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

鎖定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簡稱四野,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主力部隊之一。是由抗日戰爭轉入大反攻後進軍東北的八路軍、新四軍主力各一部及東北抗日聯軍逐步發展起來的。
中文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
成立時間
1949年3月11日
主要領導
林彪羅榮桓
簡    稱
第四野戰軍、四野
基    礎
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日聯軍
前    身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
參與戰爭
解放戰爭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成立背景

延安抗日軍政大學 延安抗日軍政大學
1945年8月8日,蘇聯政府對日宣戰,隨即出兵中國東北,對日本關東軍發起全面進攻。八路軍冀熱遼軍區遵照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朱德總司令的命令,派出一部兵力就近進入東北,會同中共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配合蘇軍作戰。
抗日戰爭勝利後,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府,在美國的援助下,向東北大舉運兵,企圖消滅中共領導的人民革命力量,獨佔東北。為打破國民黨的企圖,中共中央依據“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決定從關內各解放區抽調一批部隊和幹部挺進東北,會同東北原有部隊執行發展東北的戰略任務。先後調進東北的部隊有:八路軍山東軍區直屬隊一部,第1、第2、第3、第6、第7師,第5師一部,魯中、濱海、膠東、渤海等軍區主力部隊各一部,共6萬餘人;新四軍第3師(轄第7、第8、第10旅,獨立旅)3萬餘人;陝甘寧邊區第359旅、警備第1旅、教導第2旅各一部以及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延安炮兵學校等萬餘人;晉綏、冀中、冀魯豫各1個團。以上連同先期進入的冀熱遼部隊一部共11萬餘人。同時,延安及各解放區的黨政軍幹部約2萬人,也陸續進入東北。10月31日,組成東北人民自治軍,林彪任總司令,彭真任第一政治委員,羅榮桓任第二政治委員,呂正操任第一副司令,李運昌任第二副司令,周保中任第三副司令,肖勁光任第四副司令兼參謀長,程子華任副政治委員,伍修權任第二參謀長,陳正人任政治部主任。各部隊到達東北後,一面阻擊國民黨軍的進攻,一面着手發動羣眾,清剿土匪,組織和發展武裝。到年底陸續成立了錦熱、遼寧、遼東、遼西、遼北、吉林、松江、三江、嫩江、北安10個軍區,東北人民自治軍總兵力發展到27萬人。
1945年11月14日,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稱東北民主聯軍、為貫徹中共中央關於《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指示,東北民主聯軍把工作重心轉向距離國民黨佔據的大中城市較遠的城市和鄉村,以師(旅)為單位開始有重點地分散到東北各地,發動羣眾,清剿殘餘偽軍和土匪,建立根據地。到1946年3月,全區殲滅土匪7萬餘人。在這期間,對部隊初步進行了整編,將原來劃分的軍區先後合併為東滿、西滿、南滿、北滿4個二級軍區,實行新老部隊合編,以主力的大部劃歸各軍區指揮,重新調整了各省軍區和軍分區,抽調少數主力部隊充實地方武裝。後因情況變化,東北民主聯軍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又逐步集中主力,進行了為時1個多月的四平保衞戰,殲敵萬餘人,打擊了國民黨軍的進攻氣焰,配合了中國共產黨同國民黨的談判。
1946年6月下旬,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東北民主聯軍根據中共中央對東北的鬥爭方針和中共中央東北局《關於東北目前形勢與任務的決議》(“七·七決議”)精神,決定利用國民革命軍戰線延長、兵力分散、暫難繼續大舉進攻的時機,進一步集中力量清剿殘餘偽軍和土匪,發動羣眾,進行土地改革,建立鞏固的根據地。同時,加緊部隊的整頓和建設。8月至10月間,先後以山東第1、第2師及原濱海支隊為基礎擴編為第7縱隊,組成東北民主聯軍第1縱隊;以華中第3師(欠第7旅)組成第2縱隊;以山東第7師及華中第3師第7旅組成第6縱隊。以上連同前已編成的第3、第4縱隊,陝甘寧第359旅和南滿獨立第1、第2、第3師,全區共有野戰軍5個縱隊、1個旅、3個獨立師,約12萬餘人。為加強以炮兵為重點的特種兵建設,至1947年3月,建立了9個炮兵團,27個營,120個連,1個戰車大隊,1個高射炮大隊,並以東北炮兵學校為基礎成立炮兵司令部和政治部,以剿匪、“土改”中發展起來的騎兵部隊,組成10個騎兵團和1個騎兵支隊;成立了護路軍司令部,將原分散各地護路部隊3400餘人,統一整編為7個團,以維護和保證鐵路交通的順暢。此外,還分別成立了東北軍政大學、東北醫科大學和炮兵、工兵、測繪、通信、軍需、汽車、航空、外國語等各種專業學校,有計劃地訓練各種人才,以供部隊發展和作戰的需要。
為打破國民黨軍“南攻北守,先南後北”的進攻計劃,1946 年10月下旬至11月初,東北民主聯軍舉行新開嶺戰役,在遼寧寬甸西北地區全殲國民黨軍1個師。接着,又集中南北滿主力進行“三下江南,四保臨江”作戰,殲滅國民黨軍大批有生力量,迫使其由進攻轉為防禦,東北解放區也得到了鞏固和擴大。1947年4月20日,中共中央決定將晉察冀軍區之冀熱遼軍區及所屬部隊共8萬餘人劃歸東北民主聯軍建制,東北民主聯軍的總兵力達46萬人。
