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淝河

鎖定
東淝河,古名淝(肥)水、東淝水,是淮河右岸的一級支流,位於長江、淮河分水嶺的北側。發源於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大潛山北麓椿樹崗,匯流至淮南市壽縣開荒集白洋店入瓦埠湖,經壽縣城關北門港,過五里閘,在後趙台村入淮。《安徽省志地理志》稱,全長122公里(《六安地區志》稱152公里),平均比降0.3‰,流域面積4200平方公里。 [1] 
東淝河、瓦埠湖是壽縣境內的重要水運要道,年均運量為15萬噸。 [1]  瓦埠湖是淮河中游的蓄洪區之一,蓄洪總量曾達到38億立方米。 [1] 
東淝河末段流經八公山南,此即古時之淝口,今名河口,古時為戰略要地,秦晉淝水之戰即決戰於此。”淝水之戰留下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投鞭斷流”等典故,也使淝水馳名天下。 [2] 
中文名
東淝河
別    名
肥水
東淝水
所屬水系
淮河南岸支流
地理位置
安徽省淮南市壽縣
流經地區
安徽省肥西縣、壽縣
發源地
安徽省肥西縣大潛山北麓椿樹崗
主要支流
陡澗河
莊墓河
河    長
122 km
面    積
4200 km²

東淝河幹流概況

東淝河上游河道

東淝河在淮河流域的位置 東淝河在淮河流域的位置
東淝河河道走向及水系分佈 東淝河河道走向及水系分佈
東淝河,古名淝水,有東、西兩源,於董鋪匯合。東源出肥西縣的大潛山,北流經青楓嶺,過淠河總乾渠天河渡槽,經石步橋,納官亭來水,又匯源出焦婆店經長城鎮的來水,北流至唐老圩,與源出將軍嶺自東向西三水匯合,進入壽縣境。折西向北與西源在壽縣董鋪匯合,全長49公里,流經壽縣境內14公里,流域面積211平方公里。西源出六安縣龍穴山,北流過石埠後入肥西縣境,經金橋折西北,過淠河總乾渠金橋涵至六安縣太平集,納源出棗樹店的青龍堰水,曲折北流,經李家圩有源出三十鋪的桃園河入,再北流又納源出肥西縣江夏店的大堰水入,進入壽縣境,折東北,流至壽縣董鋪匯合東源。全長56公里,流經壽縣境內長42公里。流域面積136平方公里。
《合肥市志》認為,古代多以源於肥西長崗店北的王橋小河之水作為淝水源頭,認為其與施水(南淝河)同源於將軍嶺,而歸異(一入淮,一入江),故有“出同歸異曰肥”之説。清光緒《壽州志》(包括《六安市志》)等以龍穴山水為東淝河正源,《合肥市志》認為不確。 [3] 
東西兩源匯合後,進入平原區,北流經過石埠嘴、船漲埠,至白洋淀後進入瓦埠湖。自廟台起,兩岸有堤。白洋淀以下,河湖不分,枯水期河槽出現。自董鋪至瓦埠湖河口,全長96公里。東淝河自西源至瓦埠湖河口,全長152公里,其中壽縣境內長138公里,流域面積2563平方公里。 [4] 
壽縣三覺街道一段 壽縣三覺街道一段
東淝河下游壽縣城東北側一段 東淝河下游壽縣城東北側一段

