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方蜚蠊

鎖定
東方蜚蠊,別名“蟑螂、醬蟲、偷油婆、灶螞蟻”, [5]  是蜚蠊科蜚蠊屬的昆蟲。體橢圓形,背腹扁平,長1.8-3釐米,呈深褐色,有油狀光澤。頭小向腹面彎曲,大部分隱藏在前胸下面。雄蟲前翅只覆蓋腹部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左右翅相互疊置,翅末端明顯地呈橫截狀,有時也逐漸變狹尖。雌蟲前翅極為退化,小形,呈短而較圓的刀片狀,不超過後胸背板的後端。左右二翅互相遠離,二翅內緣之間的距離不狹於翅本身的寬度。 [6] 
東方蜚蠊分佈在中國大部分地區。棲息於温暖潮濕之處,在廚房、碗櫥、垃圾堆尤多。 [7]  晝伏夜出,性活潑,爬行極速。當遇驟然強光、噪音和震動,則立即逃竄。最適宜的活動温度為20-33攝氏度。 [8]  背腺開孔,能分泌油狀的液體,有特殊的臭氣。有翅能飛,行走極速。喜食飲菜及湯水,常將部分攝入的食物從胃中嘔出,並將糞便排在食物上,既有臭味,又有傳播細菌的作用。 [9]  從卵孵化為若蟲逐漸發育為成蟲需要半年至一年。 [10] 
東方蜚蠊的全蟲可用於藥物,功能主治有活血散擦,解毒消疫,利尿消腫。用於癲痕積聚,小兒疳積,腳氣水腫,療瘡,腫毒及蟲蛇咬傷。現代研究表明東方蜚蠊全體含過敏原成分。成蟲表皮及卵巢含鞏膜質、甲殼質。肌肉中含有多種氨基酸,消化道中有多種消化酶、蜚蠊酸。視網膜杆含視紫紅質。有抗腫瘤的作用。 [11] 
別    名
東方蟑螂
東方蠊
中文學名
東方蜚蠊
拉丁學名
Blatta orientalis Linnaeus
二名法
Blatta orientalis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六足亞門
昆蟲綱
亞    綱
有翅亞綱
蜚蠊目
蜚蠊科
家蠊屬
東方蜚蠊
分佈區域
亞洲、歐洲、南美洲、非洲
命名者及時間
Linnaeus,1758

東方蜚蠊外形特徵

體形中等,體長19-25mm。雄雌異型明顯。體棕黑色至深赤褐色。頭頂及複眼間棕黑色,上唇深褐色,下顎須褐色。前胸背板梯形,黑褐色,前後緣弧形。雄蟲前翅黑棕色,短於腹部,僅覆蓋腹部的2/3;後翅比前翅略短;腹部各節無特殊,僅第九節後緣凹陷處呈緩弧形;肛上板橫闊呈梯形,兩側緣略凹陷,後緣接近平直,中央有一切刻;尾須棕黑色;下生殖板寬闊;足深褐色,爪墊極度退化,幾乎不存在,有“A”形刺。雌蟲前翅呈葉片狀,後翅缺;腹部各節無特殊,肛上板橫闊呈梯形,後緣有一較深的三角形缺刻;下生殖板中部向下隆起,兩側上傾,形如船底;尾須棕黑色 [1] 
成蟲長橢圓形,體長25mm,深褐色。頭扁三角形,藏前胸下,觸角長絲狀,複眼腎狀、發達。前胸背板盾形、發達、無斑紋,翅發育不全,雄蟲翅不完全覆蓋腹部,雌蟲翅退化成兩小片。足基節短,寬扁,轉節小,腿節、脛節着生成排的刺,跗節5節。腹部寬闊,雄蟲第9腹節具腹刺和分節的尾須各1對 [2] 
蟲卵排列在卵鞘內,卵鞘錢袋形,暗褐色,每卵鞘含16粒卵。
東方蜚蠊圖集1
東方蜚蠊圖集1(20張)
若蟲體比成蟲小,形狀相似,翅及性器官不發達 [2] 

東方蜚蠊棲息環境

東方蜚蠊
東方蜚蠊(5張)
東方蜚蠊是家居種類,但也在室外發現,比較喜歡涼爽的環境,以20-29℃為宜,對濕度要求不嚴格,常棲息在地下室,地窖、屋頂、排水管、污水溝、壁縫、地板、磚石、落葉、樹皮下,以及其他有利環境中 [3] 