林彪 林彪
1947年5月中旬,東北民主聯軍轉入戰略性反攻,在長春至瀋陽段和瀋陽至吉林段鐵路兩側地區發動了夏季攻勢,殲國民黨軍8萬餘人。8-9月間,以12個獨立師(旅)編成第7、第8、第9、第10縱隊,併成立了南滿、冀察熱遼兩個軍區前方指揮所(後改稱第1、第2前方指揮所)。9月中旬,東北民主聯軍又集中9個縱隊的兵力發動秋季攻勢,殲滅國民黨軍6.9萬餘人,攻克城市15座,進一步掌握了東北戰場的主動權。
1948年1月1日,東北民主聯軍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區分為東北軍區和東北野戰軍,以原民主聯軍總部機關為軍區兼野戰軍領導機關,林彪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高崗任第一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呂正操、周保中、肖勁光任副司令員,羅榮桓任第一副政治委員,陳雲、李富春任副政治委員,劉亞樓、伍修權任參謀長,譚政任政治部主任。2月,以9個獨立師(旅)編成第1第11、第12縱隊。1947年12月15日至1948年3月15 日,東北野戰軍冒着零下30℃的嚴寒,發動了為期90天的冬季攻勢作戰,殲滅國民黨軍15.6萬餘人,收復城市18座,將國民黨軍壓縮於長春、瀋陽、錦州等幾處互相不能聯繫的孤立地內,東北解放區的面積擴大到全東北的97%,解放區人口占東北的86%,為全殲東北地區的國民黨軍奠定了基礎。為適應大規模進攻作戰的需要,東北人民解放軍有組織、有計劃地加強了二線兵團建設,從1947年7月至1948年11月,先後組訓了164個團,為主力部隊輸送新戰士37萬人。同時,教育改造了大批俘虜士兵補入部隊。繼續加強炮兵建設,在炮兵司令部下成立了炮兵縱隊,統一指揮與管理所屬炮兵部隊。各步兵縱隊、師、團也分別擴建了炮兵團、營和連。全區擁有戰防炮、迫擊炮1600餘門,山炮、野炮、榴彈炮、加農炮600餘門,高射炮116門。1948年7月,以護路軍所屬部隊為基礎擴編為鐵道縱隊,下轄4個支隊,共1.7萬餘人。至8月止,東北人民解放軍總兵力已發展到103萬人。為便於作戰指揮,8月14日,建立了單獨的東北野戰軍領導機關,由林彪兼司令員,羅榮桓兼政治委員,劉亞樓兼參謀長,譚政兼政治部主任。原第1前方指揮所改為東北野戰軍第1兵團部,肖勁光任司令員,肖華任政治委員;原第2前方指揮所改為東北野戰軍第2兵團部,程子華任司令員,黃克誠任政治委員。此時,東北野戰軍下轄2個兵團部,12個步兵縱隊,15個獨立師,1個炮兵縱隊,1個鐵道縱隊,3個騎兵師,1個坦克團等共70餘萬人。9月12日,東北野戰軍主力南下北寧線舉行遼瀋戰役,至11月2日結束,歷時52天,殲滅國民黨軍47.2萬餘人,解放了東北全境。從此,東北野戰軍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支戰略機動部隊。
1948年11月13日,東北野戰軍所屬第1至第12縱隊,按照中央軍委規定的統一序列,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第39、第40、第41、第42、第43、第44、第45、第46、第47、第48、第49軍,每軍4個師5至6萬餘人;另以長春起義的國民黨軍第60軍編為第50軍。部隊的裝備由於遼瀋戰役的大量繳獲而得到很大改善。11月下旬,東北野戰軍奉命入關。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與華北軍區第2、第3、第4兵團及地方武裝一部舉行平津戰役,歷時64天,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52萬餘人,解放了除綏遠一隅和太原、新鄉等少數孤立據點以外的華北全境。
根據中共中央軍委1949年1月15日和3月7日的命令,東北野戰軍於3月11日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林彪任司令員,羅榮桓任政治委員,蕭克任參謀長,譚政任政治部主任。下轄4個兵團:第12兵團,肖勁光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轄第40、第45、第46軍;第13兵團,程子華任司令員,肖華任政治委員,轄第38、第47、第49軍;第14兵團,劉亞樓任司令員,莫文驊任政治委員,轄第39、第41、第42軍;第15兵團,鄧華任司令員,賴傳珠任政治委員,轄第43、第44、第48軍及兩廣縱隊;原野戰軍所屬之特種兵指揮機關改稱特種兵司令部,轄2個炮兵師,1個裝甲師,1個高炮指揮所和1個工兵指揮所。原鐵道縱隊擴編為鐵道兵團,歸軍委直接指揮。
1949年3月下旬,第四野戰軍組成先遣兵團開始自華北地區南下,4月20日,配合第二、第三野戰軍發起渡江戰役;5月中旬,在湖北團風至蘄春之線強渡長江,解放武漢。野戰軍主力於4月中旬南移。5月12日,中央軍委決定,第四野戰軍領導機關與中原軍區領導機關合並,組成第四野戰軍兼華中軍區領導機關。林彪任司令員,羅榮桓任第一政治委員,鄧子恢任第二政治委員,蕭克任第一參謀長,趙爾陸任第二參謀長,譚政任政治部主任。
1949年5月12日,中共中央華中局在開封成立。 [3]  6月上旬,野戰軍主力渡過長江,根據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戰略意圖,採取中路牽制,兩翼遠距離迂迴包圍,斷敵退路後再圍而殲之的作戰部署。以四野第13兵團為西路軍,取道沅陵、芷江,直插廣西的百色、南寧,斷敵西竄雲、貴的退路;以二野第4兵團、四野第15兵團和兩廣縱隊為東路軍,分三路合圍奪取廣州,而後第4兵團繼續西進,經陽江向桂南挺進,切斷白崇禧集團南逃雷州半島和海南島的退路,與西路軍形成對白部的鉗形合圍;以四野第12兵團為中路軍,從正面發動進攻以牽制敵人,待合圍完成後,尾隨敵人進入廣西,與第4、第13兵團最後殲滅白崇禧集團於廣西境內。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等分三路對國民黨軍華中軍政長官白崇禧部和華南軍政長官餘漢謀部進行迂迴包抄,10月中旬和下旬,分別在衡陽、寶慶(今邵陽)地區和陽江、陽春地區殲滅白崇禧部主力4個師和餘漢謀部4萬餘人。接着又向廣西挺進,至12月中旬,將白崇禧集團17餘萬人殲滅於粵桂邊之容縣、博白和欽州地區。另一部配合第二野戰軍向西南進軍。 [2] 