東淝河下游湖區

東淝河下游陶店一帶湖面 東淝河下游陶店一帶湖面
湖東岸瓦埠鎮一帶湖面 湖東岸瓦埠鎮一帶湖面
東淝河主河道自壽縣董鋪以下北流壽縣城東,再北流入淮河。中下游因淤積形成狹長湖泊,名瓦埠湖。瓦埠湖是安徽省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位於壽縣城東南,縱橫涉及壽縣、長豐、淮南市3個行政區域(其中壽縣佔65%,長豐縣佔30%,淮南市佔5%),北起壽縣城附近的五里閘,南至邢鋪,全長60公里,水面最寬6000米,最窄處只有300米。北端過五里閘在後趙台入淮。
水位保持在18.0米時,其相應的湖區水面達156平方公里,深處水深4.5米,淺處水深0.5米,湖區內平均水深2~2.5米,蓄水量為2.2億立方米。瓦埠湖是淮河中游的蓄洪區之一,當洪水位22米時,水面積365平方公里、蓄洪水總量12.9億立方米。1954年湖堤決口。7月26日最高水位25.9米,蓄洪總量38億立方米。瓦埠湖湖水含沙量為350毫克/升,湖岸坍塌經常發生,有損沿湖的建築物和良田。 [5] 
壽縣城北東淝河 壽縣城北東淝河
東淝河下游湖口一段河道 東淝河下游湖口一段河道
東淝河下游瓦埠湖出口入淮處 東淝河下游瓦埠湖出口入淮處

東淝河水文特徵

東淝河-瓦埠湖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為944毫米,降水的年際、年內分配極為不均。據大井水庫水文站資料統計,多年平均降雨量為889.4毫米,水量最大的1991年達1405.1毫米,最小的1978年僅為423毫米。一般汛期降水佔全年的70%左右,日最大降雨量為149.7毫米,3日最大降雨量為241.9毫米。多年平均徑流深為313毫米,年徑流係數為0.335,多年蒸發量為1520.6毫米。 [6] 
東淝河正常年徑流總量12.22億立方米,最豐水年份(1983年)年徑流總量高達26.04億立方米,最枯水年份(1978年)年徑流總量只有6.3億立方米。 [1] 
瓦埠湖是淮河中游的蓄洪區之一,1954年湖堤決口,7月26日最高水位達25.9米,蓄洪總量38億立方米。 [1] 

東淝河主要支流

莊墓河長豐縣一段 莊墓河長豐縣一段
沿河,古稱閻澗水,俗稱莊墓河、瓦埠河,東淝河東岸最大支流莊墓河,河下游約20公里,最寬處60米,最高水位22.7米,最大流量1500立方米/秒,為長年河;其上源及支流均為季節河。清光緒《壽州志》載:“沿河即閻澗水,出合肥縣北土山,歷定遠縣西至方家集入壽州境,過莊墓橋水始盛,通舟楫……。”今查沿河上源支流甚多,主要的有三條:西源,發源於吳山鎮南橋沖水庫,穿合淮公路北流,經龍門寺到車王鄉甄小橋轉西北流,過莊墓橋,至徐廟鄉陳崗嘴入瓦埠湖,其下游形成瓦埠湖的向東岔湖。這是主河道,全長52.8公里,源頭高程近67米,落差49.5米,河底比降1/1000;中源,發源於雙墩鄉北部朱衝,經黃壩向西穿淮南鐵路北流,經下塘西側餘橋和瓦東干渠燕莊地下涵,到甄小橋與主河道匯合,全長40.5公里,源頭高程62米,落差近45米,河道比降1/900;東源,發源於吳店鄉海寶集東側,向北經東嶺塘、下塘渡槽,在陶湖鄉紅石橋轉向西北,穿淮南鐵路到車王集附近老鼠籠匯入中源。全長35公里,源頭高程62米(老鼠籠附近22米),落差約40米,河底比降1/870。 [3]  [7] 
陡澗河,位於壽縣窯口鎮背面,瓦埠湖西側,其河水主要來源於上游安豐塘來水。流經安豐鎮、堰口鎮、窯口鎮,下游在壽春鎮入瓦埠湖,約34.12公里。在枯水季節,區域內企事業單位的生活和生活廢水全部進入陡澗河,在雨水季節,除污水水源外,流域內的地表徑流全部匯入。 [6] 
壽西退水渠,1950年開挖壽西退水渠時,利用挖渠土方,對其北側原支堤進行整修,稱牛尾崗堤,西南從三十鋪起經九里溝至城南牛尾崗止。解放前,壽西退水渠是經由城牆西南角經西門至城牆西北角排入東淝河。新中國建立後,在牛尾崗堤施工中為節省土方,將堤直接與城牆西南段聯接。退水渠水改由護城河經南門、東門後入東淝河。
新河,1950年治淮開始,東淝河疏浚及開挖新河被列為第一期工程。原計劃循老河疏浚中泓,後因淤泥較深,施工困難,改在淝河北側開挖新河,全長15公里,底寬18米,邊坡1∶3,比降1/1000,水位在17.7米時,相應流量為78.3立方米/秒,比原計劃少挖6公里。 [8] 