東方蜚蠊生活習性

蟲卵
蟲卵(2張)
東方蜚蠊極貪食,不論髒、臭、香的各種食物,或是人的痰、糞便它均喜食,常將部分攝入的食物從胃中嘔出,並將糞便排在食物上,既有臭味,又有傳播細菌的作用。有羣集性,白天羣居潛伏於黑暗的隱蔽場所,如倉庫、加工廠內的各種縫隙,廚房、食堂的灶牆、櫥桌、案板等縫隙中。夜晚則四出活動,性活潑,爬行極速。當遇驟然強光、噪音和震動,則立即逃竄。背腺開孔,能分泌油狀的液體,有特殊的臭氣。有翅能飛,但飛翔能力很差。最適宜的活動温度為20-33℃ [4] 

東方蜚蠊物種分佈

東方蜚蠊遍佈世界各地,幾乎沒有哪個國家沒有這種昆蟲,廣泛分佈於北温帶。結合德國姬蠊,東方蜚蠊分佈範圍於1968年統計約佔陸地範圍的10%。儘管它們的名字讓它們看起來像來自東方,但東方蜚蠊被認為是起源於非洲。

東方蜚蠊生長繁殖

東方蜚蠊圖集2
東方蜚蠊圖集2(20張)
東方蜚蠊生活期較長,在食料和温度不正常的情況下,它完成一個世代需長達2年多的時間,在最適應的條件下,生活期可短到半年。雄若蟲明顯比雌若蟲發育快,當兩性都成熟時,4-9天即可進行交配,8-10天后即產生卵鞘,在1-2天內,整個卵鞘就被產在食物豐富的地點,偶爾還出現孤雌生殖。一頭雌蟲平均產卵鞘8個,每卵鞘含卵16-18個,正常情況下40-50天孵化,但在冬季卵可能休眠,直到温度變暖。若蟲期,雄蟲130-165天,雌蟲280-300天,脱皮7-8次長成成蟲,成蟲期35-180天 [3] 

東方蜚蠊防治措施

1、經常保持隱蔽場所的清潔。尋找蟲源可在夜晚當蜚蠊四出活動時突然開燈,觀察何處有蜚蠊,又往何處遞竄,找其隱蔽場所後再消滅之。
2、對臆蔽場所可用敵敵畏或1%林丹油劑,或1-2%林丹粉劑,或用石灰粉撒在蜚蠊經常往來的場所。
3、對所有縫隙應用紙筋、石灰(500克紙筋加50千克石灰,再加水調成)塗料,嵌堵縫隙。
4、如倉庫、廠房或室內蜚蠊過多,危害嚴重時,可用硫黃或磷化鋁燻蒸滅除 [4] 

東方蜚蠊保護級別

1、暫未列入《華盛頓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
2、暫未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注圖冊圖片來源:東方蜚蠊圖集1,東方蜚蠊圖集2)
參考資料
  • 1.    陳小帆,劉昌遞主編,口岸實用醫學媒介生物彩色鑑定圖譜,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4.03,第89頁
  • 2.    李隆術、朱文炳等.《儲藏物昆蟲學》:重慶出版社,2009:p 288
  • 3.    馮平章.《中國蟑螂種類及防治》: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pp 60-61
  • 4.    周化文、張偉海等.《糧油儲藏實用新技術》: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9:pp 367-368
  • 5.    朱兆雲主編,雲南天然藥物圖鑑,第8卷,雲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2,第59頁
  • 6.    黎躍成編著,中國藥用動物原色圖鑑,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第97頁
  • 7.    黎躍成編著,中國藥用動物原色圖鑑,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第97頁
  • 8.    周化文,張偉海編,糧油儲藏實用新技術,中國商業出版社,1989.12,第367頁
  • 9.    黎躍成編著,中國藥用動物原色圖鑑,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第97頁
  • 10.    周化文,張偉海編,糧油儲藏實用新技術,中國商業出版社,1989.12,第367頁
  • 11.    朱兆雲主編,雲南天然藥物圖鑑,第8卷,雲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2,第59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