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四北大街

鎖定
東四北大街位於北京東城區中部的東四北大街,是北京市的歷史文化保護街區。
中文名
東四北大街
外文名
Dongsibei Street
地理位置
北京市東城區中部
美    食
京味涮肉及老北京家常菜
歷史遺蹟
田漢故居

目錄

東四北大街簡介

然而,除了葉聖陶故居、海蘭察府第、正覺寺這些故址流傳着歷史悠久韻味外,東四北大街多年來還是潮流小店兒聚集地。
名稱:東四北大街
形成年代: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
特色:以各種特色服裝小店聞名於京城的銀街,尤其受追求時尚的女孩們喜愛。
交通:地鐵1號線、5號線、地鐵6號線東四站。乘坐 420 101 118 109 810路汽車 東四路口東站下車;乘坐 112 110 813 846路汽車 東四路口東站下車。
描述:位於東城區中部的東四北大街,是北京市的歷史文化保護街區。東四北大街是潮流小店聚集地。在這裏,可以淘到最正點的外貿原單、最日韓的街頭時尚、最小資的高調精緻 [1] 

東四北大街美食

四牌樓京味食府位於東四北大街,主營老字號的京味涮肉及老北京家常菜。秉承老北京的一貫特色,採用傳統的炭燒銅鍋,與一般電火鍋、天然氣火鍋涮出的菜肉味道截然不同,炭燒銅鍋涮出的各種羔羊肉、肥牛、上腦等味道鮮美、吃起來回味悠長。精心選制羊肉均來自內蒙古錫林郭勒大草原六月齡的上乘羔羊肉,該羔羊用生態化的健康放養方式,喝礦泉水、吃草藥(野韭菜、沙葱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富含雙種礦物質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不僅是純正的綠色食品,還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
細管衚衕位於北京市東四北大街西側,是北京市最細的衚衕之一,與田漢故居為鄰。衚衕內大樹參天,街巷中市井生活氣息濃郁,老父幼兒相戲相樂,於鬧市中是一片安靜祥和的所在。44號私家廚房深藏細管衚衕中。小院深深藤蘿滿園,屋內卻是色彩濃郁。大幅的繡品,土布,輕紗薄幔,懸掛錯落有致。院中可嚐到地道貴州土菜,也可嚐到店主所獨創菜餚,結合川黔口味,也融進了一些西餐的元素。可攜三朋四友,靜靜體會美食;也可聚眾辦主題聚會。

東四北大街歷史遺蹟

田漢故居位於細管衚衕9號院,東鄰東四北大街。此院在二十世紀20年代由遲氏兄弟所建,1949年售予法院,1953年,中國戲劇家協會根據周恩來總理指示為田漢購得此宅。當時田漢與夫人安娥一家住在裏院,秘書居外院,後來田漢又將老母親從湖南接來同住。在這個小院裏他完成了《白蛇傳》、《謝瑤環》等優秀京劇和話劇《關漢卿》等作品。1968年12月10日,因“四人幫”迫害,田漢冤死獄中。1976年唐山地震,安娥在搭抗震棚時不慎跌下猝死,不久其母也相繼去世。二十世紀70年代末,該院成為宿舍。 該院為一兩進四合院。坐北朝南,金柱大門一間,硬山頂合瓦清水脊。門內原有一影壁,現僅存帽頭部分。一進院倒座房四間,東廂房兩間,西廂房已改建;北房五間,中間一間為過廳。二進院北房三間帶前廊,東西耳房各一間,東配房各三間。該院建築皆為硬山頂合瓦過壟脊屋面。該院是我國著名戲劇家、中國革命戲劇運動奠基人和戲曲改革運動先驅者田漢建國後在北京的居住之所。1986年被定為東城區文物保護單位,名曰“田漢故居”。現在該處院落仍為劇協宿舍,院內主要建築基本保持原狀,只是田漢原住的北房前廊被改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