第四野戰軍在向中南進軍過程中,先後抽調部分部隊和幹部,在豫、鄂、贛、湘、粵、桂等省進行發動羣眾,建黨建政,清剿殘匪,建立民主新秩序的工作。廣西戰役後,野戰軍又以80%的兵力在湘、桂、粵境內清剿土匪,先後殲滅土匪115萬餘人。同時,在組織上繼續作了若干調整:7月,以國民革命軍第19兵團起義的4個師改編為第51軍。8月,第12兵團部兼湖南省軍區。第14兵團部奉命改為中央軍委空軍的領導機關。裝甲兵師調東北成立裝甲兵學校。10月,以長沙起義的國民革命軍第1兵團改編為人民解放軍第21兵團(轄第52、第53軍)。11月,第15兵團部兼廣東省軍區。12月,第13兵團部兼廣西省軍區。中央軍委批覆華中局並四野:“同意華中軍區即正式改名中南軍區”。12月30日,中南軍區司令部、政治部向所屬部隊發出通知,自1950年1月1日起,華中軍區改稱中南軍區,組織機構仍舊。下轄6個省軍區、3個兵團部,16個軍,1個炮兵司令部(轄4個炮兵師、1個高炮師),1個工兵司令部(轄5個團),1個鐵道司令部(轄5個鐵道團)和16個獨立師,92個獨立團,8個警衞團及軍政大學6個分校,全軍區共150萬人。
1950年3月5日-5月1日,第四野戰軍以第15兵團指揮兩個軍,在瓊崖縱隊的配合下,以木帆船為主要航運工具實施渡海作戰,5月1日解放海南島。至此,除西沙羣島、南沙羣島及其他南海諸島外,華南全境獲得解放。
為明確野戰軍與軍區雙方兼管關係,1950年3月13日,第四野戰軍兼中南軍區司令部向所屬部隊發出通報:根據中央軍委指示規定,今後各部頒發一切文件,統稱:“第四野戰軍兼中南軍區。”7月6日,中南軍區、第四野戰軍司令部再次就此事發出通報,今後行文時,如純對地方軍區的,只書中南軍區不書四野;如純對野戰部隊的,只書四野不書中南軍區;如兩者均有關聯,即書中南軍區兼第四野戰軍,或將中南軍區與四野並書。
1955年4月,中南軍區奉命改稱廣州軍區,第四野戰軍番號撤銷,部隊歸廣州軍區指揮。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發展過程

第一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的第四野戰軍代表 第一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的第四野戰軍代表
1945年08月08日,蘇聯政府對日宣戰,隨即出兵中國東北,我八路軍一部隨即出兵東北,配合作戰;
1945年10月31日,隨着後續部隊的抵達,共11萬人部隊和調配的2萬黨政軍幹部組成東北人民自治軍;
1945年11月14日,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稱東北民主聯軍,總兵力發展到27萬人,設東西南北滿4個二級軍區;
1946年08至10月,整合部隊作戰鬥力,開始縱隊編制,共5個縱隊,主力部隊12萬人;
1947年04月20日,合併晉察冀軍區之冀熱遼軍區共8萬餘人劃歸東北民主聯軍建制,東北民主聯軍總兵力達46萬人;
1947年05月中旬,東北民主聯軍轉入戰略性反攻,編制10個縱隊;
1948年01月01日,東北民主聯軍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編制12個縱隊,此後將國軍壓縮在幾個孤立的大城市;
1948年08月14日,脱離地方建制,成立獨立的東北野戰軍下轄2個兵團部,總兵力103萬,於9月12日,開始遼瀋戰役,歷時52天;
1948年11月13日,按照全國統編,縱隊改為軍建制,12個縱隊分別編制為38軍--49軍,起義國軍60軍曾澤生部編制為50軍;
1949年03月11日,東北野戰軍改稱第四野戰軍,採用兵團編制,下轄4個兵團;
1950年03月13日,第四野戰軍與中南軍區合編,稱第四野戰軍兼中南軍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主要戰役

山海關九門口戰役
山海關、九門口戰役,1945年10月-11月,把守東北大門的八路軍山東軍區第7師等部在杜聿明指揮的13軍和52軍攻擊下失利。
錦州戰役
錦州戰役,1946年1-2月,毛澤東指令林彪親自組織一個戰役阻止國軍瘋狂推進的勢頭,但因各種條件限制,東北八路軍全線撤退,一路丟棄錦州、瀋陽等重要城市,這個戰役未能組織起來,被迫放棄。
沙嶺戰鬥
沙嶺戰鬥,1946年2月,遼寧南部盤山沙嶺的八路軍1個縱隊(4縱9個團)圍攻新6軍1個團,未能殲滅,自身傷亡3倍於敵,失利。
秀水河子戰鬥
秀水河子戰鬥,1946年2月,遼寧法庫縣秀水河子,林彪親自指揮新四軍3師7旅、山東軍區第1師和保安第1旅之第1團等部,以3個團打援、4個團攻擊,實施圍殲孤軍深入的國軍第13軍第89師之266團及265團1營、師屬山炮連、輸送連,取得東北戰場第一個殲滅戰勝利。
四平解放戰
四平解放戰(即一戰四平),東北民主聯攻佔了四平西郊機場,晚接敵圍城。攻城戰鬥於17日凌晨2點打響,中午結束。除200多名守軍逃跑外,其餘3000多守軍和政府官員全部被殲。活捉了國民黨遼北省主席劉翰東、保安司令張凱及匪首王大化、王耀東等。此戰,東北民主聯軍繳獲輕重機槍69挺、大小炮32門、步槍2000餘支、汽車20輛、馬700匹,以及其它大批軍用物資。
四平保衞戰
四平保衞戰(即二戰四平),1946年4-5月,此戰被毛澤東提高到馬德里保衞戰的高度,強令林彪打陣地戰,為政治談判服務,但最終以傷亡8千人的代價失利,放棄四平、長春等重要城市,主力一路慘敗到松花江以北。
拉法新站戰鬥