東淝河治理開發

東淝河河湖治理

瓦埠湖承低山丘陵來水,中段寬淺瀦水遂為湖,經東淝河下游宣泄入淮。瓦埠湖治理工程,包括疏浚、開挖東淝新河、興建東淝河節制閘、加固城牆等工程。
1950年治淮開始,東淝河疏浚及開挖新河被列為第一期工程。原計劃循老河疏浚中泓,後因淤泥較深,施工困難,改在淝河北側開挖新河,全長15公里,底寬18米,邊坡1∶3,比降1/1000,水位在17.7米時,相應流量為78.3立方米/秒,比原計劃少挖6公里。
1951年1月6日定線測量,16日正式開工,工程分三段,一段從河口至壽縣城,長5.5公里,分別由莊墓、三和、曹庵(以上3區均劃給長豐縣)、瓦埠、堰口、雙廟6個區大隊出民工37062人,開挖土方854710立方米;二段縣城北段經東津渡至施家湖,長7.5公里,由7個區大隊(後又增加保義區)承擔,出民工34200人,開挖土方748925立方米;第三段從施家湖至金剛嘴,長2公里,分別由湖濱、湖上2大隊承擔,出民工3000人,開挖土方110490立方米。分別建北新橋、東津橋(詳見《壽縣交通志》)。
東淝河閘壩的建成,可放開瓦埠湖蓄洪,調節淮河的泄洪流量,削減洪峯500—1500立方米/秒,計劃蓄洪水位高程22米,相應庫容12.9億立方米,減少對淮北大堤和淮河下游的威脅;非蓄洪年份,可控制淮河水倒灌,降低湖水位,確保麥收面積15.7萬畝。 [9] 

東淝河主要涵閘

東淝閘 東淝閘
東淝閘,設在五里廟東淝河上(亦稱五里閘),距入淮處3公里,由治淮工程指揮部設計,於1951年11月動工興建,1952年7月建成。採用無樁基荷重承載,閘牆為重力空箱式,寬6米(高程25米,淨寬1.8米),閘底高程14米。5孔,每孔淨寬7.5米;兩邊4孔高6米;中孔高10.5米。閘門為直升式平板鋼閘,中孔雙層,上扇高4米,下扇高6米,手搖捲揚式啓閉機6台,配有平衡鉈。設計進洪流量1500立方米/秒,泄洪流量1000立方米/秒。技工來自淮委及淮南煤礦(137人),施工高峯時技雜工達1167人。土方開挖和填築用工來自下塘、曹庵、三和(今屬長豐縣)、三義、堰口、瓦埠區,先後達6500人次。完成土方87.5萬立方米,石方0.70萬立方米,混凝土1.05萬立方米,國家投資181萬元。 [10] 
2004年在原閘南側50米修建新閘,閘門為5孔,每孔寬5米,兩閘門合併運用控制流量為1500立方米/秒,控制水位為雙向控制,控制淮河水位25.80米,控制瓦埠湖分洪水位20米,排澇水位21.4米。 [6] 

