同高陵縣官署予以修聾。
關於唐東渭橋之譭棄時間,依據廣明元年(880年)大將朱温還曾電兵東渭橋等歷史實例判斷,當至晚應在五代以後。 [2] 

東渭橋遺址文物保護

1982年5月29日,高陵縣人民政府決定將廟東渭橋遺址公佈為該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2] 
1994年4月20日,陝西省人民政府將東渭橋遺址公佈為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同日,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保護範圍。即重點保護範圍:橋址南北長450米,東西寬50米內。一般保護範圍:重點保護範闈外延20米內。建設控制地帶:一般保護範圍外延30米內。 [2] 
2001年6月25日,東渭橋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東渭橋遺址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東渭橋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高陵縣耿鎮白家嘴村西南300米處。 [3] 
  • 交通信息
自駕:從高陵區出發經西韓大道、滿防線,進入虎蘇路後行駛340米可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