拉法、新站戰鬥,拉法位於吉林省蛟河市以北9公里,新站在拉法以北6公里,它們是長圖(長春至圖們)和拉濱(拉法至哈爾濱)線上的一個鐵路樞紐。1946年6月7日,東北民主聯軍一師和二師在東北民主聯軍總部的指揮下,殲滅國軍71軍88師263團另1個營,終止了國軍繼續向北滿東滿地區挺進的勢頭,從而在松花江兩岸達成戰略均勢,東北民主聯軍轉入休整和剿匪,建設後方。
遼東遼南掃蕩戰
遼東、遼南掃蕩戰,1946年秋冬,國軍在中長路正面得手鞏固對北面解放軍的平衡態勢後,將機動兵力轉用於後方的遼東、遼南地區,對肖華所部沉重打擊,國軍52軍2師佔領了遼寧最後一個要地丹東(當時叫安東衞),遼東、遼南地區的八路軍被迫向臨江地區轉移,被壓迫到長白山附近的中朝邊境深山地區,處境極為困難。
新開嶺戰役作戰圖 新開嶺戰役作戰圖
新開嶺戰役
新開嶺戰役,1946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東北民主聯軍第4縱隊(司令員胡奇才)在遼寧省寬甸縣西北之新開嶺地區,殲滅來犯之國民黨軍第52軍的第25師8900餘人,其中俘5800餘人,4縱傷亡2128人。此役首創東北民主聯軍在一次作戰中殲滅國民黨軍一個整師的範例,初步粉碎了杜聿明“南攻北守,先南後北”的戰略。25師是杜聿明的起家部隊,所以這次失利對他打擊很大。此次戰役的勝利,嚴格説來,並不是依靠良好的戰略預見與組織,一開始的南滿兵力就呈分散狀態,4縱分兵把守要隘,過於依靠摩天嶺,連山關等天險,過低的估計了國軍的攻擊力,結果連遭挫敗,包括前面的右路遼南獨立師也被打散,左邊的3縱打得也不好,搞得林總很上火,但4縱很快的 吸取了教訓,大膽誘敵到新開嶺並調來10師集中兵力圍殲。前面的摩天嶺,雙嶺子戰鬥,都沒有打贏,尤其摩天嶺,地勢上,新開嶺再險也沒有摩天嶺險,以11師,12 師能堵得住25師,這應該打問號的,至少心裏是打鼓的。為了掩護後方機關,仗必須要打,在新開嶺打至少還能打個伏擊,消滅一部敵人,從這點推測,新開嶺的是無奈之下被逼出來的,勝與不勝,沒有把握,是在戰鬥過程中看到了全殲25師的可能性,而後經過努力將其變成事實,事後的評論一致認為,這次戰役的勝利是集中兵力思想的體現,但4縱這次並沒有集中那麼多的兵力,事實上也沒有,戰勝後,甚至連民主聯軍自己都納悶,認為是僥倖,以4縱的實力,打一個團應該比較穩妥的(不幸的是,26日的賽馬戰鬥,竟然還讓敵軍跑掉了) ,所以,新開嶺的勝利對毛澤東來説也是個意外的收穫,他在電報中強調凡是大一點的仗(暗示新開嶺)都要集中10個8個乃至12個團的兵力也是一種順水推舟的做法,但不管怎麼説,民主聯軍4縱戰鬥中所表現破釜沉舟的勇氣仍然值得稱道的。52軍2師只顧一味乘虛搶佔安東,未與25師作時間上,空間上相得益彰的配合行動,讓解放軍得以集中兵力圍殲25師,要説到責任,也是指揮這兩個師的軍長趙公武的責任。
德惠戰鬥
德惠戰鬥,是“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的二下江南戰役的組成部分。1947年2月下旬,東北民主聯軍第6縱隊在炮火支援下,對德惠守敵發起進攻。由於輕敵麻痹,準備不足,步、炮、坦協同不好,倉促投入戰鬥,激戰3天,未能取得戰鬥勝利,被迫停止攻城回師江北。德惠守敵為國民黨軍新1軍第50師,下轄148、149、150團和炮兵、通訊兵、騎兵等直屬隊,加上兩個地方保安團共約7000餘人。50師全部是美式裝備。此戰民主聯軍軍集中了4個師、80門火炮,可以説是絕對優勢。部隊剛打了勝仗,士氣旺盛。但是攻堅卻失利了。六縱幹部戰後深刻檢討了經驗教訓。主要是:思想上麻痹輕敵,敵情不明,準備不足。戰前認為德惠守敵只有第150團殘部,且是孤立之敵,可能一打就跑,沒有想到他會堅守。新1軍是王牌主力,尤其擅長組織防禦作戰。而六縱是第一次有炮兵配合作戰,過去也沒有打過城市攻堅戰,在輕敵思想的支配下,採取了莽撞的打法。平分兵力火力,四面圍攻,沒有主攻方向。德惠戰鬥是東北戰場上第一次大規模步炮協同作戰。縱隊各級指揮員及參謀人員都缺乏這方面的知識,不懂得較大口徑火炮及坦克的技術性能和戰術性能,連什麼叫“射擊諸元”都不明白,就更不懂得步兵與炮兵、步兵與坦克如何進行協同作戰了。因此,縱隊在部署兵力兵器時,即將炮兵分散配屬給各師、團,籠統地規定了炮兵何時進行試射,何時進行效力射(即火力準備),在奏效後開始總攻擊。事先既沒有進行步炮、步坦協同作戰的圖上作業,又沒有共同勘察地形,也沒有明確炮火射擊與步兵衝擊的目標,沒有提出炮火射擊時間與步兵接敵運動、衝擊時機如何協調一致的要求;只要求炮兵進入陣地後,1個小時就開始試射,炮兵根本沒有必要的準備時間。
兩次隆化戰鬥
董存瑞 董存瑞 [1]
兩次隆化戰鬥,這是東北民主聯軍冀熱遼軍區主力部隊和國軍第13軍的兩次較量,此戰雖然對全局影響不大,但對民主聯軍11縱的戰鬥力鍛鍊和提升有極大意義,尤其是11縱出了一個全軍英模董存瑞,正是在隆化戰鬥中光榮的。隆化當時屬於熱河省,是熱河首府承德北部的重要屏障。1947年5月上旬,散佈在冀察熱遼各地正在開展土地改革和剿匪反霸的各部隊開始向熱河西部集中。前線指揮部決定首先圍殲在圍場被孤立起來的國軍第十三軍第四師第十團第三營和當地保安隊。到五月十五日,冀察熱遼軍區第十三旅激戰一天後成功殲滅了圍場國軍守軍。在勝利鼓舞下,前方指揮部決定擴大戰果去奪取隆化,這個任務交給了冀察熱遼第十七旅。十七旅(旅長周仁杰,政委謝鏜忠)的前身是八路軍的老部隊。第四十九團的前身是陝甘寧教導二旅的第一團第一營,此前這個團是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獨立團第一營,如果再向前追溯,其光榮歷史可以一直追尋到井岡山斗爭時期;第五十團的歷史雖然比第四十九團短,但同樣是一個戰功赫赫的英雄部隊,它的前身是抗戰時期冀中第十八團。本來十七旅還有一個第五十一團,這個團是剛從地方民兵改編成的部隊,此時只存在在十七旅的編制上,並未參加第一次隆化戰鬥。在第一次隆化戰鬥前夕,國軍第十三軍第四師第十團團部帶領下屬兩個營駐守隆化(另一個營在十團副團長帶領下駐守圍場,此時已經被冀察熱遼十三旅圍殲)。五月十九日黃昏時分,冀察熱遼十七旅佔領了隆化東南、東北的進攻出發陣地。