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印度羣島

鎖定
東印度羣島是公元十五世紀前後歐洲國家對東南亞盛產香料的島嶼的泛名。它説明了當時歐洲人對東方香料的渴求,也是導致大航海時代地理大發現)的一個直接原因。
中文名
東印度羣島
外文名
East Indies
別    名
香料羣島
得    名
主要產物香辣料

東印度羣島歷史沿革

東印度公司 東印度公司
15世紀,蘇門答臘、爪哇和婆羅洲出現一些印度文化影響的王國,相續興起和衰亡。
14至15世紀,伊斯蘭教從中東和印度傳入,馬來亞的馬六甲既是本地區轉口貿易中心也是伊斯蘭教的傳播中心。
16世紀歐洲人開始殖民統治,1511年葡萄牙人佔領馬六甲,然後被荷蘭人驅逐。雖然英國人企圖介入東印度羣島紛爭,但終於落入荷蘭人控制,葡萄牙人最後只剩下帝汶島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人取代了歐洲殖民者,這個時期激發了民族主義的成長和戰後新國家的誕生:印度尼西亞(1949)、馬來西亞(1963)、巴布亞新幾內亞(1975)和文萊(1984)。

東印度羣島位置

東印度羣島(East Indies),馬來羣島的大部分島嶼,介於亞洲大陸(東南)和澳大利亞(西北)之間,沿赤道伸展6100公里(3800英里)以上的寬闊地帶。包括婆羅洲、西里伯斯爪哇、新幾內亞及蘇門答臘幾座主要島嶼。
政治上包括文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三國,有時也包括巴布亞新幾內亞菲律賓。歷史上,“東印度”的地域概念比較鬆散,既適用於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前荷屬東印度),也可包括馬來羣島菲律賓屬於本羣島),亦可延伸到整個東南亞印度

東印度羣島土地

東印度羣島 東印度羣島
東印度羣島將印度洋(南)和太平洋(北、東)分隔開,地形可分不同的兩部分:涵蓋蘇門答臘、婆羅洲、爪哇和部分新幾內亞島的大陸棚;而西部的巴里與婆羅洲之間,東部的阿魯(Aru)與新幾內亞東部之間的島嶼則為新褶曲海底山脈。
本地區的核心是巽他台地,台地上面是淺海,台地亦稱巽他陸棚(Sunda Shelf),巽他陸棚是東南亞大陸延伸的穩定地塊。鄰近的莎湖(Sahul)陸棚,新幾內亞及其附屬島嶼是這個陸棚的一部分,同樣地也是澳大利亞大陸的延伸。在這核心周圍,本地區的其餘部分則是陸棚外緣一系列連續褶皺運動逐步形成的,更強烈和廣泛的造山幕發生於中生代時期。
本地區各處散佈著200多座火山,其中約70座在印度尼西亞、過去150年間曾噴發過。在4個主要冰期,陸棚地面大河奔流,當時的動物和古人類可借陸橋穿越此處。當17,000年前冰蓋融解後,巽他陸棚一部分被淹沒,山脈和較高的地方成了淺海浸入的島嶼或半島。
本地區羣島地形以崎嶇的山地為骨架,上覆着火山帶,許多火山錐高出3,000公尺(10,000呎)。在穩定的巽他陸棚各地,山坡長期遭受風化,輪廓平緩;而不穩定地區山脈地形很不規則。有些島嶼有廣闊的河口灣,而許多淺海沿岸,如蘇門答臘東岸、婆羅洲西岸和南岸、新幾內亞西南岸,擁有大片沼澤帶,終年積水,不適人居;而爪哇中部和東部、蘇門答臘北部以及小巽他羣島部分地方則因地處沖積平原且排水良好,故人口眾多。
羣島的多山地形,加上充沛的年降雨量,使短小、坡降陡的河流侵蝕力強。大陸棚島嶼的河流將其侵蝕物沉積於周圍淺海,迅速生成廣大的氾濫平原與三角洲,這類低地上的河流漫長,如蘇門答臘的穆西(Musi)河、婆羅洲的卡普阿斯(Kapuas)河與巴里託(Barito)河,以及新幾內亞的塞皮克(Sepik)河與弗萊(Fly)河。介於兩個陸棚之間,從深海里陡峭升起的島嶼,沒有機會在深海周圍產生沿海平原和三角洲,平坦的低地很有限,河流一般也都短小,坡降陡峻。
本地區土壤相當複雜。火山帶的土壤及其衍生的沖積層很肥,如中爪哇東爪哇、蘇門答臘部分地區以及西里伯斯的零散地方。磚紅壤產生於馬來亞、婆羅洲及穩定的巽他陸棚其他島嶼,對農業而言,土壤貧瘠,有時簡直無法利用。在巽他陸棚邊緣的印度尼西亞大島上,有廣闊的沿海沼澤,沼澤表面積聚着枯死的植物,使原本沒有利用價值的土地,具有潛在的肥力。
馬六甲 馬六甲
東印度羣島全部位於熱帶,在赤道兩側各10個緯度之間,氣温高,年平均27℃(80℉)。年温差在赤道上只有幾度,離赤道越遠,温差逐漸增大。温度變化也受到附近海洋的影響和調節。
影響氣候變化的因素是降水,年降雨量從蘇門答臘和爪哇山地迎風坡的8,130毫米(320吋)以上,到蘇拉威西西部與小巽他羣島的雨影帶不足500毫米(20吋)。羣島大部分年平均2,000毫米(80吋)以上,全年均勻分佈,但從中爪哇往東到全部小巽他羣島,年降雨量逐步減少而乾季拉長。另一個氣候變化因素是颱風,每年7ㄢ1月份,從西南太平洋上向西和向北吹來20多起颱風。
在大部分東印度羣島上,大雨和高温導致植物全年快速生長,種羣豐富。雨水充沛地區覆被著熱帶長綠雨林,比較乾爽的地區有半落葉季風林,包括柚木和桉樹,這類森林主要呈季節性生長。其他森林類型有海濱林(紅樹林、水椰子、露兜)、沼澤林及山地林。有150多種棕櫚,包括椰子、糖棕、西谷棕、檳榔等。竹子分佈於全區。大片自然林被人類農耕反覆清除,主要孳生着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東印度羣島的植物區系是世界上最豐富的,喬木、灌木和草類多達30,000種以上,屬於2,500多個已鑑定的科。種羣豐富是雨水充沛、生長期長、地形差異與環境複雜的結果,也是東印度羣島作為亞、澳兩大陸之間的陸橋位置等作用綜合形成的。兩大陸動植物在羣島上發生混合。
馬來羣島的動物區系也頗豐富,但大型動物不多,犀牛野牛都屬於亞洲種。區系動物在巽他陸棚島嶼的分佈不均勻,標誌着這些島嶼在不同地質時期的聯接或分離。澳大利亞的區系動物,袋鼠在新幾內亞有發現,其他有袋類分佈越過莎湖陸棚遠達帝汶和西里伯斯島,兩島之間的某些島嶼則有風土種如矮水牛以及小巽他羣島的科莫多島(Komodo Island,弗洛里斯〔Flores〕島附近)上的巨蜥。羣島也許擁有全世界最豐富的昆蟲和鳥類,它們分佈範圍更廣泛,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大螯甲蟲、巨蝶、羽色絢麗的極樂鳥、俊美的孔雀雉和斑斕的美冠鸚鵡。

