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海岸經濟區

鎖定
馬來西亞東海岸經濟區是繼北馬經濟走廊和依斯甘達發展區之後明政府提出的又一重要經濟開發區。該區橫跨彭亨登嘉樓(原名:丁加奴)、吉蘭丹3州和柔佛州的豐盛港,佔地面積66736平方公里,覆蓋馬來半島(西馬)51%的土地面積。其中吉蘭丹一直由回教黨執政(馬來西亞其他12州均由“國陣”執政),是馬來西亞全國唯一由反對黨統治的州。 [1] 
該開發區人口390萬(2005年數字),佔全國人口的15.4%,其中土著佔86.6%,華人和印度人分別佔7.8%和1.8%。其主要資源是森林和石油。由於人口比例特殊和開發力度不夠等原因,經濟發展比較緩慢,落後於全國平均發展水平。 [1] 
中文名
東海岸經濟區
外文名
East Coast Economic Zone
佔地面積
66736 km²
地理位置
馬來西亞東部

東海岸經濟區政府重視

馬來西亞政府十分重視對該區的開發建設,整體計劃由馬來西亞第一大國有企業(Government-linked Company)馬國油(Petronas)牽頭規劃,併成立了以巴達維首相為首,由副首相、相關州的州務大臣、政府首席秘書、聯邦政府和私人領域代表組成的東海岸經濟區發展委員會,鼓勵各界踴躍投資,確保1120億馬幣的總投資額、涉及227項工程項目得以落實。來自政府和民間的投資比例大致為:聯邦政府承擔39%,國有企業佔14%,私人投資20%,私人融資達27%。
開發項目主要集中在公共建設和旅遊領域,其中交通等基礎設施佔43%,旅遊佔15%,教育15%,製造業9%,農業4%,其他佔14%。服務業和製造業是其發展重點。 [1] 

東海岸經濟區開發重點

該區的開發將以眾多專業園區吸引投資者,其中塑料圓、知識園、城中城、動畫中心、農業城、商業交易所等將填補該區空白,成為超越其他兩個經濟區的亮點。
旅遊業:重點推動居家工程(home-stay project),在未來12年內投資約160億馬幣,推動半島旅遊、生態旅遊、城市與文化傳統旅遊、跨國旅遊和島嶼旅遊等32個項目。僅此一項,預計將創造4萬個就業機會。
石油天然氣和石化工業: 重點發展環氧丙烷和乙烯類產品,推動石化產品多元化和下游產品的多樣化。設立全國第一個塑料園區,該區域內計劃帶來2000個就業機會。
製造業:投資100億馬幣,主要發展船舶、汽車等交通工具、機械、棕櫚油、手工藝品、清真食品等,同時建立工業區和自由貿易區。
農業:重點發展包括漁業、家禽、穀物及其相關領域的加工業服務業,設立18個研究培育中心和全國第一個農業城。
衞生教育:成立英才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提供諮詢、教育、通訊、科技等服務,同時設立高等院校和知識園(Knowledge Park)。新建兩家醫院也將在建設期內投入使用。
交通運輸業:積極加強運輸設施建設,改善、擴建公路和高速公路,重點擴建三個州的3個機場和3個港口,其中登嘉樓的蘇丹瑪慕機場,將擴建停機坪和跑道,改造為國際機場,其他州的機場和港口也將相應更新增添設備,提高服務檔次。
其他基礎設施和建築以防洪為主,解決東海岸人民面臨的水問題。同時將建設更多娛樂、商用和住宅產業,增加政府廉價屋建設,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要。
根據三個州的地不同條件,開發重點有所不同:吉蘭丹江建立貿易中心、重點發展教育;登嘉樓州重點發展旅遊業、石油與天然氣;彭亨州將以製造業為主,建立完整物流中心。此外,同時將畜禽養殖和水果、草藥種植列為3個州的農業發展重點,但品種有所側重。 [1] 

東海岸經濟區預定目標

馬政府開發東海岸經濟區的直接目的是增加區內人口、創造就業崗位和提高人民收入。根據政府設計的大藍圖,該區發展的整體目標如下:
人口:從2005年的390萬增加到2020年的490萬。
就業:創造561000個就業機會,使就業人口從現有的1357000增加到2020年的1917000。
收入:人均GDP從2005年的5860馬幣增至2020年的13510馬幣,增長5.7%。家庭收入從現有的2267馬幣/月增至2020年的5227馬幣/月。 [1] 

東海岸經濟區與其他兩經濟區的區別

1、執行時間不同:依斯干達(柔南)經濟特區(Iskandar Development Region)為2006-2025年,北部經濟走廊特區(Northern Corridor Economic Region)為2007-2025年,東海岸經濟特區為(East Coast Economic Region )2007-2020年。
2、覆蓋範圍不同:依斯干達(柔南)經濟特區集中在柔佛州的南部;北部經濟走廊特區覆蓋地區為吉蘭丹、登嘉樓州和彭亨州的部分地區;東海岸經濟特區橫跨彭亨、登嘉樓、吉蘭丹3州和柔佛州的豐盛港。
3、領導機構不同:依斯干達(柔南)經濟特區的主要領導機構是柔佛州政府下屬的柔南發展局;北部經濟走廊特區的主要領導機構為有關州的州務大臣及首席部長組成的執行委員會;東海岸經濟特區規格最高,領導機構為以巴達維首相為首,由副首相、相關州的州務大臣、政府首席秘書、聯邦政府和私人領域代表組成的東海岸經濟區發展委員會。
4、牽頭企業不同:依斯干達(柔南)經濟特區由國庫控股公司牽頭,北部經濟走廊特區由森那美集團牽頭,東海岸經濟特區由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牽頭。
5、目標投資主體不同:依斯干達(柔南)經濟特區重在吸引外資和跨國聯營業務;北部經濟走廊特區鼓勵本地企業及小業主參與投資與合作;東海岸經濟特區政府提供資金,鼓勵本地企業參與。
6、主導項目不同:依斯干達(柔南)經濟特區以油質化工和信息產業為主,着重建立國際商貿及服務中心;北部經濟走廊特區以發展農業,改善農民生活為目標;東海岸經濟特區主導項目集中在石油與天然氣和製造業,以旅遊、教育等服務業帶動整體發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