二十日零點,部隊開始進攻,四十九團迅速佔領了東山和城東南守軍前沿陣地,戰至黎明,部隊打垮了國軍保安隊,突入隆化城內,在隨後半天的白晝戰鬥中又奪取了一半城區。21日夜,17旅幾乎佔領了全部隆化城區。22日上午,16旅的一個團——47團奉命前來增援17旅。當天夜晚,17旅再次發動總攻,三個團同時出擊,不過收效不大,部隊在突擊中遭到守軍炮火殺傷,減員很多,致使17旅在23日一天都無法再組織起像樣的進攻,還不得不再次向前指求助,要求把整個預備隊16旅都調來參戰。23日,冀察熱遼軍區前指的參謀長黃志勇趕來察看戰況,最後決定把16旅的其餘兩個團全部調來從苔山西側進攻,與17旅南北夾擊,最後解決苔山守敵。24日凌晨,17旅第三次總攻,這次進攻17旅進攻部隊遭到隆化中學和苔山守軍兩面火力夾擊,傷亡很大,而苔山西面的16旅又未準時發起進攻,因而戰鬥再次失利。24日雙方對峙,前指副指揮黃永勝也趕來觀察,不過黃永勝沒有表示任何意見就離開了。當晚,程子華召集各旅指揮員開會,徵求大家的意見,最後決定再調第5旅的13團參戰,由黃永勝親自指揮攻擊。25日到28日,解放軍連續發動了第四、第五次進攻,16旅對苔山南半部攻擊;17旅從城區進攻,5旅13團從城北進攻隆化中學,戰鬥十分激烈。苔山守軍以各種火炮連續炮擊,給進攻的解放軍造成慘重傷亡。5旅13團第一連在26日夜晚曾借夜色一度攻進隆化中學內,因為後續部隊不能及時跟進,突破口被守軍封鎖,突入校內的部隊除一部分撤出來外,其餘人員在27日白天彈盡糧絕,全部陣亡。連續數天的戰鬥,解放軍部隊傷亡極大,僅17旅戰鬥減員就達1200多人,周仁杰回憶説:“以輪戰方式逐次增加兵力,部隊傷亡人數與日俱增……部隊傷了元氣,損失很大。” 29日夜,解放軍發動了最後一次攻擊,這次進攻再次沒有結果。此時赤峯國軍21師準備南撤,冀察熱遼軍區前指令各旅撤出隆化之圍,趕往赤峯截擊赤峯南下國軍,隆化第一次戰鬥遂告結束。這次戰鬥,據周仁杰回憶,“斃傷敵人500餘人,俘敵200餘人”。但由於戰前“偵察瞭解不夠,沒有攻堅的具體準備,又缺少統一的組織指揮,缺乏火炮彈藥等,抑制造成攻城未克,打援未成,未能實現攻城打援的預定作戰企圖,而且傷亡人數達2500餘人,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第一次隆化戰鬥後,守軍13軍4師10團因傷亡慘重調離隆化,接替其防務的是13軍89師265團的團部和兩個營。265團並非13軍的基幹部隊,在半年前,13軍89師增援遼西,曾被東北民主聯軍擊潰,這時的89師是經受上次打擊後重新組建的新部隊,戰鬥力遠不如13軍主力部隊第四師。1948年3月,東北野戰軍在朝陽編成了第11縱隊,東野11縱縱隊直屬隊是原冀察熱遼軍區直屬機關和熱遼軍區部分部隊抽調組成的。11縱司令員賀晉年,政委陳仁麒,副司令員周仁杰。11縱的主力部隊是第31師,31師的前身為冀察熱遼獨立一師,也就是1947年5月第一次隆化戰鬥中的第17旅,32師為原冀察熱遼獨立2師,前身是活動於平北地區的地方基幹部隊,33師是冀察熱遼獨立三師,前身是熱遼軍區獨立第5旅及地方基幹部隊合編而成。1948年5月16日,11縱進逼承德,取得象鼻子山戰鬥勝利後,在冀察熱遼炮兵旅配合下於18日包圍隆化。冀察熱遼炮兵旅有山炮21門,榴彈炮7門。為了配合11縱圍攻隆化,冀察熱遼獨立第六師奉命阻擊承德來援的國軍。隆化守敵是89師265團(缺第三營)及師工兵一個連,有部分炮兵,配備戰防炮3門,約2000多人。分佈在苔山和隆化城內。城西的苔山為防禦重點,265團團長湯池帶領團部、第三營、戰防炮連(戰防炮4門)和迫擊炮連駐守苔山主陣地;第二營駐守隆化中學,是隆化城內核心據點;工兵連和保安團在隆化城區東南碉堡羣,為一線防守兵力。隆化城北構築有40多個半永久碉堡。25日1點部隊進入陣地,4點20分,炮火準備30分鐘,5點部隊開始進攻。在苔山的31師吸取了第一次隆化戰鬥的教訓,前鋒尖刀兩個連在進攻前乘夜色悄悄攀上苔山北坡的峭壁潛伏下來,炮火準備完畢後突然發起進攻,迅速肅清敵碉堡,總攻發起後35分鐘控制了苔山制高點,守敵在團長湯池帶領下被壓縮在苔山南端的幾個碉堡內。但攻擊城區的部隊出現了紕漏。在炮火準備時期,炮火摧毀了守軍的前沿部分工事,但炮火轟擊還在進行中,33師98團第一營竟然擅自發起衝擊,結果遭到自己炮火的誤傷。緊急情況下,33師指揮所被迫改變原定計劃,急忙命令炮兵延伸射擊。這時98團一營第一連已經連續進行了兩次爆破,破壞了鐵絲網。在繼續爆破外壕的時候,守軍開始火力封鎖,爆破手犧牲,連隊遭到重大傷亡,歷盡千辛萬苦才炸開一個缺口,尖刀連此時只剩下不到40人,依然迅猛發起進攻,迅速突入城區,在該營第二梯隊配合下開始了巷戰。最麻煩的是32師方向。32師從隆化東北開始進攻,這裏是守軍防禦工事最稠密的地區,而恰恰是這個地區,竟然沒有任何炮火支援,突擊部隊只能靠人工爆破摧毀守軍工事。在其他地區炮火準備期間,32師96團經過20分鐘爆破,炸燬碉堡三座。總攻開始後,殘存的守軍碉堡密集的火力封鎖了部隊進攻道路。儘管該師94團從33師突破口迂迴到敵人側翼支援,也沒能完全清除所有的守軍工事。這些殘餘碉堡又處於炮火射程之外。到中午,11縱縱指被迫下令暫停攻擊。下午3點,11縱經過3個小時的準備,再次對隆化守軍發動猛烈攻勢。實際上這時候守軍只剩下兩個據點,一個是團指揮所,在苔山南端;另一個在隆化中學。苔山南端的守軍再次頂住了11縱31師2個團的進攻。這次戰鬥解放軍傷亡很嚴重,不但出現了一個董存瑞,還犧牲了一個31師副師長李榮順。此外苔山守軍之頑強也頗令人吃驚,在32師進攻隆化中學的時候,其他部隊忙着收繳國軍的空投物資,正在這時,突然苔山南側的守軍突然開炮,94團4連連長高興貴以下30多名戰士當場犧牲,苔山守軍之頑固可見一斑。11縱二次打隆化,兵力不可謂不強,三個師外加一個炮兵旅。還有一個獨6師負責打援。火力不可謂不猛,除了有一個炮兵旅,還有各師的獨立炮兵營參戰。士氣不可謂不高,全縱隊都要報第一次隆化戰鬥失利的仇。但是這樣懸殊的差別竟然打了一整天,三個師又一個旅對一個團,而且這個團還缺一個營,最後還讓人家團長帶了20多人跑了。
陳仁麒 陳仁麒
三戰四平
李天佑 李天佑