東印度羣島居民

東印度羣島的主要居民似乎是從東南亞南亞大陸移來的。
在本地區的原始居民中有矮黑人(Negroid),亦稱尼格利陀人(Negritos)。他們被約在4,000年前開始從亞洲大陸入境的原古馬來人(Proto-Malays)所取代或吸收,原古馬來人帶來水稻種植與家畜飼養技能。約在西元前3世紀從東南亞來的馬來人接踵而至,散佈到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各地,他們然後又被繼來的民族如孟-高棉、泰、緬人擠出亞洲大陸(馬來半島除外)或吸收掉。
1925 年—1926 年,兩年內中國移入荷屬東印度羣島的華僑有五、六萬人左右。他們大部分是廣東的客家人。 [1] 
東印度羣島的馬來族系後來又同阿拉伯人印度人中國人有小規模的混合。東印度羣島居民講多種語言,屬於馬來-波里尼西亞語系,亦稱澳斯特羅尼西亞諸語言(Austronesian languages)。
現代居民的多元文化主要是印度教伊斯蘭教佛教文化作用的結果。

東印度羣島經濟

東印度羣島 東印度羣島
本地區農業為本地區的首要經濟活動。大部分居民是農民,直接或間接以農為生,農業經濟多種多樣,大多數農民是自給性的稻農,種植水稻,有時也以玉米、芋類或木薯作主糧。本區域的集約稻作區出現在河流谷地、三角洲及沿海沼澤帶的肥沃沖積土上,而甘蔗、椰乾、香料、橡膠、煙草及植物纖維經濟作物也有小農種植。
種植園生產價值高的出口品橡膠、棕油、劍麻、金雞納霜(奎寧)和茶葉,還有咖啡、煙草和椰乾。山區遊耕農在高坡上種植山稻和玉米。
畜牧業規模小,除印度尼西亞東部羣島外,很少大羣飼養。一般經常飼養的大牲畜是水牛和黃牛,用動物拉犁是本地區農業的基礎。
森林提供有價值的資源,如木材、樹脂、藤條及其他林產品。木材出口對於婆羅洲及蘇門答臘欠發達的經濟特別重要。
雖然本地區不是世界大貿易集團之一;但這裏佔世界天然橡膠出口量的一半以上和錫的出口量1/3左右。印尼只有1/7的國內生產總值來自制造業,其餘國家則佔到10%∼25%。鄉村工業有橡膠和棕油的初加工、小規模碾米、磚瓦業。城市工業有大規模碾米、橡膠二次加工、煉錫和紡織,還有玻璃、肥皂、香煙及其他消費品的製造業。
本地區大部分所在的巽他陸棚是世界上高度成礦帶之一,富含錫、金、銅、鋅、銀、鉛、鐵、錳、鉻、鈷、釩、鉬和鎢,還有廣泛分佈的石灰岩、螢石、高嶺土、石膏、泥灰岩、矽砂和鹽。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各國相繼獨立,不僅加強傳統採礦業,並開發過去未曾普遍開採的各種礦產,如石油、天然氣、鐵礦石、鋁土、鎳和銅。石油礦區分佈在汶萊、婆羅洲東部等處,鋁土和鎳則產於印度尼西亞。礦產開發影響當地景觀,也促進都市和交通發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