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方紅二號甲

鎖定
東方紅二號A衞星主體為圓柱形,採用拋物面通信天線,置於星體上部;衞星採用自旋穩定,採取機械消旋裝置,以保持通信衞星天線始終定向地球;表面貼有近2萬片太陽能電池片以提供衞星工作的電源。
中文名
東方紅二號甲
類    型
衞星
主體形狀
圓柱形
穩定方式
自旋穩定
東方紅二號甲 東方紅二號甲
星上配置了4個C波段通信轉發器,能進行4個頻道電視轉播,電話傳輸能力3000路,設計壽命4.5年。
與之前的東方紅二號衞星相比,新衞星採用了新的設計方案,性能有了較大提高。衞星上的C波段通信轉發器由原來的2台增加至4台,功率放大器輸出功率增為10瓦,通信天線改為單拋物面天線,這使得電視的轉播能力由2個頻道增加至4個頻道,語音傳播能力也由原本的1000路增加至3000路,設計壽命更是由3年增加至4.5年,其等效全向輻射功率也提高了許多。
1988年3月7日發射成功東方紅二號甲實用通信廣播衞星,衞星定點在東經87.5°。
1988年12月22日,1990年2月4日成功發射了兩顆東方紅二號甲通信衞星,分別定點於東經110.5°、98°。這三顆東方紅三號甲衞星承擔了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國國內衞星通信的主要業務,推動了中國衞星通信和電視轉播跨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大大改變了邊遠地區收視難、通信難的狀況,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時國內衞星通信轉發器需求緊張的突出矛盾,對我國電視傳輸、衞星通信以及對外廣播中產生了重大影響,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