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曉社區

(浙江省舟山普陀區蝦峙鎮下轄村)

鎖定
東曉社區(村)位於舟山羣島東南部,蝦峙島上的東部,附近海域尚有1個無人小島,14個礁。西與靈和社區相連,南隔條帚門水道與六橫元山島相鄰,北與黃石社區相鄰隔蝦峙門與桃花島相鄰。東面海域為洋鞍漁場。陸地面積約5.8平方千米,轄河泥漕、長坑、涼湖、對岸4個經濟合作社,設1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919人(户籍),1511户。黨員178人,積極分子5人。五保户4户,低保户34户(共48人),結對户9户,重點扶優對象5人。60週歲以上老年人1170人,其中60-70週歲370人,70-80週歲655人,80週歲以上145人。有漁業公司1家,擁有各類船舶27艘,是一個純漁社區,社區西部山頂有一座清涼閹,環山築圍牆,環境幽靜,是休養佳地。社區(村)以地處蝦峙最東邊,早晨見日早而得名。
中文名
東曉社區
行政區類別
社區
地理位置
舟山羣島東南部
人口數量
4919人

東曉社區相關介紹

東曉社區(村)位於舟山羣島東南部,蝦峙島上的東部,附近海域尚有1個無人小島,14個礁。西與靈和社區相連,南隔條帚門水道與六橫元山島相鄰,北與黃石社區相鄰隔蝦峙門與桃花島相鄰。東面海域為洋鞍漁場。陸地面積約5.8平方千米,轄河泥漕、長坑、涼湖、對岸4個經濟合作社,設1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919人(户籍),1511户。黨員178人,積極分子5人。五保户4户,低保户34户(共48人),結對户9户,重點扶優對象5人。60週歲以上老年人1170人,其中60-70週歲370人,70-80週歲655人,80週歲以上145人。有漁業公司1家,擁有各類船舶27艘,是一個純漁社區,社區西部山頂有一座清涼閹,環山築圍牆,環境幽靜,是休養佳地。社區(村)以地處蝦峙最東邊,早晨見日早而得名。
該社區屬海島丘陵地帶。一座主山峯從西向東延伸到東端分成兩叉,中隔河泥漕港,呈金魚形。東西長約5.5千米,南北寬約1.5千米。社區境內基本上是山丘,村落在山兩側,村民在山腰、岸邊築堤建房居住。因面臨外海,長期受風浪衝擊,社區境沿岸無泥塗灘,海岸較陡,多沙灘。北部有雙黃沙、後黃沙;東部有河泥漕沙灘;南部有大涼湖、小涼湖、對岸、橫頭鼓等沙灘。東臨河泥漕港,港灣狹長,南北兩山對峙擋住大風巨浪,是泊船避風的良好港口。在港北側建有雷達導航台一座,是寧波北侖港進出蝦峙門的巨輪導航。有公路一條橫貫全境。在雙王沙、后王沙一帶建有石砌堤塘和固定碼頭、埠頭,可供舶船避風、人員上下。有小型水庫5座,坑道水井15只,蓄水量34,500立方米,建有4個村辦自來水供水系統供村民生活用水。
東曉社區是普陀區著名漁鄉(純漁社區)之一,村民歷來從事捕魚業。年產水產品一般在萬噸左右。1985年產10,422噸,最高的1978年產18,665噸。以海洋拖蝦捕撈、漁運為主。新發展深水圍網5組,為漁業配套漁運船29艘,2014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3440元,超歷史新高。
有林業用地5,948畝,有林地5,800畝,森林覆蓋率55.1%,以黑松為主,有杉木30畝、果木4畝。耕地較少,全社區有374畝(均為山地),種植番薯、玉米、蔬菜(個人種植,非商業)。
文化教育衞生事業:建立了社區家長學校和老年協會4支文體隊伍,病牀5張;社區醫療衞生室2個,從醫人員6人。
社區內建有青少年海洋教育實驗基地,設有乒乓室、漁技操作室、漁具陳列室、海洋知識閲覽室、海洋生態教育室、工藝品陳列室、漁家藝術創作室、棋類室、球場等。設有能容納100人的避災所和能容納60人的小賓館和飯廳,設施齊全。

東曉社區福利設施

2012年初,社區根據老年人養老形式嚴峻這一突出問題,組織籌建了養老服務中心即東曉託老所,將為老年人提供綜合社會化服務。託老所現有用牀位38個,可容納38位老人入托生活。根據不同對象的不同需求,全面開展集中託養、日常照料、家政服務、文體娛樂、醫療康復、法律援助等養老服務,建立老年人的“大家庭”,一定程度上先滿足一部分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同時不斷完善相應的服務制度和服務程序,促進養老服務的社會化。
2015年初,我社區根據蝦峙鎮鎮政府工作安排,組織並實施了長坑股份經濟合作社“博愛家園”項目。該項目以為海島留守老年人提供生活便利為核心,從生活基本配套設施入手,對我社原有空置房屋及老舊場所進行改建和翻新,建立“愛心超市”、“愛心菜場”、“愛心理發師”“愛心煤氣供應點”等便民服務點,為村民提供便利服務。目前,河泥漕股份經濟合作社等其他3個合作社正有序的開展“博愛家園”項目的建設工作。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