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南大學法學院

鎖定
東南大學於1995年恢復法律系,隸屬於人文學院,後於2006年9月重新設立法學院,已獲批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 [1]  [8] 
東南大學法學院已形成了擁有多國、多地區法學教育背景的人才梯隊。在科學研究方面,學院學術科研創新力全國排名前15名,其中憲法與行政法學、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等學科均已排名全國前10強,科研產出高產作者人數排名全國第八;在人才培養方面,學院已形成跨院系交叉學科建設與複合型人才培養創新平台和支撐體系,具有東大法學院“首創精神”的“工程法”學科更是已成為東大特色、東大品牌;在社會服務方面,學院平台“反腐敗法治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獲得中央紀委中國法學會領導批示;在學科建設方面,已形成憲法與行政法學、刑事法學、人權與法理學、民商經濟法學四大傳統學科為基礎、工程法、交通法、醫事法、大數據司法等四大新型交叉學科為特色的整體學科板塊,已擁有1個國家級基地、3個省級重點研究基地。 [1] 
2023年,東南大學法學躋身全國A類學科,首次參加教育部第五輪學科評估被評為法學A-級別。 [15] 
中文名
東南大學法學院
創辦時間
2006年9月19日
學校特色
雙一流A類
985工程
211工程
主管部門
東南大學
現任領導
歐陽本祺(院長)
劉啓川(黨委書記) [5] 
碩士點
法學一級學科碩士點
法律專業學位碩士點
博士點
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
校    訓
止於至善 [16] 
地    址
南京市江寧區東南大學路2號(九龍湖校區)
南京市玄武區四牌樓2號(四牌樓校區) [1] 
知名校友
陳佑武 [15] 
首任院長
謝冠生 [3] 

東南大學法學院歷史沿革

東南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雙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 [3]  學校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城南京。東南大學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高等學府之一,素有“學府聖地”和“東南學府第一流”之美譽。
東南大學法學學科有着悠久的歷史傳統和深厚的文化底藴,最早源於1928年中央大學法學院(現南京大學法學院)。首任院長為民國時期著名法學家謝冠生教授。院址為現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東南院。時年中大法學院人文薈萃,名流雲集,為東南法學一時之冠。學界、政界著名人物韓忠謨錢端升楊兆龍梅仲協史尚寬、劉克鐫、曾劭勳、黃正銘、金國鼎、範馨香韓德培等,或曾任職於或曾就學於中央大學法學院,締造了法學數十年的輝煌。
東南大學為實現綜合性大學的目標,於1995年恢復法學專業,成立法律系,隸屬於人文學院,院長劉道鏞教授兼任法律系系主任。
1995年9月,法律系第一屆本科新生入學。復建後的法律系,以實務型教學為特色,努力培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所急需的法律人才。2000年,東南大學與南京鐵道醫學院、南京交通高等專科學校等共同成立新東南大學,法律系教師隊伍得以充實,並在本科人才培養中設立了全國第一個醫事法學方向;自2000年先後獲批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民商法學和法理學等三個碩士學位授權點。
2006年,學校決定重點建設、加速發展法學學科,於9月19日發佈《關於成立法學院的通知》(校通知〔2006〕34號文),法學院正式設立。復建後首任院長為第六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周佑勇教授。繼任院長為第七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劉豔紅教授。經過近20年的恢復重建與發展,法學院辦學規模不斷壯大,辦學質量與學術地位持續上升,已成為學校重點發展學科與“985工程”重點建設的人文社科創新基地,形成了與學校“雙一流建設”相匹配的學科優勢與特色。

東南大學法學院辦學條件

東南大學法學院組織架構

法學院下設5個教研室(法理法史學、憲法學和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與國際法學),6個學術研究機構(憲政與人權法研究所、醫事法研究所、城市法治與發展研究所、比較法研究中心、工程法研究所與刑事法研究所),另設有法律碩士教育中心、法學圖書資料室、法學院網站和行政教輔機構。 [2] 
法學院及其科研機構致力於發展與國內外著名院校的穩定合作關係,為本學科加強關於兩岸比較研究、大陸與香港地區的比較研究以及大陸法系、英美法系的研究,及時把握本學科海外的最新研究成果,提供良好的條件與渠道。
已擁有最高人民法院重點研究基地“司法大數據研究中心”、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基地“反腐敗法治中心”、江蘇省交通運輸行業政策法規重點研究基地“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等省部級以上重點研究基地。

