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海大米

鎖定
東海大米,江蘇省東海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東海大米具有“柔軟油潤、濃香持久、品質優良”等特性,併兼具南北大米之優勢,既克服了南方大米米飯硬澀、適口性差的缺點,又克服了北方大米米飯熱時柔軟有光澤,冷後乾硬、柔軟性差的缺點。
東海縣水源豐富,氣候適宜,所產大米品質優良,併兼具南北大米之優勢,在中國國內大米市場上佔有一定的地位。
2008年12月10日,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准對“東海大米”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 
中文名
東海大米
產地名稱
江蘇省東海縣
品質特點
柔軟油潤、濃香持久
地理標誌
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批准文號
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08年第132號
批准時間
2008年12月10日

東海大米產品特點

東海大米感官特色

東海大米
東海大米(5張)
⑴組織形態和色澤:米粒晶瑩透亮,光澤度好,粒型短粗,堊白粒率小,堊白度小,視覺感官好。
⑵滋味和氣味:蒸煮時飯有清香味,米飯飯粒晶瑩,口感綿軟有彈性,飯味清香適口、香味持久,米飯冷後不硬且有光澤,口感好。 [2] 

東海大米理化指標

出糙率≥80%,精米率≥70%,整精米率≥65%。堊白粒率小於28%,堊白度小於5%,長寬比1.5至1.7:1。直鏈澱粉含量為13.0%至18.0%,膠稠度≥66毫米,精米中蛋白質含量<9.0%。 [2] 

東海大米產地環境

東海大米氣候特徵

東海縣屬華北南區濕潤季風氣候,冬季受大陸性冷高壓控制,天氣寒冷乾燥;春季氣温多變,乾旱少雨;夏季冷暖空氣交匯,進入多雨季節,在副熱帶高壓影響下,常出現高温和局部雷陣雨天氣;秋季秋高氣爽,光照充足。全年四季分明,氣候温和,日照充足,無霜期223天,年平均氣温15.0℃,年平均降雨量913毫米,年總降雨量1093.9毫米,年日均温度大於10℃的時間長達207天,活動積温為4420℃,年日照時數2330小時,太陽年總輻射量117.6卡/平方釐米。特別是水稻抽穗、揚花、灌漿期間(9月上旬~10月中旬),光照充足,晝夜温差大,極其有利於籽粒灌漿和稻米優良品質的形成。 [2] 

東海大米土壤特徵

東海縣土壤類型豐富,有砂姜黑土、棕壤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和鹽土等六個大類11個亞類17個土屬46個土種,其中砂姜黑土54200公頃,佔土地總面積37.4%。水稻主產區位於東部湖窪平原黑土淤土稻麥區,該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以砂姜黑土為主,耕層厚度15釐米以上,耕層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44.00%~47.66%,土壤容重1.25克/立方厘米,土壤pH值6.8~7.5,土壤有機質含量1~1.5%,全氮含量1.16~1.73克/千克,速效鉀110毫克千克速效磷平均14.2毫克/千克,土壤滲漏量15~20、土壤陽離子交換量27.25釐米。同時,水稻生產基地環境優良,土壤質地中性偏粘,保水能力較強,潛在肥力高,供肥性能緩慢,有利於作物後期生長,提高作物產量。在水稻生長期間,砂姜黑土具有“託水、保肥”的作用,既能防止水分和肥料的流失,又能防止水稻後期的早衰,進而使得水稻生長後期水、肥供應充足,稻穀充實度高,米粒腹白小。 [2] 
東海大米 東海大米

東海大米水資源特徵

東海縣水資源豐富,水稻生產用水主要來源於境內河流,該縣境內河流均屬沂、沭河下游水系,主要擁有新沭河、淮沭新河、薔薇河、魯蘭河、石安河、龍梁河等16條幹支河流。 [2] 
東海大米 東海大米

東海大米歷史溯源

蘇北地區歷史上曾是水稻種植地。但自宋光宗紹熙黃河奪淮後,這裏的農業自然環境開始惡化,原有水系瓦解,水利設施遭到破壞,旱澇災害頻發,大量耕作土壤被淤積層埋沒,新淤積的土地又泛鹼起鹽,糧食產量很低且收成沒有保障。1949年後,在治理淮河和大搞農田基本建設的背景下,蘇北地區(包括徐州、淮安宿遷、連雲港、鹽城五個縣市,東海縣屬連雲港市)。進行了以“旱改水”為重點的農業開發。“旱改水”是指發展水利灌溉事業,將原來的旱地變為水田種植水稻。使當地的農業生產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1956年東海縣白塔區富安鄉紅旗社1300畝的麥田窪地改種水稻。 [3] 

東海大米生產情況

常年水稻種植面積保持在300萬畝,畝均產量610公斤,稻穀總產量保持在180萬噸。 [4] 
截至到2009年,東海大米種植水稻面積100萬畝左右。總產達50萬噸以上。
2008年,成立了東海縣黃川鎮民和稻麥專業合作社,合作社以“保護農業生態資源、做強東海大米品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 [2] 
2015年,東海縣種植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東海大米近8.67萬平方米(130萬畝)將有85%的耕地面積實現機械化插秧。 [5] 

東海大米產品榮譽

2005~2009年,東海縣連續4年被評為中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2] 
2008年12月10日,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准對“東海大米”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 
東海大米 東海大米

東海大米地理標誌

東海大米地域保護範圍

東海大米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以江蘇省東海縣人民政府《關於明確東海大米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區域的請示》(東政發〔2008〕64號)提出的範圍為準,為江蘇省東海縣所轄行政區域。 [1] 
東海大米 東海大米

東海大米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徐稻3號徐稻4號連粳4號連粳6號淮優粳2號等經審定適合當地種植的粳稻品種。
二、立地條件
土壤為砂姜黑土,耕層厚度15釐米以上,土壤pH值6.8至7.5,土壤有機質含量大於1.0%
三、栽培管理
  1. 播種:在5月上中旬,旱育秧每公頃淨播種量750千克至900千克;濕潤育秧每公頃淨播種量300千克至375千克。
  2. 水稻移栽:旱秧每公頃栽插30.0至31.5萬穴,移栽葉齡6.0至6.5葉;濕潤秧每公頃栽插31.5至33萬穴/667平方米,移栽葉齡6.5至7葉。每穴2至3苗,在6月25日前移栽結束。
  3. 水肥管理:水漿管理採取“淺水栽秧、深水活棵、薄水分櫱、濕潤灌溉”。總莖櫱苗達到適宜穗數的80%時,分次斷水擱田。孕穗期保持淺水層,抽穗至成熟期採取濕潤灌溉、乾乾濕濕。收割前7天斷水。每公頃施有機肥不少於15000千克,實行測土配方施肥,總純氮用量≤270千克/公頃,適當減少氮肥用量,提高氮肥在穗肥中的比例,增加鉀肥用量。
  4.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收穫
做到單品種、單收穫、單脱粒、單加工。90%達到完熟時即可收穫,晾曬降低水分,水分含量≤14.5%。
五、加工技術流程
稻穀→篩選→去石→磁選→礱谷→谷糙分離→碾米→去碎米→色選→拋光→檢驗→成品→包裝。

東海大米專用標誌使用

東海大米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江蘇省東海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