東淝河蓄水工程

魏老河水庫,建於瓦埠湖支流魏老河上。壩址在長豐縣楊廟鄉四樹西約1.5公里處,系瓦東干渠反調節水庫。集雨面積44.8平方公里,由3條衝窪彙集。由縣水電局劉知儉按50年洪水設計,300年洪水校核標準,報省水利廳批准興建。1958年開挖瓦東干渠,形成單壩攔衝的基礎。1966年冬續建時加固單壩,次年興建渠庫合用的泄洪閘。1969年孫堰渠下涵和土郢電灌站相繼竣工,該庫始引淠史杭水提灌1.2萬畝。1975年對泄洪閘滲漏進行了灌漿加固維修。翌年春建成雙壩和進水、泄洪兩用涵1座。1977年開挖100米寬非常溢洪道1條,防洪能力達到千年校核標準。該庫均質土壩長2458米,壩高16.5米,頂寬4米。共做土方70.42萬立方米,石方3781立方米,混凝土569立方米,投資71.67萬元。總庫容1113萬立方米,興利庫容647萬立方米,庫水面3.1平方公里,可提水灌溉農田7.23萬畝,比設計增加灌概能力0.43萬畝。
龍門寺水庫,建於沿河(莊墓河)主河道的上游。壩址在長豐縣新集西南2公里處,系瓦東干渠反調節水庫,集雨面積90.8平方公里。由縣水電局陸鳳祝,按50年洪水設計,300年洪水校核標準,報省水利廳批准。1966年冬完成單壩攔衝土方任務,1973年冬建成雙壩,渠庫分開。施工中,遇老河口封閉工程水深4米,水下淤泥深度難測定,土方任務發生爭議,延誤工期。縣委副書記王靜安親赴工地,脱下棉衣,手持竹杆,破冰潛入水底測量淤泥,感動眾民工,旬日工程畢。該庫均質土壩長3558米,壩高16米,頂寬4米。建有泄洪、進水涵和非常溢洪道。先後完成土方76.52萬立方米,石方4330立方米,混凝土830立方米,總投資76.59萬元。總庫容230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080萬立方米,可灌溉農田5.7萬畝。 [11] 
大井水庫 大井水庫
大井水庫,原名杜崗水庫。位於小甸鎮東北約3公里處,集水面積33.6平方公里,總庫容5040萬立方米,設計興利水位41.70米,相應興利庫容3635萬立方米,死庫容525萬立方米。完成土方84.7萬立方米,石方2.54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15萬畝,其中提水灌溉6.97萬畝。大井水庫由壽縣水電局勘測設計,於1958年冬動工,瓦埠區組織民工,完成土石方5萬立方米,後因自然災害(1959—1961年),壓縮基本建設投資規模而停工緩建。1969年秋,正式開工續建,1973年完成大壩及壩坡塊石護砌。主體工程包括大壩(土質,長3290米,頂寬3.5米)、進水閘、泄洪閘和2座放水涵。1983年11月中旬至1984年7月上旬,進行了大壩灌漿加固工程,鑽探灌漿320孔,總進尺3664米,並續建了非常溢洪道工程,均按百年一遇洪水設計,千年一遇洪水校核。至1987年總投資274.2萬元。
花果水庫 花果水庫
花果水庫,位於三覺鎮、六沖、謝埠鄉交界處。集水面積6.2平方公里,從瓦西乾渠引水充庫,是瓦西乾渠上的反調節水庫。總庫容103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815萬立方米,死庫容11萬立方米,設計興利水位高程45.6米,設計壩頂高程47.5米,有效灌溉面積3.23萬畝。花果水庫由縣水電局設計,1970年冬開工。壩體土方工程於1971年冬竣工。南北涵及泄洪涵、大壩塊石護坡1974年完成。壩長1500米,頂寬3.5米,最大壩高13米。完成土方39.07萬立方米,石方11758立方米,混凝土491立方米,投資95.93萬元。 [12] 