東南大學法學院師資隊伍

師資結構合理,實力雄厚。法學院現有專任教師51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6人,講師12人;45歲以下青年教師比例78%,教師博士比例近100%,海外經歷教師約45%。擁有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2人、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國務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5人、教育部法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以及江蘇省“333工程”高層次人才、省十大優秀青年法學家、省“五個一批”人才、省突出貢獻專家、省“六大高峯人才”、省高校“大學生最喜愛教師”、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優秀青年骨幹教師等20餘人次。教師隊伍年輕化、國際化,是一支既有高端領軍帶頭人,又有充足的青年優秀教師人才儲備的創新團隊。

東南大學法學院學科建設

學科體系完整,特色發展。學院2007年獲批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JM)、2008年在法學門類下的馬克思主義學科點獨立招收法學博士研究生、2011年獲批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016年新增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由此形成了法學本科、法學碩士、法律碩士和法學博士“四位一體”的學科完整體系。
學院秉承“交叉性、團隊式、實務型”的辦學宗旨,在大力發展傳統基礎學科的同時,致力於發展新型交叉學科,已形成憲法與行政法學、刑事法學、人權與法理學、民商經濟法學四大傳統學科為優勢的學科板。同時,依託學校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特殊優勢,通過與土木工程學院、交通學院、建築學院、醫學院、計算機學院等強勢理工學科交叉進行跨學科建設與發展,在全國法學院校中率先形成了以工程法、交通法、醫事法、大數據司法等四大交叉學科為特色的新型學科領域,使法學科研密切服務於社會經濟發展。
在2012年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本學科以法學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的身份參與評估,在全國排名第29位(在具有法學碩士授權的51所參評高校中位列第1名)。

東南大學法學院專業建設

法學院始終把培養高水平人才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2011年首創在法學碩士點中獨立設置“醫事法、工程法”兩個專業方向,同時在法律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上實施法學與工學(醫學)雙專業交叉性的“4+3”模式,以培養符合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高層次複合型法律人才。
人才優先發展,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基於複合性人才培養的需要,法學院除了建有法學學科的教學科研團隊外,還建立了有理工科教師參與下的“工程法”、“醫事法”等交叉特色創新團隊;構建了包括模擬法庭、法律診所、7個特色研究機構、32個校外教學實踐基地及13個人文社科研究生工作站、2個“產學研用”校外聯合基地在內的多環節、多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從而開拓形成了一條“交叉性、團隊式、實務型”的特色人才培養之路。
2012年,法學專業入選江蘇省高校省級特色專業,以及江蘇省“十二五”高校重點建設專業。擁有教育部“精品視頻公開課程”《工程與法律》、省級精品課程《行政法學》、省級精品教材《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江蘇省“十二五”規劃教材《刑法學》,獲得多項國家及省級教學成果獎。

東南大學法學院課程建設

主修課程:學科主幹課有法學導論、法理學、中國法制史、憲法學、行政法學、行政訴訟法學、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民法學、民事訴訟法學、知識產權法學、經濟法學、商法學、國際法學、國際私法學、國際經濟法學等,採用雙語教學的課程有國際私法學、國際商法學等。
培養方向: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法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接受法學思維和法律實務的基本訓練,具有運用法學理論和方法分析問題和運用法律管理事務與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東南大學法學院辦學成果