三戰四平,即四平攻堅戰。東北1947年夏季攻勢中,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遼吉縱隊(即後來的7縱)和第六縱隊等部對固守吉林省四平市的國民黨軍進行的攻堅戰。前敵指揮員是1縱司令員李天佑,後改為6縱司令員洪學智。5月中旬,東北民主聯軍在取得四保臨江、三下江南戰役勝利之後,發起夏季攻勢,先後收復懷德、公主嶺、昌圖、開原、山城鎮、東豐、梅河口、西安(今遼源市)、西豐、清源、雙山、鄭家屯、伊通、雙陽、樺甸、輝南等地,使南北滿連成一片。東北民主聯軍大部分主力會師於四平以南地區。林彪、羅榮桓發電報給遼吉縱隊司令員鄧華,命令遼吉縱隊在東西北三方面包圍四平。6月初,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決定圍殲四平之敵,命令第一縱隊、遼吉縱隊和第六縱隊之十七師參加攻城作戰。全部進攻四平守敵之部隊歸第一縱統一指揮。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命令第四縱隊十一、十二兩師向撫順、瀋陽挺進,相機奪取撫順,以牽制敵軍增援四平。同日,東北民主聯軍攻四平部隊發動清掃四平敵外圍據點的戰鬥。東北民主聯軍遼吉縱隊獨立一師一部攻佔四平西郊飛機場。殲滅守敵七十一軍運輸營與保安團一個營600餘人。14日晚2時,民主聯軍圍城部隊發起總攻,四平攻堅戰打響。一縱一師、二師從四平西南方向進攻,遼吉縱隊從西方向進攻。40分鐘後,二師突破敵防線,一舉突入市內。15日凌晨,東北民主聯軍一縱一師從四平西南方向海豐屯突破四平國民黨軍防線,突入市內。隨之,一、二師並肩戰鬥,向市區縱深展開。16日,東北民主聯軍遼吉縱隊獨一師從四平城西區外突破二麥路防線,開闢了“第二戰場”,迫敵減少或停止了逆襲。17日,東北民主聯軍攻城部隊預備隊六縱十七師四十九團投入市區作戰,他們從一縱一師左側進入陣地,五十團一部則向遼吉縱隊二師深入方向作策應進攻。18日,東北民主聯軍遼吉縱隊獨二師從西北角二麥路東口掃清外圍開始突破。遼吉縱隊獨一師一團突入敵人縱深,將國民黨軍八十八師二六三團團部大樓包圍。至此,攻城部隊佔領四平鐵路以西市區大部。19日,東北民主聯軍一縱一師奉命撤出攻城戰鬥,準備打援。六縱十七師全部投入攻城作戰。他們以五十團在右,五十一團在左,四十九團居中,採取穿插包圍,削清了敵七十一軍軍部的外圍據點中央銀行、市政府、電信局等處,將敵七十一軍軍部緊緊包圍,並準備以起總攻。同日,東北民主聯軍總部發電報給四平攻城部隊各縱隊各師首長,要求“乘勝堅決擴大戰果,不惜重大傷亡與疲勞”,準備以一萬人傷亡堅決殲滅四平之敵。20日,東北民主聯軍六縱十七師對敵七十一軍軍部發起總攻,經3小時激戰,守敵大部被殲,敵特務團團長陳明信被俘,只有敵七十一軍軍長陳明仁預先逃入路東,東北民主聯軍部發電報嘉獎:“十七師作戰甚好,甚慰。” 21日,東北民主聯軍攻城部隊全部佔領四平鐵路以西市區,並有一部分突入鐵路以東市區。下午,路東戰鬥開始。一縱三師從路東調到路西,同六縱十七師並肩從火車站南突入路東,遼吉縱隊從天橋以北一度突入路東,因傷亡太大,復又退回。22日,敵援軍從瀋陽出發,進佔肖陽堡、開原一線,企圖增援四平,以解四平敵軍被圍之急。東北民主聯軍六縱十八師奉命投入路東十七師方向作戰。23日,在四平攻堅戰中,東北民主聯軍遼吉縱隊獨立一師(後改為第七縱隊第十九師)師長馬仁興,在四平前線指揮所附近,中流彈光榮殉職,終年43歲。同日,東北民主聯軍六縱十六師奉命前來四平投入市區作戰,一部接替遼吉縱隊天橋以北陣地。遼吉縱隊主力奉命撤出戰鬥,準備打援。24日,東北民主聯軍六縱全部、一縱三師、遼吉縱隊獨三師,繼續擔任攻城作戰任務,戰鬥統歸六縱首長指揮。一縱一師、二師奉命南下打援。同日,毛澤東來電指示,認為“奪取此戰略中樞極為正確,這不僅對於樹立我軍攻堅信念關係極大,同時對於正在鬥爭着的全國人民也是一大鼓勵。” 25日,由瀋陽北上增援四平之敵五十三軍一一六師、一三0師等五個師配合騎兵、炮兵一部已進至昌圖以北地區。26日,東北民主聯軍總部發電報給六縱首長洪(學智)、楊(國夫)、劉(其人)、鄧(華)、吳(富善)、高(體乾),要求對四平戰鬥現狀做一客觀估計。27日,東北民主聯軍總部首長命令,四平改為佯攻,六縱十六師和遼吉縱隊兩個師南下葉赫、昌圖打援。28日,國軍已先後調集九個師的兵力北援,企圖與東北民主聯軍主力決戰於四平外圍。同日,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命令攻城部隊停止進攻,做撤離準備。併發電報給四平前線部隊,指出:四平能否攻下無關重要,主要是利用敵人增援之機,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29日,東北民主聯軍打援部隊同敵援軍在蓮花街、頭營子、貂皮屯一帶接火交戰,民主聯軍西側主力乘機圍攻昌圖老城,迫敵從四平外圍回返,重新蝟集於昌圖與開原之間。當晚,敵新六軍兩個師已進到虻牛哨一帶。30日,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決定,參加四平攻堅戰的部隊全部撤離四平。進行19晝夜的四平攻堅戰結束。此戰共斃、傷、俘敵1.6萬餘人,繳獲各種戰利品甚多。民主聯軍傷亡1.3萬人左右。三戰四平是東北民主聯軍第一次大規模的攻堅戰役,迫於打援與攻堅的遊移不定,最終既沒有實現殲敵援軍有生力量 ,也沒有佔領四平,對林彪和李天佑而言,都是極大的遺憾。此役也説明在1947年夏季攻勢期間,東北民主聯軍並不具備和國軍實行決戰的實力。
陳明仁將軍 陳明仁將軍
四戰四平