東淝河自流灌區

瓦西灌區瓦西乾渠,渠首起自六安縣境的羅管廟閘上,百家堰東側,經百官塘、野雞窪至壽縣六沖入境,向北經謝埠、桓店越石集航道,過荊塘至保義閘。縣境內長33.64公里(全長62.57公里)。1958年10月開工,1961年7月石集倒虹吸建成通水至保義。1964年主體工程全面通水。設計灌溉面積47.77萬畝(抽灌面積1.4萬畝)。六沖至茶庵支渠口長2.1公里,底寬11米;茶庵支渠口至謝埠閘長5.57公里,底寬8米,上兩段設計水深3米。謝埠閘以下至保義閘長26.03公里,渠底寬7米,水深2.5—2.8米。
保義分乾渠,該渠由瓦西乾渠渠尾節制閘即保義分渠渠首進水閘引水,渠道經戴樓至施家小郢,渠全長14.6公里,設計灌溉面積10.97萬畝,設計灌溉流量5立方米/秒。渠首以下有戴樓節制閘、何寺集節制閘。西側有一放水涵,水入益民水庫(小一型)。
瓦東干渠,從總乾渠末端的新民閘引水,經肥西高劉集至王崗入壽縣境,向北經七里槓至沙井衝節制閘下2公里許入長豐縣境。乾渠道在壽縣境內長25.8公里。工程從1958年11月動工,經歷了最嚴峻的“三年困難時期”,至1961年被迫停工。1966年冬續建,於1967年基本建成通水。壽縣設計灌溉面積56.8萬畝(從乾渠抽灌面積15.6萬畝)。一般渠道底寬15米,水深3.9—4米,可通航。
渠道沿江淮分水嶺西北側丘陵地帶延伸,有9處較大的切嶺和填方工程,切嶺深10米以上的有王崗、孤堆眼、七里槓、楊大莊等處,長5010米(其中楊大莊最深切嶺16米,長2332米)。填土高5米以上的渠壩有鵒鵲窪、南小河、牌坊衝、螺絲堰、金小堰、鄧西灣等處,長4882米(其中南小河最大填土高13米,填方段長1695米)。1985年,瓦東干渠續建配套工程,在縣境內乾渠工程投資606.5萬元;支渠系統配套工程投資825萬元;乾渠工程土方38.2萬立方米。
合豸鋪分乾渠,該渠由長豐縣境內的楊郢子引水經合豸鋪、鄒崗、小柿園入壽縣境,沿賈崗、左郢、大房崗、大拐閘入大井水庫(長豐縣境內有魏老河進水閘和鄒崗節制閘)。渠系內有大拐閘和小柿園地下涵,渠上建有大井、陳郢兩座石拱橋。
分乾渠,在壽縣境內長8.1公里(全長22.7公里)。從分乾渠上引水灌溉面積2.7萬畝,分乾渠輸水入大井水庫,由水庫引水灌溉的面積8.11萬畝,抽庫水灌溉面積3.2萬畝,合計灌溉14萬畝。設計灌溉流量3.6立方米/秒。自分乾渠上引水的有小甸支渠,長6.7公里。支渠以下放水閘18座。 [13] 

東淝河提水灌溉

開荒電灌補給站。位於開荒鄉的後樓村,建於1969年。原為機灌站,一級站裝機6台(套),540馬力;二級站裝機9台(套),710馬力。1979年改為電灌站,為補給性抽水站。在灌溉水源緊張時,提瓦埠湖水,再由二級站抽至保義分乾渠,灌溉保義、開荒、青蓮鄉10萬多畝土地。電源由保義變電所35千伏直供,接線長7.8公里。一級站裝機11台、1265千瓦;二級站裝機9台,950千瓦;三級站裝機2台,150千瓦;抽水流量6.16立方米/秒;設計進水位17米,出水位27.4米,揚程11米。完成投資98.5萬元,其中機電部分47萬元,民力及自籌資金22萬元。
江黃補給站。1967年建機灌站,屬調節性補給站,位於徐嘴附近,抽瓦埠湖水入九槐支渠進石集分乾渠,堰南支渠供二級站裝機水源,灌溉江黃、堰口、陶店鄉10萬畝土地。電源接線長5.6公里,裝機11台1265千瓦。二級站6台,450千瓦,變壓器2台,抽水流量6.16立方米/秒,進水位17米,出水位27.4米,揚程10米。投資95萬元。其中機電部分45萬元,房屋及建築工程30萬元,民力自籌20萬元。
鄭崗站。坐落在瓦埠湖東岸邵店鄉北,提瓦埠湖水,分三段入李山支渠,補給瓦東干渠水源,引保義變電所電至小甸,再接至鄭崗,引線3.5公里。一級站設下塘郢,淨揚程10.1米;二級站在羅大壩下,淨揚程8.2米;三級站在羅大壩上,淨揚程10.5米。安裝1800/35變壓器1台,75千瓦電動機,16豐產水泵75台(套),流量10立方米/秒(二級站裝機25台套;三級站裝機22台套)。
老崗頭站。坐落在瓦埠湖西岸,安豐鄉境內,接線長1.5公里,安裝1800/35、100/35變壓器各1台,配75千瓦電動機、豐產牌35水泵25台(套),抽瓦埠湖水進石集分乾渠。一級站在松棵村,淨揚程11米,流量10立方米/秒;二級站在廟崗閘下,安裝1800/10變壓器1台,75千瓦電動機,16豐產35水泵20台(套),淨揚程10米,水提至廟崗閘上,沿石集航道抵倒虹吸,補水源不足。1978年開工,1980年5月建成,設計水位16.5米,每級淨提水10.5米。 [14] 

