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平縣發展和改革局

鎖定
東平縣發展和改革局貫徹執行國家、省、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搞好重要經濟總量、重大結構的平衡和重大比例關係的協調,彙總分析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分析研究國際、國內和全省、全市、全縣經濟形勢,進行宏觀經濟的預測、預警;研究提出運用經濟槓桿促進經濟發展的建議。
中文名
東平縣發展和改革局
地    區
東平縣
職    責
發展和改革
隸    屬
政府機構

東平縣發展和改革局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國家、省、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研究提出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和年度發展計劃,研究提出總量平衡、發展速度和結構調整的調控目標及措施,銜接、平衡主要行業的發展規劃。
〈二〉搞好重要經濟總量、重大結構的平衡和重大比例關係的協調,搞好資源開發、生產力佈局和生態環境建設規劃,引導和促進全縣經濟結構合理化和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
〈三〉彙總分析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分析研究國際、國內和全省、全市、全縣經濟形勢,進行宏觀經濟的預測、預警;研究提出運用經濟槓桿促進經濟發展的建議。
〈四〉研究提出振興服務業的意見;建立並實施服務業發展情況定期通報制度;研究制定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管理辦法;監督實施服務業重點示範項目建設;提出促進和規範信息服務業發展的具體政策。
〈五〉提出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規劃重大項目的佈局;指導監督政策性貸款的使用方向;按照有關規定和審批權限,申報、審批基本建設投資項目;安排縣級財政性基本建設投資計劃和縣級重大建設項目;負責政府出資重大建設項目的稽察工作。
〈六〉指導和協調全縣招投標工作,會同有關部門擬定我縣招投標的規劃、辦法和必須進行招標項目的具體範圍、規模標準以及不適宜進行招標的項目;對政府出資重大建設項目的工程招標進行監督檢查。
〈七〉研究提出全縣利用外資的發展戰略和結構優化的目標、措施;負責全縣外債的總量控制和監測;安排重大外資項目和境外投資項目。
〈八〉研究分析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供求狀況,作好重要商品供求總量平衡和重要農產品進口計劃銜接;編制縣級儲備計劃,綜合平衡各類市場的發展規劃和總體佈局,引導和調控市場。
〈九〉管理全縣經濟信息工作,推進信息化工作進程。
〈十〉做好科學技術、教育、文化、衞生等社會事業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銜接平衡,推進重大科技成果的產業化;提出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相互促進的意見,協調各項社會事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十一〉參與縣域經濟聯合與經濟協作工作,完成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達的有關任務。
〈十二〉研究擬定全縣計劃、投融資等體制改革方案並組織實施,參與其他有關體制改革和有關政策規定的研究和協調。
〈十三〉加快產權制度改革,督促、協調、檢查全縣企事業單位改革進程,全面推進企事業單位產權制度改革步伐。抓好資本運營,全力培植我縣上市資源,努力實現上市公司零的突破。
〈十四〉規範企事業單位改制程序,加強對企事業單位產權轉讓過程的監督管理,委派中介機構對改制單位進行資產審計、評估,防止國有集體資產流失,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對處鎮企業改制工作,社區綜合配套改革進行幫助、指導、調度、檢查。
〈十五〉負責縣重點建設項目辦公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十六〉承辦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東平縣發展和改革局領導信息

王成生(黨組書記、局長),主持局機關全面工作。分工財務、人事等工作,分管人秘科。
陸家慶(黨組成員、副局長),協助王成生同志抓好機關日常工作,分工基建投資、工業、交通、社會事業、計劃生育、經濟信息等工作。協助分管人秘科,分管基建投資工業社會科。
公民(黨組成員、副局長、重點建設項目辦公室主任),主持縣重點建設項目辦公室工作,分工財貿、外經外貿、招商引資、經濟協作等工作,分管財貿對外經濟科。
樊慶峯(黨組成員、副局長),分工服務業、體制改革、資本市場發展等工作。分工服務體改科。
孫允劍(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分工紀檢、監察、國民經濟計劃、規劃和農業方面工作,分管綜合計劃科。
[1] 