東北1947年冬季攻勢中,東北民主聯軍第1、第3、第7縱隊等部對固守吉林省四平市的國民黨軍進行的攻堅戰。1948年1月底,東北人民解放軍(東北民主聯軍改稱)主力轉向瀋陽周圍地區作戰,並連獲勝利。東北國民黨軍收縮兵力,令永吉(今吉林)、長春等地守軍突圍,南撤四平,靠攏瀋陽。民主聯軍為切斷瀋陽與長春的聯繫,決定集中兵力奪取戰略要點四平。2月27日,令第1、第3、第7縱隊和獨立第2師及炮兵縱隊一部(包括山炮、野炮、榴彈炮163門和高射炮30餘門)由瀋陽以南地區北上,擔任攻殲四平守敵的任務;令第2、第6、第8、第10縱隊和獨立第10師及遼東軍區1個支隊位於昌圖、泉頭、威遠堡、蓮花街、金家屯、通江口、慶雲堡等地,準備阻擊可能由瀋陽、鐵嶺北援之敵;令5個獨立師牽制永吉、長春之敵。3月2日,主攻部隊到達四平外圍指定位置,5日完成包圍。國民黨軍在四平市內和外圍築有大量堅固工事和縱橫綿密的交通壕,構成比較完備的防禦體系,由第71軍第88師和3個保安團、1個騎兵團駐守,企圖固守待援。8日,攻城部隊掃清外圍據點直逼城下。12日晨,在炮兵火力支援下,第1縱隊由北向南,第3縱隊由東南向西北,第7縱隊由西南向東北,同時發起攻擊。獨立第2師由西向東沿中央大街攻擊,從翼側支援第1縱隊作戰。激戰1小時,各部隊相繼突入市區,分割守軍。市內守軍急由鐵路以西向鐵路以東收縮。至10時左右,除轉盤街核心工事中尚有守軍1個營被包圍,一部撤到路東外,其餘大部在潰亂中被殲滅。午後,第3、第7縱隊會師於中央大街,並將路西守軍殘部肅清。13日晨,攻城部隊三路會合,直搗路東守軍指揮部核心工事,將殘餘守軍壓縮於共榮大街北一緯路狹小地區一舉殲滅。四平攻堅戰,全殲國民黨守軍1.9萬餘人,使長春國民黨軍陷於孤立的困境。四戰四平是東北民主聯軍攻堅戰戰術和火力飛躍的重要標誌,它意味着東北解放軍已經具備了發動戰略進攻和實行戰略決戰的能力。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戰鬥序列

中共第四野戰軍前委
書記 林彪
副書記 羅榮桓
委員 譚政 蕭克陶鑄肖勁光 程子華 劉亞樓
第四野戰軍機關
司令員 林彪
第一政治委員 羅榮桓
第二政治委員 鄧子恢
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 譚政
第一參謀長 蕭克
第二參謀長 趙爾陸
副參謀長 聶鶴亭、陳光
政治部副主任 陶鑄
司令部
作戰處處長蘇靜
偵察局局長彭富九政治委員 錢江
通信處處長張瑞政治委員朱虛之
行政處處長何敬之第二處長 周業成
隊列處處長 蘇靜(兼)
機要處處長 莫春和 第二處長 黃興正
政治部
秘書處秘書長王闌西處長劉漢
組織部部長杜平
保衞部部長錢益民
聯絡部部長何偉
民運部部長 何偉
總務處處長楊學禮
宣傳部部長蕭向榮陶鑄
後勤部
部長周純全第二部長李聚奎政治委員陳沂副部長 何敬之 參謀長 羅文
政治部主任潘振武
軍需部部長楊至成副部長 魏庭槐
供給部部長蘇煥清政治委員 伍輝文
衞生部部長孫儀之齊仲桓 政治委員胡登高
軍械部部長張明遠政治委員 聯強陳文彪曹廣化(兼)
運輸部部長谷廣善何敬之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十二兵團

司令員 肖勁光 政治委員 肖勁光(兼) 第一副司令員陳伯鈞第二副司令員韓先楚
參謀長 解方 政治部主任 唐天際(兼) 副參謀長潘朔端後勤部部長黃曹龍
副政治委員 唐天際劉道生
政治部副主任卓雄袁昇平
第四十軍
軍長 韓先楚羅舜初政治委員 羅舜初 卓雄袁昇平
副軍長蔡正國副政治委員劉西元參謀長何振亞
政治部主任 卓雄(兼)李伯秋後勤部部長周輝
第一一八師(由原第七師改稱)
師長鄧嶽
第一一九師(由原第八師改稱)
師長 寧賢文 政治委員劉光濤
第一二○師(由原第九師改稱)
師長 鄭固林 政治委員李改
第一五三師
師長管松濤楊樹元 政治委員蔡炳臣馬毅之
第四十五軍
軍長 黃永勝 陳伯鈞 政治委員邱會作
副軍長張天雲副政治委員王逸羣政治部主任段德彰王逸羣
參謀長 黃鵠顯雷震後勤部部長劉錫山孔瑞雲
第一三三師(由第二十二師改稱)
師長張萬春政治委員謝明
第一三四師(由原第二十三師改稱)
師長鍾明彪曲鵠顯 政治委員謝家祥
第一三五師(由原第二十四師改稱)
師長丁盛政治委員韋祖珍(壯族)
第一五八師(由冀察熱遼軍區獨立第四師改稱)
師長李道之政治委員王曉生
第四十六軍
軍長詹才芳政治委員李中權副軍長 楊梅生 副政治委員 段德彰
參謀長彭壽生後勤部部長樊學文
政治部主任 王逸羣 段德彰
第一三六師(由第二十五師改稱)
師長曾雍雅政治委員徐光華
第一三七師(由第二十六師改稱)
師長蕭全夫政治委員李振聲
第一三八師(由第二十七師改稱)
師長任昌輝政治委員王文
第一五九師(由原冀察熱遼軍區獨立第七師改稱)
師長陳宗坤副政治委員 曾凡有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十三兵團

司令員 程子華 政治委員 肖華(未到職) 莫文驊
第一副司令員 李天佑 第二副司令員彭明治副司令員李士林(未到職) 黃永勝
副政治委員吳法憲參謀長 彭明治 黃志勇曾國華
政治部主任 劉道生 副主任 卓雄 後勤部部長邱國光
第三十八軍
軍長 李天佑梁興初(後) 政治委員梁必業
副軍長賀東生鄧世通曹裏懷參謀長 曹裏懷江擁輝
政治部主任吳岱副主任王樹君後勤部部長李昇平
第一一二師(由第一師改稱)
師長 江擁輝楊大易政治委員黃玉昆
第一一三師(由第二師改稱)
師長唐青山政治委員李欣
第一一四師(由第三師改稱)
師長劉賢權政治委員方國南
第一五一師 (由獨立第十師改稱)
師長 趙東寰曹燦章政治委員蔡明
第四十七軍
軍長 梁興初 曹裏懷(後) 政治委員周赤萍
副軍長方強晏福生 副政治委員 劉西元
參謀長黃煒華政治部主任李基
第一三九師(由第二十八師改稱)
師長賀慶積政治委員 晏福生
第一四○師(由第二十九師改稱)
師長劉轉連劉子云 政治委員陳發洪
第一四一師(由第三十師改稱)
代理師長葉健民政治委員張百春
第一六○師(1949年3月由東北軍區整訓第一師改編)
師長 朱子修 政治委員李信彭清雲
第四十九軍
軍長鍾偉政治委員 袁昇平徐斌洲
副軍長 熊伯濤朱大純政治部主任 陳志方劉隨春
政治部副主任周彬後勤部部長毛普安副政治委員 劉隨春 副參謀長王亢
第一四五師(由第三十四師改稱)
師長温玉成沈啓賢 政治委員 譚友林陳德
第一四六師(由第三十四師改稱)
師長王奎先政治委員慄在山
第一四七師(由第三十六師改稱)
師長 沈啓賢鄭貴卿政治委員王建中
第一六二師 (由東北軍區獨立第十三師改稱)
師長 張萬春王兆相政治委員 陳德 徐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十四兵團

