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嶽廟

(陝西省華陰市東嶽廟)

鎖定
華陰東嶽廟在今廟前村(原潛村)北,華陰市黨校院內。始建於明代,是民眾祭祀東嶽大帝的場所。現僅存正殿及前殿,兩座清代建築。
2014年6月9日,東嶽廟被公佈為陝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東嶽廟
地理位置
渭南市華陰市東嶽路
所處時代
明朝
開放時間
不對外開放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氣候
特    點
主體為清代建築

東嶽廟歷史沿革

東嶽廟始建於明代。
明末因兵火毀殿,加之其年代久遠,天災人禍,後又幾經毀廢,破損嚴重。
清康熙三年(1644年)至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東嶽廟得到屢次重修。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華陰知縣簡廷佐又對東嶽廟進行了重修擴建,使廟宇更加壯觀。
民國九年(1920年),經民間募資進行修建。
1989年,東嶽廟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華陰市東嶽廟保護維修工程全面啓動,維修包括前殿和正殿加固修復、彩繪復古等,如今看到的東嶽廟,正是此次維修後的面貌。 [4] 
2014年6月9日,東嶽廟入選陝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嶽廟題刻 東嶽廟題刻
2017年,華陰市文物旅遊局投資150萬元對東嶽廟文物基礎設施的完善及相關項目建設進行維修。 [2] 

東嶽廟建築佈局

原東嶽廟南北長180米,東西寬93.2米,佔地25畝。原整體建築有金水橋、石牌坊、山門、前殿、正殿、後殿、東西道院及廂房等建築。由於年代久遠、戰火焚燬和其他人為因素,東嶽廟損毀嚴重,幾經修葺,現僅存正殿及前殿兩座清代建築。
現存東嶽廟大殿樑上文字書有“民國九年重修”字樣,修整後的東嶽廟整體上仍保持着清代建築風格,其整體風貌愈加堂皇富麗。其殿坐北向南,面闊五間,進深二間,東西16.2米,南北10.5米。懸山式磚木結構。五梁二柱,山牆為三柱,前檐斗拱九垛,一斗花拱有昂,補間斗拱一垛。屋頂為懸山式,屋面施灰色板間瓦,帶溝頭滴水,有獸頭瓦當,屋脊雕有祥獸,梁檁均油漆彩繪,有神話人物及花卉圖案,樑柱線條優美流暢、清晰可辨。 [3] 
東嶽廟正殿 東嶽廟正殿

東嶽廟相關記載

明天順年間(1457年-1464年)任朝廷掌修國史的檢討、山西提學副使、華陰人雷霖曾寫有《東嶽廟銘》,其中記述了東嶽廟沿革與盛狀,對東嶽廟的建築盛況作了詳盡的描述和讚歎。
清康熙三年(1644年)至清康熙三十年(1691)時東嶽廟得到屢次重修。當時年屆七旬的華陰名儒潛村(今廟前村)人王宏撰寫了《募重修東嶽廟引》,文中闡明瞭在西嶽華山下修東嶽廟的意義在於一個“義”字。這裏因為“東方陽氣動,則蓋其德使然,萬物方生之。”文中還記述了華陰築調用祈東嶽神的歷史悠久,後來該廟因兵火焚燬,百姓希望重新修建,行政長官愁財力不足,所以才由民間集資重修。
清康熙三十年(1691)重修之後,至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東嶽廟又一次重修,時任華陰知縣簡廷佐又對東嶽廟進行了擴建,使廟更加氣勢宏偉,堂皇富麗。簡廷佐還寫了《重修東嶽廟記》,對廟的修建規模作了詳盡描述。記中寫道:“華邑城東二里話有廟祀東嶽神,不知始自何代。規制頗宏敞,歷年久而就圮。歲甲午廟前堡之紳士耆庶概為新之。由寢宮達大殿, 二門、大門,以暨廡之屬,無不煥然……”記中還言其廟制之大“使西方之鎮莫巨於此。”並道明瞭“五嶽唯岱稱宗,故祀之。”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