東淝河航道航運

東淝河航道

瓦埠湖中航行的渡船 瓦埠湖中航行的渡船
淝河,古為江淮間主要航道,1950年,六安專區水利局為擴大東淝河的排洪能力,將這段河道進行裁直,拓寬和浚深。河底高14.5~15米,約與瓦埠湖底同高,可航行100噸級輪駁船隊。1952年,為防止淮河洪水倒灌,水利部門又在河口上游2.5公里處建節制閘1座,名東淝閘。
1966年,在東淝閘處建1座30噸級斜面升船機,後因這座升船機運行速度慢、效率低,於1980年封存停用。
東淝河雖有東淝閘(五里閘)礙航,但閘上通航條件較好,至1987年從淮河口至邵老灣58公里,常年通航100級輪駁船;邵老灣至董鋪35公里,季節通航50噸以下船隻,洪水期還可再上行18公里至韓橋。
東淝河航道年運量15萬噸左右,進出口貨種主要是煤炭、黃沙、化肥和糧食、油料、水泥。
全河有跨河橋樑3座:石鋪嘴橋,位於東淝河上游,系3孔石拱橋,長105米。
東津渡公路橋,系鋼筋混凝土結構,梁底高程25.17米,橋下淨空基本滿足通航要求。
壽縣北門新大橋為正在興建的3孔鋼筋混凝土拱橋,橋下淨空基本達到六級航道通航標準。 [15] 
瓦埠鎮北側的大橋灣向東為沿河(《水經注》稱閻漿水),東達莊墓橋25公里。夏秋季節,可通中小木船。 [1]  [16] 

東淝河船閘

壽縣航道出於農田灌溉與水上航運等綜合效益,應建船閘多處,限於人財物力,多未實施。1952年為治理水利,建東淝河閘(位在東淝水入淮處,距縣城北門2.5公里,亦稱五里閘),但因節制水位,水運不便。1964年經安徽省交通廳計劃設計在此閘西首建廂式漕運“斜面升船機”翻過船隻,軌道322米,船廂長18米、寬4.5米、深1.6米(最大水深1.3米),16個輪子,最大提升高度12.94米,用電動捲揚機牽引,設計過壩船30噸,年通過能力25萬噸。1965年8月動工,次年4月試轉竣工,由航運部門設“壽縣升船機管理所”專門管理與經營。從1967年起,至1978年底統計,過船50餘萬噸。唯時效與此處的大運量不合,加上屬於試驗工程,設備不配套,軌道基礎下沉等諸多原因,於1982年後停用。 [16] 