司令員 劉亞樓 政治委員 莫文驊 第一副司令員 黃永勝 第二副司令員劉震
副政治委員 黃永勝 參謀長 吳法憲 後勤部部長楊尚儒
第三十九軍
軍長 劉震 政治委員 吳法憲吳信泉(後)
副軍長 吳信泉 孫子仁 朱大純 譚友林
副政治委員李雪山政治部主任賀大增後勤部部長伍瑞卿
第一一五師 (由第四師改稱)
師長王良太政治委員李世安
第一一六師(由第五師改稱)
師長吳國璋政治委員石瑛
第一一七師(由第六師改稱)
政治委員李少元
第一五二師(由東北軍區獨立第七師改稱)
師長羅華生政治委員邱子明
第四十一軍
軍長吳克華政治委員 莫文驊歐陽文(後)
副軍長 温玉成 胡奇才 蔡正國 副政治委員 歐陽文孔石泉
參謀長李福澤政治部主任 孔石泉 政治部主任潘壽才後勤部部長趙仲山
第一二一師(由第十堅固耐用改稱)
師長 蔡正國 左葉 政治委員李丙令
第一二二師(由第十一師改稱)
師長田維揚政治委員吳保山
第一二三師(由第十二師改稱)
師長江燮元政治委員張秀川
第一五四師(由東北軍區獨立第二師改稱)
師長 左葉盧燕秋政治委員曹傳贊
第四十二軍
軍長萬毅吳瑞林(後) 政治委員劉興元
副軍長 吳瑞林 趙東寰張輯戒 政治部主任郭成柱後勤部部長 陳換瀾
第一二四師(由第十三師改稱)
師長徐國夫代理師長翟毅東政治委員丁國鈺
第一二五師(由第十四師改稱)
師長彭龍飛政治委員譚文邦
第一三六師(由東北軍區獨立第九師改稱)
師長 廖促符 政治委員 鍾民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十五兵團

司令員 鄧華 政治委員 賴傳珠 第一副司令員 洪學智 第二副司令員 賀晉年
政治部主任 蕭向榮 後勤部部長蕭志堅政治委員宋健華
參謀長 洪學智 曾國華
第四十三軍
軍長 洪學智李作鵬(後) 政治委員 賴傳珠張池明(後)
副軍長楊國夫李作鵬龍書金參謀長黃一平副參謀長 陳乙齋
政治部主任袁克服政治部副主任謝扶民後勤部部長 單志輝
第一二七師(由第十六師改稱)
師長 李作鵬王東保政治委員劉錦平
第一二八師(由第十七師改稱)
師長黃榮海政治委員宋維栻
第一二九師(由第十八師改稱)
師長閻捷三政治委員孫正
第一五六師 (1949年夏調歸江西軍區)
師長鄧克明政治委員鍾人仿祝世風
第四十四軍
軍長 鄧華 方強(後) 政治委員吳富善
副軍長李化民隨邦捷 副政治委員譚甫仁
參謀長高體乾黃忠誠 政治部主任 譚甫仁 後勤部部長龍開富
第一三○師(由第十九師改稱)
師長 徐紹花鄧東哲政治委員 鄧東哲姚國民
第一三一師 (由第二十師改稱)
師長 劉述剛劉永源政治委員 劉永源 羅友榮
第一三二師(由第二十一師改稱)
師長 李化民 徐紹花 政治委員朱民親
第一五七師(1949年6月調歸江西軍區)
師長 曾敬煩 代政治委員 於英川
第四十八軍
軍長 賀晉年 政治委員 陳仁麟 第一副軍長 周仁杰 第二副軍長 劉轉連
副軍長 鄭間捷 政治部主任 高體乾楊春甫
參謀長 楊春甫何遷一 政治部副主任 李信
後勤部部長李勃嚴旭
第一四二師(由第三十二師改稱)
師長 歐致富 政治委員 謝鏜忠
第一四三師(由第三十二師改稱)
師長李光輝張光發 政治委員劉祿長
第一六一師 (1949年6月調歸江西軍區)
師長韓梅村政治委員鍾輝
兩廣縱隊
司令員曾生政治委員雷經天副司令員王作堯參謀長姜茂生
政治部主任楊康華副主任劉田夫後勤部部長鄭小康政治委員關山
第一師師長 曾生 政治委員羅羣
第二師師長何寶松政治委員 王作堯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直屬部隊

第五十一軍(1949年5月由原國民黨軍張軫部起義部隊於7月改編成立,歸野戰軍直屬)
軍長 張軫 政治委員楊春甫
副軍長李人林楊煥民辛少亭
副政治委員羅通參謀長 王亢 政治部主任 羅通
第二一一師
師長 塗建堂 政治委員 冷裕光
第二一二師
師長鮑汝禮政治委員楊勁
特種兵司令部(1948後12月30日由炮兵司令部改稱,兼炮兵司令部)
司令員 肖華 萬毅(後) 政治委員鍾赤兵
副司令員蘇進賈陶 匡裕民 參謀長 蘇進 張進毅
副政治委員邱創成政治部主任唐凱副主任 間登瀛 吳 濤謝唯進
後勤部部長常樹人政治委員 邱鐵雄
炮兵第一師(1949年2月由炮兵第一指揮所改編成立)
師長彭景文
炮兵第二師(1949年2月由炮兵第二指揮所改編成立)
師長沙克政治委員王鳳梧
炮兵第五師
師長張志毅政治委員李儉珠
戰車師(1949年2月由裝甲兵指揮所改編成立,8月改編為裝甲兵學校)
師長曾克林政治委員楊永松
工兵指軍所(1948年12月組建 )
主任唐哲明副主任 陳正峯
高射炮指揮所(1948年12月組建)
主任江洪副主任 劉奠西 炮長 周壽木(現名周勇超)
鐵道運輸司令部
司令員郭維城(滿族) 第一副司令員吳林煥第二副司令員蕭遠久副司令員 蕭遠久
參謀長楊子華政治部副主任 沈寰
第一六五師(1949年3月由東北軍區整訓第二師改編成立,歸野戰軍直屬)
師長劉子奇
騎兵第五師(1949年4月由原冀察熱遼軍區騎兵師改編,歸野戰軍直屬)
師長何能彬政治委員林茂源
整訓第五師(1949年初調歸野戰軍直屬6師長何能何能彬政治委員林茂源底組建為江西軍區機關)
師長葉聲政治委員 楊春
東北軍事政治大學(1949年7月學主體遷至武漢市,改稱中南軍事政治大學,仍隸屬第四野戰軍)
校長 林彪(兼) 政治委員 林彪(兼) 副校長倪志亮
教育長 曾國華 政治部主任劉其人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四野軍歌

第四野戰軍軍歌詞譜 第四野戰軍軍歌詞譜
林彪的戰士(第四野戰軍軍歌)
希揚 詞
李尼 曲
向前!向前!向前!
我們是林彪的戰士,
我們是殺敵的好漢。
端起衝鋒槍,
帶上手榴彈。
哪裏有敵人,
就到哪裏幹。
我們是人民的解放軍,
我們的名字天下傳。
向前!向前!向前!
我們是林彪的戰士,
我們是殺敵的好漢。
作戰打衝鋒,
靈活又勇敢。
活捉蔣杜軍,
繳他的重機槍。
我們是人民的解放軍,
我們的名字天下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