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四街道

(遼寧省鞍山市海城市下轄街道)

鎖定
東四街道,遼寧省鞍山市海城市下轄街道,地處海城市區西部,東靠市經濟開發區與海城市府相接,南與西柳鎮、中小鎮隔河相望,西與牛莊鎮接壤,北與望台鎮,轄區總面積53平方千米。 [1] 
1978年8月11日,成立東四公社管理委員會;2002年,撤東四鎮、驗軍街道,設立東四街道,屬市政府派出機構,興海街道所轄的安村劃歸東四街道。 [1]  2011年末,東四街道總人口27271人。 [1]  截至2021年10月,東四街道下轄6個社區、7個行政村。 [2]  [4] 
2011年,東四街道財政總收入6090萬元。税收收入60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808元。 [1] 
中文名
東四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遼寧省鞍山市海城市
地理位置
海城市區西部
面    積
53 km²
下轄地區
6個社區、7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東四社區30號
電話區號
0412
郵政編碼
114222
車牌代碼
遼C
人    口
27271人(2011年末總人口)

東四街道建置沿革

1978年8月11日,成立東四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4年,東四公社改東四鄉,各大隊變村政府,管轄各村未變。
1990年,東四鄉改鎮,所轄18個村保持不變。
1993年,東三村劃歸開發區,東四鎮由原轄18個村變為17個。
2002年,撤東四鎮、驗軍街道,設立東四街道,屬市政府派出機構,興海街道所轄的安村劃歸東四街道。 [1] 

東四街道行政區劃

2011年末,東四街道下轄20個社區、7個行政村:哈達、東四、大榆、雙龍、二大堡、三大堡、小甲、東三、三里、大甲、二台子、驗軍、安村、後力、董家、黃河、大河、大王、小王、小腰、紅旗、大甘、大二、三台子、東雙台、韓姜、水寨;下設27個居民小組、41個村民小組。 [1] 
2020年6月,東四街道下轄6個社區、7個行政村:東四社區、哈達社區、大榆社區、二大堡社區、三大堡社區、雙龍社區、水寨村、大甘河村、大二村、三台子村、東雙台村、韓姜村、紅旗村, [2] 
截至2021年10月,東四街道下轄6個社區、7個行政村:東四社區、哈達社區、大榆社區、二大堡社區、三大堡社區、雙龍社區、水寨村、大甘河村、大二村、三台子村、東雙台村、韓姜村、紅旗村。 [4]  街道辦事處駐東四社區。 [1] 

東四街道地理環境

東四街道位置境域

東四街道地處海城市區西部,東靠市經濟開發區與海城市府相接,南與西柳鎮、中小鎮隔河相望,西與牛莊鎮接壤,北與望台鎮,轄區總面積53平方千米。 [1] 

東四街道地形地貌

東四街道地處海城河下游北岸,地勢平坦,東高西低,南高北低,坡降約為1‰,最高點海拔17.9米,最低點海拔5.5米,平均海拔11.7米。 [1] 

東四街道水文

東四街道主要河流有海城河,境內全長14450米。 [1] 

東四街道自然災害

東四街道主要自然災害有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旱災和蟲災;1953年大水災;1971年龍捲風和大冰雹,1975年海城地區發生7.3級地震,死亡4人,傷46人。 [1] 

東四街道人口

2011年末,東四街道常住人口為28588人。 [3] 
2011年末,東四街道總人口2727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31人,城鎮化率4.9%。總人口中,男性13799人,佔50.6%;女性13472人,佔49.4%;18歲以下4997人,佔18.3%;18—35歲7151人,佔26.2%;35—60歲以上10711人,佔39.3%;60歲以上4412人,佔16.2%。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2011年,東四街道人口出生率11‰,人口死亡率2.8‰,人口自然增長率8.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14.5人。 [1] 

東四街道經濟

東四街道綜述

2011年,東四街道財政總收入6090萬元。税收收入60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808元。 [1] 

東四街道農業

2011年,東四街道有耕地面積5.2萬畝;林地面積2100畝。2011年,農業增加值2億元。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4410噸,其中水稻2215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5.5萬頭,年末存欄2.9萬頭;羊飼養量4000只,年末存欄2000只;牛飼養量5000頭,年末存欄3000頭。2011年,生產肉類17577噸,其中豬肉2161噸,牛肉362噸,羊肉29噸;禽蛋13765噸,鮮奶1260噸;畜牧業總產值1.6億元。 [1] 
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4000畝,其中防護林35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7.2萬株,林木覆蓋率2.1%,活立木蓄積量2.9萬立方米。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5台(輛)。 [1] 

東四街道工業

2011年,東四街道工業總產值達到103億元,比上年增長23%,工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90%。2011年,東四街道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家,職工0.4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9億元,比上年增長21%。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19家。工業園區2個。固定資產投資23.9億元。 [1] 

東四街道商業

2011年末,東四街道有商業網點120個,職工240人。 [1] 

東四街道社會事業

東四街道教育事業

2011年末,東四街道有幼兒園16所,在園幼兒714人,專任教師136人;小學5所,在校生1671人,專任教師13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在校生722人,專任教師7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0.07億元,比上年增長了10%。 [1] 

東四街道文化事業

2011年末,東四街道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2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個,建築面積200平方米。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皮影戲、高蹺、鼓樂坊等。2011年末,通有線電視的村(社區)13個,有42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户有線電視用户3500户,電視綜合覆蓋率45%。 [1] 

東四街道醫療衞生

2011年末,東四街道有醫院1所。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5669人,參合率95%;孕產婦死亡率為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1‰。 [1] 

東四街道體育事業

2011年末,東四街道有社會體育指導員1人。100%的村(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佔常住人口的30%。 [1] 

東四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東四街道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27户,人數253人,支出23.1萬元,月人均76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50人,支出15.8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92人,支出18.6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04人次,支出2.02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6人。 [1] 

東四街道交通

東四街道有312省道經過境內。

東四街道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明代以牛莊驛為中心,沿古驛道最接近牛莊的烽火台叫頭台子,依次為二、三、四台子。守備軍人和居民的房屋依烽火台而建,形成村莊,東四台子由此得名,簡稱東四。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石光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遼寧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09月:1080-1081.
  • 2.    東四街道2020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1-04]
  • 3.    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中國2010年人口普查分鄉、鎮、街道資料.中國統計出版社.第127頁
  • 4.    東四街道  .國家統計局2021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引用日期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