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欄梨花

鎖定
《東欄梨花》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此詩前二句寫春末夏初梨花盛開、柳葉飄飛的情狀,後二句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惆悵以及感嘆美景易逝、人生短促的愁情,也流露出淡看人生、從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情感。全詩語言質樸自然,卻涵藴甚深,引人深思。
作品名稱
東欄梨花
作    者
蘇軾
創作年代
北宋
出    處
東坡七集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題    材
詠物詩

東欄梨花作品原文

東欄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1] 

東欄梨花註釋譯文

東欄梨花詞句註釋

⑴東欄:這裏指詩人當時庭院門口的欄杆。
⑵柳深青:意味着春意濃。
⑶柳絮:柳樹的種子,上面有白色絨毛,隨風飛散如飄絮,因以為稱。
⑷雪:這裏喻指梨花。
⑸清明:清淡明智。 [2] 

東欄梨花白話譯文

如雪般的梨花顏色淡淡,柳條已長得鬱鬱葱葱,柳絮飄飛的時候梨花也已經盛開,佈滿了全城。
心緒惆悵地站在東欄旁,恰似花開正盛的梨樹,居俗世而自清,又有幾人能看透這紛雜的人生。 [2] 

東欄梨花創作背景

《東欄梨花》作於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當時蘇軾經歷了眾多的家庭變故,母親、妻子、父親相繼辭世。在政治上,因為王安石變法而引起的新舊黨爭,蘇軾離開朝廷,帶着淡淡的憂愁,在地方為官。熙寧九年(1076)冬天,蘇軾離開密州(今山東濰坊諸城),繼任密州知府職位的是孔宗翰。第二年春天,蘇軾到徐州(今屬江蘇)赴任,寫了五首絕句給孔宗翰。這是其中第三首。 [1]  [2] 

東欄梨花作品鑑賞

東欄梨花整體賞析

這是一首因梨花盛開而感嘆春光易逝、人生如寄的詩篇。首句以“淡白”狀梨花,以“深青”狀柳葉,以柳青襯梨白,可謂是一青二白。梨花的淡白,柳葉的深青,這一對比,景色立刻就鮮活了。這不但精確地把握住了春末夏初梨花、柳葉的特徵,而且已暗含傷春之感。因為初春柳葉初發時是嫩綠色的,而此時梨花已盛開,柳葉已深青,説明春天已一去不返了。
次句是前句的回覆,以“柳絮飛”應“柳深青”,以“花滿城”應“梨花淡白”。但讀起來並不覺得重複,反而覺得更有情致,傷春之情更濃,傷春之愁更深。這是因為第一句寫梨花、柳葉之色,第二句寫梨花盛開、柳絮紛飛之狀,而回復的句式又加重了抒情色彩。
正因為一二句已暗含傷春之感,因此第三句即以“惆悵”二字開頭。“東欄一株雪”即指“東欄梨花”。有的本子作“二株雪”,查慎行説:“二,當作一。”“一株雪”再一次賦予梨花以神韻,並把詠梨花與自詠結合了起來。其實,這“一株雪”正是詩人的化身,因為蘇軾一生正道直行,清廉潔白。“一株雪”和“幾清明”是對偶的寫法,不是指有一株梨樹,而是指一株梨樹和一個詩人自己。末句補足前句,正是“惆悵”的內容。這兩句意境如下:詩人惆悵地站在東欄旁,梨樹上滿是白色的梨花,同時柳絮在飄,落在詩人身上,詩人也變成了“一株雪”。最後,詩人感慨而出,居俗世而自清,將這紛雜的人生,看得透徹與清明。
杜牧初冬夜飲》:“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干?”《東欄梨花》的最後兩句即化用杜牧詩意,但感慨更加深沉。杜牧抒發的是物是人非之感;明年砌下梨花依舊而憑欄欣賞者恐怕已不是自己了。蘇軾卻由梨花的盛開感到人生的短促,充滿了“人生如寄”(王文濡《宋元明詩評註》卷四)之感。
蘇軾才氣橫溢,縱橫恣肆,他的某些詩確實“傷率、傷慢、傷放、傷露”(《紀評蘇詩》卷十六《讀孟郊詩》)。而這首詩卻涵藴甚深,是一首有“弦外之音,題外之旨”的好詩。 [1]  [2]  [3-4] 

東欄梨花名家點評

宋代洪邁容齋隨筆》卷十五:“(張耒)好誦東坡《梨花》絕句,……每吟一過,必擊節歎賞不能已,文潛蓋有省於此雲。” [5] 
清代俞樾《湖樓筆談》卷五:(郎瑛認為,既雲“梨花淡白”,又云“一株雪”,重言相犯,主張改“梨花淡白’為‘桃花爛熳”)“此真強作解事者!首句‘梨花淡白’即本題也,次句‘花滿城’本承‘梨花淡白’而言。若易首句為‘桃花爛熳’,則‘花滿城’當屬桃花,與‘惆悵東欄一株雪’了不相屬,且是詠桃花,非復詠梨花矣。此等議論,大是笑柄。” [5] 
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卷三十五:“濃至之情,偶於所見發露,絕句中幾與劉夢得爭衡。” [5] 

東欄梨花作者簡介

蘇軾像 蘇軾像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嘉祐進士。神宗時曾任祠部員外郎,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後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謫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潁州等,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北還後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時追諡文忠。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在政治上屬於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有影響。擅長行書、楷書,取法李邕、徐浩、顏真卿、楊凝式,而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蔡襄、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家”。能畫竹,學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高度評價“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造詣。詩文有《東坡七集》等。詞集有《東坡樂府》。 [6] 
參考資料
  • 1.    繆鉞 等.宋詩鑑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378-379
  • 2.    楊雪編著.蘇軾詩詞集[M].南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20:49-50
  • 3.    馮麗.心在高處,人自清明——《東欄梨花》賞讀[J].山東教育,2020(46):63
  • 4.    曹淑芳.一首涵藴甚深的詩——賞析蘇軾《東欄梨花》[J].中學語文(下旬·大語文論壇),2010(12):59
  • 5.    夏承燾 等.蘇軾詩文鑑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116-117
  • 6.    夏徵農 等.辭海(縮印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