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杖房村

鎖定
東杖房村位於,幾年前人均收入還不足千元,一頂“窮帽子”讓全村老百姓戴了多少年。在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帶領下,東杖房村大搞生態建設、發展林果經濟、做強土豆產業,一鼓作氣奔上了致富達小康的新路。這個村人均收入達到近,一舉成為松山區脱貧致富的典型。
中文名
東杖房村
地理位置
內蒙古赤峯市松山區西部與河北省圍場縣交界處的老府鎮
人口數量
400多名
人均收入
3000元

東杖房村生態治理

現如今當人們走進東杖房村時,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綠色,縱橫交錯的林網標誌着這裏的生態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時光流轉到1999年,這個村卻是“荒山禿嶺道道溝,洪水成災到村頭”。時任村黨支部書記的唐鳳民對着光禿禿的大山再也坐不住了,憑着在村裏的威望,他帶着村民肩扛鐵鍬、鎬頭向着大山進發了。炎炎夏季、天氣燥熱,許多村民要徒步10公里才能到達生態治理現場。然而東杖房人發揚特別能吃苦的精神,在大山上一干就是一天,一堅持就是3年。3年來,東杖房村人共實現生態治理1.2萬畝,並且全部栽植上了落葉松和油松,使全村有林面積增加到近2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4%。水土保持變好了、生態環境改善了。唐鳳民興奮地對記者説,10年到20年以後,這些大山將會有幾千萬元的“身價”,這相當於給全村老百姓建起了一個可以循環使用的“綠色銀行”。

東杖房村退耕還林

山上草茂林豐,山下瓜果飄香。聲勢浩大的生態治理工程結束後,東杖房村人又把致富的目光轉移到了適合本地實際的林果業上。在與東杖房村為鄰的圍場縣張家灣鄉巴頭溝村幾年前便有了果樹種植經驗,且規模已經成型,效益逐步凸顯。東杖房村人看在眼裏,記在心間,該村黨支部開始帶領全村黨員、村民組長以及部分積極性高的羣眾多次到巴頭溝村參觀,回來以後又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對這項產業進行論證,在贏得多數村民的擁護後,東杖房村結合退耕還林等項目的實施,村委會出面幫助協調土地,共發展123蒙古野果等果樹種植700多畝,使全村林果面積達到1100畝,僅此一項全村老百姓人均增收200多元。
多年的努力讓東杖房人達成共識,只要肯幹,脱貧的夢想並不遙遠。東杖房村耕地以沙性土壤居多,全村海拔較高,氣候和土壤條件非常適合土豆的種植。該村又把土豆產業當成了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全村每年種植土豆2500畝以上,土豆畝產2000多公斤,每畝土豆農民可收入1000多元。在土豆種植上,東杖房人還注重了品種的改良,推廣和採用了大壟高台栽培技術。為了延伸土豆的產業鏈條,東杖房村還引進了4家年加工能力在50萬公斤以上的澱粉加工廠。機器一響,小村變樣,東杖房村農民人均收入達到2900元,貧困的山村終於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