東南大學法學院學術科研

法學學科各項科研指標獲跨越式發展,取得“3項國家級重大標誌性成果”,包括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2011)、1項國內人文社科最高獎——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12)、1項全國哲學社科規劃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2014)。十二五期間,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40餘項,其中獲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5項、獲江蘇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0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共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8項(含重大1項、重點2項)、省部級項目43項;共發表CSSCI來源期刊論文400餘篇,出版著作、教材70多部。據中國法學會官網“中國法學創新網“CLSCI(中國法學核心科研評價來源期刊)論文他發數統計排名,五年來始終排名全國前20強,其中憲法與行政法學、刑事法學穩居全國前10強。“反腐敗法治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加快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研究》獲得中國法學會及中紀委領導批示,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反響。 [1] 
科研成果顯著,核心競爭力持續上升。十二五期間(2011-2015),法學院各項科研指標獲跨越式發展,取得“3項國家級重大標誌性成果”,包括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2011)、1項國內人文社科最高獎——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12)、1項全國哲學社科規劃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2014)。五年來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40餘項,其中獲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5項、獲江蘇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0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共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8項(含重大1項、重點2項)、省部級項目43項;共發表CSSCI來源期刊論文276篇,出版著作38部。據CLSCI(中國法學院核心競爭力來源期刊)論文他發數統計排名,五年來始終排名全國前20強(2011年排第13名、2012年排16名,2013年排15名,2014年排13名),其中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一直穩居前10強。

東南大學法學院國際交流

法學院十分注重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已獨立主辦或承辦了“第三屆海峽兩岸行政法學術研討會”、“中日醫事法研討會”、“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7年年會”、“第四屆國際人道法師資培訓班”、“第一屆海峽兩岸工程法研討會”、“第七屆中日公法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第十三屆海峽兩岸行政法學術研討會”、“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第26屆年會”、“首屆海峽兩岸暨中日醫事法研討會”等全國性或國際性學術會議。
邀請了大批國內外知名學者來學院講學,與美國、歐洲、日本、台灣等國家與地區的一些大學法學院建立了持久的合作與交流關係,每年派出教師、學術赴境外高校交流,接收境外留學生來院訪學。

東南大學法學院培養成果

法學院高度重視人才綜合素質培養,除了抓住課堂教學,還通過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國防知識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切實提高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以各類學術競賽活動、文化娛樂活動、體育競技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為平台,增強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服務能力,鍛鍊學生參與、組織活動能力,全面拓展學生的素質。
先後有兩個班級獲得“全國先進班集體”,兩個班級獲得“江蘇省先進班集體”,兩個團支部獲得“東南大學國旗團支部”,兩個團支部獲得“東南大學特級團支部”稱號,我院王唯唯、吉海東同學參加的團隊獲得全國第三屆“天堂硅谷中國大學生創業設計競賽”金獎。
近五年獲江蘇省“高校研究生科研創新計劃”資助項目28項,省級優秀碩士論文2篇;本科生獲得5項“國家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5項“江蘇省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等。上百人次獲得國家獎助學金等獎勵金,獲得江蘇省優秀學生幹部、江蘇省三好學生、江蘇省社會實踐先進個人、東南大學優秀學生幹部、東南大學三好學生等各類榮譽稱號。
此外,我院學生代表我校多次在全國、省市的各類文體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法學院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與應用能力的培養,1995級班集體及2000級班集體被教育部、團中央等授予“全國先進班集體”稱號,該院學生參加的大學生創業團隊曾獲得“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金獎。
畢業生主要服務於國家各級司法機關行政機關、律師事務所、專利事務所、公司、企事業單位,從事法官、檢察官、公務員、律師、法律顧問、職員、教師等職業。

東南大學法學院學院領導

東南大學法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院長、黨委委員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黨委委員、副院長
參考資料: [5-7]  [10-14] 

東南大學法學院歷任領導

東南大學法學院歷任院長
序號
院長
1
2
參考資料來源: [9] 
東南大學法學院歷任黨組織書記
序號
黨組織書記
1
宋濤
2
3
參考資料來源: [9-10] 

東南大學法學院所獲榮譽

2022年4月,東南大學法學院2019級法學專業250191班團支部被授予“江蘇省五四紅旗團支部(團總支)”稱號。 [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