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周村

(陝西三原東周村)

鎖定
東周周姓,後代繁衍,户大人多,明末有官至侍郎,清代有五品府官者。清末回民起義時,村莊房屋建築均焚於戰火,僅保存石牌坊、石獅子等文物。建國初,仍以周姓為主,佔50%左右。
東周新村是東周人奮力拼搏,大力發展商品經濟的產物。獲全國鄉鎮企業家,省勞動模範稱號的東周實業公司總經理郭建華,帶領東周人,興辦起以玉米深加工為主要項目的澱粉廠,歷經9個春秋,建起工農結合的東周實業公司。1991年東周人均純收入3142元,是1978年人均純收入的24倍,名列咸陽市榜首。
中文名稱
東周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陝西
榮    譽
全國村鎮建設試點先進獎
因村民周姓四子分居南、東、北、西四方,居東者稱東周而得名。
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村民住宅的改善。1991年8月28日,東周召開村民大會,展示新村規劃藍圖:三等六種歐洲哥特式小樓,包括文化娛樂中心、醫療保建中心、職工培訓中心、招待所、幼兒園、農機庫、種子化肥庫、養殖場……村民無不贊成。
新村建設總投資800萬元,1991年9月15日動工,總公司建築工程公司承建,1993年9月15日完工。由陝西省城鄉規劃設計院設計,新建磚混結構住宅樓105棟,建築面積23722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積58平方米;總佔地面積69.6畝,其中:住宅建築佔地22.88畝,户均佔地0.22畝,道路佔地16.82畝;綠化佔地24.92畝;公用工程設施佔地5畝。分別佔總地面積的32.8%、24.2%、35.8%、7.2%。新村比舊村面積減少17.4畝。村內全部水泥路面,鋪設有直徑100~120釐米的排水管道1800米,建有水塔和供水、排水設施。縣郵電局在此設有支局,開設有500門的程控直撥電話,為信息的傳遞提供了方便。
新村住宅小區獲1993年全國村鎮建設試點先進獎。1994年6月28日中國建設報刊登村景照片,譽稱“西北第一村”。先後有胡錦濤、喬石、宋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來村參觀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