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川麪條

鎖定
東川麪條,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1-2] 
獨特的水質、土壤和立體氣候的條件,使東川成為昆滇“麪條之鄉”,東川麪條勁道好,回味香,久煮不爛,又香又滑。 [3] 
2015年08月10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東川麪條”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2] 
中文名
東川麪條
產地名稱
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
品質特點
口感滑爽、久煮不爛、麪湯清亮
地理標誌
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批准文號
國家質監總局公告2015年第96號
批准時間
2015年08月10日

東川麪條產品特點

東川麪條因其獨特的製作工藝、生產環境及水資源的特殊性,所加工的麪條具有清潔衞生、口感滑爽、外觀整齊、品質高、無色素和不含添加劑等優點,筋骨好、久煮不爛、麪湯清亮。 [1]  [4] 
東川麪條 東川麪條

東川麪條產地環境

東川麪條位置境域

東川隸屬雲南省昆明市,位於雲南省東北部和昆明市最北端,距離昆明150千米,地處東經102°47′—103°18′,北緯25°57′—26°32′,東與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相鄰,南與昆明市尋甸縣相接,西與昆明市祿勸縣相靠,北與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相連,並與四川省涼山州會理和會東2縣隔金沙江相望。境內最高海拔4344.1米,最低海拔695米,高差3649.1米。東川區的總面積為1858.79平方千米。 [5] 

東川麪條地形地貌

東川地處雲貴高原北部邊緣,屬川滇經向構造帶與華夏東北構造帶結合過度部位。南北最大縱距84.6千米,東西最大橫距51.2千米。境內山高谷深,地勢陡峻。由於東川境內為世界深大斷裂帶,地質侵蝕強烈,形成典型的深切割高山。土壤由下而上分佈着燥紅土、紅壤、黃紅壤、棕壤、亞高山草甸土等5大類型,其中以紅壤分佈最廣。 [5] 

東川麪條氣候特徵

東川區的年平均氣温14.9℃,極端最高氣温42℃,極端最低氣温-7.8℃。年平均降水量約為1000.5毫米,月最大降雨量208.3毫米,日最大降雨量153.3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年日照時2327.5小時,年蒸發量1856.4毫米。最大風速40米/秒,多西南風。相對濕度76%。加之境內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異,形成了典型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氣候。優越的地理氣候條件,適宜於小麥在內的多種農作物生長,為東川麪條的製作生產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5] 

東川麪條水質條件

東川麪條品質是因為東川區的水質、土壤和陽光都很特別。東川具有得天獨厚天然礦泉水之稱的牯牛山脈岩溶裂隙水,水中富含銅、鍶、鐵、鈣、鋅等多種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其水質純淨、清徹透明,為麪條加工提供了優質的水源。 [4] 
東川麪條 東川麪條

東川麪條歷史淵源

東川麪條(東川掛麪)加工、生產歷史悠久,是當地傳統名特優產品,被譽為“東川三寶”之一。東川與會澤接壤的牯牛寨山,山上終年流出山泉水,自古以來東川人就有采集牯牛寨山泉水食用的習慣。採用天然的“牯牛”清泉水,配以純小麥粉精製而成東川麪條,下鍋不渾湯、不斷條,口感柔軟細膩,是當地聞名的美食。
1959年,中國在當時還是“東川市”的東川地區投資建設了東川市糧油加工廠,成為東川最早的麪條工廠。 [1] 
1983年,東川礦務局改制,1995年破產,麪條廠開始不斷虧損。
1998年,東川建區,昆明市糧食局對口支援東川建設。東川麪條得到共計380萬元的技改支持,購進了一條採用日本生產工藝的全封閉式生產線,年產麪條4000噸,是當時中國最先進的麪條生產線。
2003年,麪條廠持續虧損轉制,東川麪條再度崛起。 [4] 

東川麪條生產情況

2016年,東川區麪條年產量在1萬噸左右,佔昆明市面條產量的40%,成為昆滇“麪條之鄉”。 [3] 
東川麪條 東川麪條

東川麪條產品榮譽

2015年08月10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東川麪條”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2] 

東川麪條地理標誌

東川麪條地域保護範圍

東川麪條(東川掛麪)產地範圍為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現轄行政區域。 [1-2] 

東川麪條質量技術要求

一、主要原料
1.小麥粉:產地範圍內小麥生產的麪粉,麪筋≥28%。
2.生產用水:產地範圍內的地下水,水質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的標準。
二、加工工藝流程
東川麪條
東川麪條(2張)
原料→和麪→醒發→壓片切條→盤條醒發→打小架→上大架→晾曬→切割。
三、加工要點:
1.和麪:小麥粉、水、食用鹼比例100:26:0.3,和麪時間20至25分鐘。
2.醒發:醒發時間20至30分鐘,温度20至32℃。
3.壓片切條:將麪糰壓至厚度為3至4釐米,切條為2至3釐米。
4.盤條醒發:將切條後的麪條捻至1至2釐米並放入面槽醒發2至4小時。
5.打小架:將盤條醒發後的麪條以“8”字樣繞在兩根平行的相距10至15釐米,長50釐米的竹椷上,在面槽中靜置,每過數分鐘將竹簡間的面拉長一次,拉長到50至60釐米,靜置3至4小時,温度保持在25至30℃。
6.打大架:將醒好的麪條拿到户外或室內,在掛麪架上均勻用力,拉伸至1.8米左右。
7.曬晾:自然曬晾2至3小時,水分≤13.5%。
四、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外觀:均勻條狀或圓狀,表面光滑細膩。
色澤:色澤正常均勻一致。
烹調性:煮熟後口感不粘,不牙滲,柔軟爽口。
2.理化指標:
表1 理化指標
項目
指標
水分,克/100克≤
13.5
烹調損失%≤
10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1-2] 

東川麪條專用標誌使用

東川麪條(東川掛麪)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雲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東川麪條(東川掛麪)的檢測機構由雲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