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泉

鎖定
東温泉鎮於2001年7月由原東泉鎮、五布鎮、天賜鎮、清和鄉合併而成。東與南川白沙鎮接壤,南與石龍鎮、姜家鎮為鄰,西連二聖鎮,北接木洞鎮、豐盛鎮。
中文名
東温泉鎮
別    名
東泉
行政區類別
重慶
著名景點
東温泉温泉
方    言
重慶話

東泉景區簡介

重慶東温泉是全國第十、西部第一、重慶唯一的“中國温泉之鄉”、中國第一鮮花温泉小鎮,是中國十大温泉之鄉核心區和重慶市市級風景名勝區。東温泉温泉資源十分豐富,品質極佳。温泉總儲量45億方,日可開採量5萬方。有冷泉和熱泉,四季均可沐浴,温泉水温最高達52℃。水中富含氡、氟、鍶、鋅、鋰等人體必需的多種元素,是十分珍貴的醫療型礦泉水。國土資源部、國家旅遊局温泉專家評價其風景優美別緻,温泉儲量品質全國第一。
東泉
東泉(5張)
鎮行政管轄面積約123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地距重慶市區50餘公里。鎮下轄14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136個合作社,總人口3.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5萬人。

東泉地理位置

東泉,位於重慶之東,是重慶東南西北四大名泉之一,蜚聲巴渝,景區距重慶主城區40餘公里。

東泉自然資源

東泉景區山勢蜿蜒起伏,山上峯巒疊嶂,山下峽谷幽深。自然植被多為松、柏、杉、竹、蕨類。景區內多霧少日照,常年降水充沛,相對濕度大。由於受山區氣候的影響,夏季平均氣温重慶市中區低3.5℃,冬天雖見瑞雪紛飛,但由於受中心地區豐富的温泉地熱的調節,呈明顯的冬暖夏涼氣候。

東泉旅遊資源

東泉
東泉(5張)
東泉景區,交通方便,公路幹線可直通重慶市渝中區、巴南區魚洞鎮和南川市隆化鎮,可經木洞舟車聯行。
東泉景區,集山、水、泉、林、洞、瀑融自然景觀為一體。有道是“山外青山樓外樓,巴渝美景勝杭州。人誇西湖多秀麗,誰知東泉更風流。”
景區著名的山有木耳山、寧安山,遠近的山峯有仙女峯、飛鷹峯、送子峯、凌雲峯,峯峯聳秀,四季披綠。
景區有巴南區第一條大河——五布河由南向北流經其間,在景區南端的雙洞子,形成雙江勝景地。景區的泉富甲渝州,有山泉和温泉。山泉瀝瀝,久旱不枯,其味甘美,其色清澈晶瑩,春夏秋冬,生飲不拉肚,清新爽口,能解暑健脾。温泉分佈甚廣,均出自背斜峽谷,在約0.5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已差明温泉出水點28處,有的在山腰,有的在低谷,有的在河底,有的在河濱,有的在溶洞之中,泉眼點間最大高差約80米。温泉流量大,温度高,屬硫碳型礦泉水且含多種礦物質,有治病健身之功能。
景區沿河多竹,丘岡翠柏成蔭,低山多為國有林,蒼松密佈,高大挺拔。
景區地下溶洞發育,僅初步勘察就有72處之多。主要溶洞有古佛洞、仙女洞、熱洞、冷洞等。古佛洞旁的地下龍洞泉,水勢森森,滾流成瀑。
東泉景區文化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豐富,有曾負盛名的雙江八角亭、白沙禪寺、慈雲樓、寧安古剎、古佛洞天。
東泉景區風景優美,景觀奇異,各具特色,遠近馳名。 [1] 

東泉相關資料

民國二十年(1931年),我國最大的藥業資本家汪代璽,因慕東泉水和秀麗多姿的自然景色,用高價買了中心景區的大部分土地,並鼓勵陪都賑濟委員會修路、建房、設戰時疏散地,以此促進景區開發。解放後,1963年2月成立了“巴縣東温泉規劃建設領導小組”,提出了宏偉的設想,由於“文革”的干擾未能如願。改革開放以來,成立了“巴縣東温泉景區領導小組”,1983年成立了風景區管理所,做了大量艱苦的保護工作。隨着經濟的發展,風景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提到了各級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1994年1月,任重慶市副市長的唐情林專程視察了東泉景區,隨後市區有關部門對東泉景區進行考察論證,一致認為東泉景區開發價值大,前景可觀。將東泉景區列為全區的重點風景區予以開發。經過近10年的開發建設,而今的東泉已成為市級旅遊風景區,“温泉之鄉”的美譽已聞名遐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