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槎紀略

鎖定
《東槎紀略》是姚瑩所著作品,出自於《姚瑩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名稱
東槎紀略
作    者
姚瑩
作品出處
姚瑩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創作年代
近代

東槎紀略作品原文

台灣,海外一郡耳,懸絕萬里,而糖米之貨利,天下帆檣所至,南盡粵、閩、兩浙,東過江南、山東,北抵天津,以及瀋陽,旬月之間可達也。地亙千里,沃饒甲於南服。然其人蕃庶強悍,易動難靜,歸化百四十年,亂者十數起;械鬥劫掠,比比有之。國家歲費帑金二十八萬,設一總兵、三副將,水陸十六營,戍兵一萬四千六百有奇,其重之也如此。夫無事則享其利,有事則弄其兵,區畫而措置之者,吏也。置兵所以治民,治其民不可不知其情,知其情不可不審其勢,審其勢不可不察其機(幾)。故情得則勢見,勢見則幾明,勢見幾明而方略出焉。顧或習近閭閻,而 於制度,或鋭意興革,而昧於事情,逐末者忘本,務名者乖實,言之娓娓而無所用,發於其政,害於其事,利害相乘,不可不辨也。嘉慶己卯、庚辰之歲,餘從政台邑,兼攝南路同知,今上元年,權判噶瑪蘭,稍識全台大略,嘗有所言,上官弗善也,未幾罷去。癸未春,先師趙文恪來督閩、浙軍,深憂海外,特請以知福州府方君往守,屬要務十餘事焉。君知無不言,每陳事,文恪未嘗不稱善,立從所請,卒能戡弭禍亂,海外以安。甲申夏五,中丞孫公巡台,表上其績。會詔問賢能,文恪以君對,擢汀、漳、龍道,仍守台事。又一年,文恪督雲、貴去乃易。夫天下治安在守令,督撫雖賢,耳目固難真切,即切矣,而奉行之實仍待其人。故知之而不能言,咎在其下;言之而不能舉,咎在其上。若夫言而舉之,合如針芥,吾不以羨君之遇,而嘆文恪之知君,能竟其用也。餘以羈憂,棲遲海外,目睹往來論議區畫之詳,實能明切事情,洞中機要。苟無以紀之,懼後來者習焉不得其所以然,設有因時損益,莫能究也。乃採其要略於篇,附及平素論著涉台政者,而以陳周全之事終焉。世有審勢察幾之君子,尚其有采於茲。道光己丑冬月。 [1]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東槎紀略作者簡介

姚瑩(1785—1853),字石甫,號明叔,晚號展和,又號幸翁,清安徽桐城人。1807年中舉,連捷成進士,歸班銓選。1816年起,先後在福建平和、龍溪,台灣,噶瑪蘭,江蘇武進、元和等地任職,又升任淮南監掣同知,護理兩淮運司職。所至皆有政績,以循吏能員為人所稱頌。1837年秋升署台灣道,次年蒞任。鴉片戰爭期間,與總兵達洪阿積極組織防英抗英,先後報有雞籠、大安港之捷。戰後,被污以“殺俘冒功”罪名入刑部獄,史稱“台灣之獄”。旋奉旨加恩免治罪,發四川以同知知州用。補蓬州。先後奉命兩次入康藏,處理兩呼圖克圖紛爭事件。成《康輶紀行》。1848年春,辭官歸裏。1850年冬,咸豐皇帝宣佈耆英等罪狀,台灣之獄因以平反,旋奉旨授湖北鹽法道。1851年春奉旨赴廣西軍營,任大營翼長,參與鎮壓太平軍之役。不久升任廣西按察使。次年署湖南按察使。1853年1月24日卒於長沙。自幼即懷經世之志,又承家學,師事族祖姚鼐習古文法,入仕後有守有為。他既是嘉道時期經世派代表人物,又是睜眼看世界的先驅,還是桐城派文風學風轉變的關鍵人物,更是一位堅決抵抗侵略的民族英雄,終以道德、功業、文章兼美而彪炳於後世。編者簡介施立業,男,1958年生,安徽霍邱人。安徽省社會科學院二級研究員。復旦大學歷史系本科畢業,主攻地方史,偏重於思想文化史。著有《姚瑩年譜》等,參與主編完成國家清史編纂工程項目《桐城派名家選集彙刊》等。先後獲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三等獎多次。曾任《安徽史學》總編輯兼歷史所所長,現為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安徽省首批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省宣傳文化系統六個一批拔尖人才。兼任省社科聯副主席、省歷史學會常務副會長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