東淝河碼頭

壽縣城關碼頭,壽縣位於淮河與淝河匯合處附近,逆淝水上行30公里能到瓦埠鎮,再南至接近六安、肥西的董埠,順淝水西北行,至河口達淮上。“東連三吳之富,南引荊汝之利,北接梁宋,平途不過七百;西接陳許,水路不出千里”(晉伏滔《正淮論》),古為交通要樞。至近代,這裏卻為小輪停泊處所。80年代改原來自然坡岸為平型裝卸碼頭,置一台3噸吊車,日裝卸量500噸左右,年吞吐量約15萬噸,出口以糧食、砂、石為大宗,進口多為煤炭、百雜貨之類。客運壽瓦客班以此為起點。
河口碼頭,位於淝水入淮處,古稱淝口,原為自然坡岸碼頭,今分二處:一是河口西約1公里處的趙台子,為淮河客運輪船中途停靠碼頭,建國後建有磚瓦結構旅客候船室150平方米,岸邊置一水泥質地的躉船供輪船靠用。一是為貨運裝卸碼頭,位於河口上游的東淝河閘壩。每逢關閘阻航,貨物在此通過“斜面升船機”翻船過壩。後因故停用。
瓦埠碼頭 瓦埠碼頭
瓦埠碼頭,位於瓦埠湖(即淝水)東岸的瓦埠鎮,是壽州通往廬州合肥古道驛站所在地。《嘉慶重修一統志》稱:“瓦埠鎮在壽春東南六十里,淝水旋繞,舟楫商販,往來不絕”。原為河邊自然坡岸碼頭。70年代建成船塘,改善了泊船和裝卸條件,年吞吐量在5萬噸之譜,多為砂石建材、煤炭、集此待運出口的農副產品。
東津渡,位於城東淝水上。光緒《壽州志》記“淝水”時説:又北“會東陡澗河水至楊家腦,十里至東津渡,至城東北入鳳台縣境”(按:此“鳳台縣境”係指清雍正十一年劃分城內之東北隅並北門外的石馬店、東門外的石頭鋪等處歸鳳台縣,故稱“入鳳台縣境”)。淝水南段成湖,東津渡至淝口一片河牀淤淺,遂成長而寬的長瀨津,古時全系荒野沼澤。《淮南王篇》雲:“我欲渡河河無樑”。其時可能尚無橋樑。《六朝傳乘》“壽陽樂”始見“上我長瀨橋”句。水寬時久,後周時橋已毀壞。這一帶時有為橋者,但時有時毀,水季仍為渡口。直至1949年後,在此建39米石拱橋和12米石墩木面橋各一座,在治淮中新闢河牀,兩邊築堤,陸上始通行。然遇洪水汛期,仍成寬渡。70年代廢上述二橋,新建大橋,渡口方消失。 [16] 

東淝河歷史文化

東淝河邊的八公山 東淝河邊的八公山
東淝河,昔稱東淝水。其末段流經八公山南,古時為戰略要地,秦晉淝水之戰即決戰於此。水出於合肥西北將軍嶺,西行入壽境,北流至東津渡,即古之長瀨津,過長瀨橋,又名肥橋,繞城東北,過北門大橋,史稱“淮南第一橋”,再西北流,於八公山西南麓入淮,此即古時之淝口,今名河口。秦晉淝水之戰,秦軍“逼淝而陣”,大抵南起長瀨津南端,北至淝水入淮之淝口一段。《水經注》也説,淝水西北流有曲水堂,“又西北流,昔在晉時謝玄御苻堅,沂八公山及置陣於淝水濱,堅望山上草木鹹為人狀,此即故戰敗處。”淝水之戰留下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投鞭斷流”等典故,也使淝水馳名天下。 [2] 
淝水環繞的壽縣縣城 淝水環繞的壽縣縣城
壽縣縣城,在東淝河入淮處。古為楚國國都。《史記》稱“郢之後,徙壽春,亦一都會”;光緒《壽州志》載記壽春縣故城“外郭包今之東陡澗並淝水而北至東津渡,又並淝水而西盡於大香河入淝處”,“其地綿延曲折三十餘里。”《陳書》稱“壽春者,古之都會”,“得之者安,是稱要害”。1986年公佈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