東平縣發展和改革局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縣發展和改革局設5個職能科室。
(一)人秘科
組織協調局機關日常工作;制定工作制度、工作計劃並監督檢查實施情況;負責局機關文電、會務、機要、檔案、信息、督辦、信訪、財務、政務公開、安全保密、資產管理等工作;負責局機關人事管理、勞動工資管理等工作,負責局機關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
(二)固定資產投資科
編制固定資產投資中長期規劃、年度計劃,監測分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狀況,提出固定資產投資調控政策;提出投融資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安排縣級財政投資的基本建設資金和投資計劃,協調指導專項建設資金和政策性固定資產投資貸款的使用方向;參與全縣重點項目前期研究和論證工作;監督檢查縣重點項目、縣級財政投資的重大項目的工程進度、工程質量、資金使用以及投資概算控制;承擔有關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審批、核准、備案以及審核、轉報工作;指導協調全縣招標投標工作,擬訂必須招標項目的範圍、規模和標準;依法對縣重點項目、國家和省、市政府出資重大建設項目的招標投標活動進行監督檢查。
(三)工業和社會科
分析預測工業發展現狀和趨勢,研究工業發展戰略,提出相關體制改革的建議;銜接平衡、彙總編制全縣工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提出重大項目佈局建議;協調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和重大產業基地建設;研究提出全縣能源、交通運輸發展戰略、政策和相關體制改革的建議;會同有關部門提出全縣發展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的規劃和政策措施;綜合分析全縣高技術產業及產業技術的發展態勢,組織擬訂全縣高技術產業發展、產業技術進步的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做好相關高技術產業化工作;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創新能力平台建設;負責擬定並組織實施全縣高端產業發展戰略、規劃,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研究提出全縣社會發展戰略和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相互促進的政策措施,提出有關體制改革建議;協調人口和計劃生育、勞動就業、文化、教育、衞生、體育、廣播影視、旅遊、政法、民政、社會保障等發展政策;協調社會事業發展和改革的重大問題,推進全縣社會事業發展;承擔有關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審批、核准、備案以及審核、轉報工作;協調解決鐵路建設相關工作。
(四)財貿和經濟合作科(掛經濟體制改革科牌子)
研究分析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執行情況並提出建議;提出全縣直接融資的發展戰略和政策建議;承擔全縣非上市公司發行企業債券的審核、上報工作;承擔全縣重要商品總量平衡和調控的相關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和管理縣級糧食、棉花等重要商品儲備計劃,指導、監督採購、儲備、輪換和投放;組織擬訂重要市場的發展規劃和政策,引導和調控市場;協調全縣流通體制改革中的重大問題;參與擬訂全縣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政策;研究分析全縣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的狀況,提出全縣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的戰略、規劃、總量平衡和結構優化的目標、政策,協調有關重大問題;承擔國外貸款、外商投資和境外投資項目的審核和轉報工作;承擔有關內外資項目進口設備免税確認工作;組織實施國家下達的糧食、棉花等重要農產品進出口總量計劃並監督執行;擬訂全縣經濟合作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和政策措施;負責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工作;組織協調重大經濟技術洽談工作;負責全縣對上資金、項目集中對接的組織工作;承擔有關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審批、核准、備案以及審核、轉報工作; 研究協調全縣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重大問題,指導推進和綜合協調全縣經濟體制改革;組織擬訂全縣綜合性經濟體制改革方案;參與研究銜接專項經濟體制改革方案,協調推進專項經濟體制改革;組織實施經濟體制改革試點的有關工作;組織推進全縣風險投資體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風險投資機制;組織研究全縣非國有經濟改革與發展的政策措施,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承擔全縣城鄉統籌發展改革和小城鎮綜合改革的調研與指導工作;協調指導全縣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工作。
(五)綜合計劃和農業科
研究提出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規劃生產力佈局的建議;分析研究全縣及國內外經濟形勢,進行宏觀經濟的預測、預警;提出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中長期發展、總量平衡和結構調整的目標和政策;編制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監測和評估;組織擬訂全縣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提出年度總量平衡、結構調整和重要商品平衡的目標及相關政策建議,對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綜合分析全縣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戰略問題,推動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提出經濟與環境、資源協調發展的政策建議;參與全縣重大建設項目的佈局等有關前期論證工作;參與各類開發區設立的審核工作;組織擬訂全縣縣域經濟發展戰略和中長期規劃,研究提出縣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綜合改革方案和相關政策措施;承辦縣國防動員委員會的有關工作;研究提出全縣農村經濟發展戰略、體制改革及有關政策建議;協調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銜接平衡全縣農業、林業、水利、氣象、漁業等發展規劃、年度計劃和政策,提出重大項目佈局建議並協調實施;組織編制和實施全縣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生態環境建設規劃,參與制定小城鎮發展規劃;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實施全縣水庫移民後期扶持項目規劃;參與協調東平湖開發建設方面的有關工作;承擔有關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審批、核准、備案以及審核、轉報工作。 [2] 

東平縣發展和改革局所獲榮譽

2021年6月,被授予“山東省脱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3-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