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北漢族

鎖定
東北漢族是指歷史上生活在現今東北三省一區範圍內的漢人,又叫東北漢人。 [1] 
中文名
東北漢族
別    名
東北漢人

東北漢族歷史簡介

遼東障塞或遼東故塞,是指春秋戰國時期燕國構建的遼東郡軍民鎮戎體系。燕國障塞是燕國點線式長城體系的一個特點,比如遼西郡著名的赤峯市境內狗澤的狗澤都、遼寧省境內水泉的陽安都、大淩河的白庚都、酉城都;遼東郡著名的遼河的襄平、江海的上下障、吉林省境內遼河源頭的四平二龍湖古城及吉林省境內鴨綠江中上游右岸的通化市、白山市,存有大量的長城遺蹟。這些長城,還是以“點線式”障塞形制為主體,構成了歷史上中原王朝統轄東方漁獵諸族藩屬的大本營。燕塞—襄平—侯城—二龍湖古城—真番障塞線考古調查新發現據史籍文獻記載,戰國燕是最早在東北地區拓疆治邊、修築長城、設置郡縣的中原國家。《史記·朝鮮列傳》亦記載:“自始全燕時,嘗略屬真番、朝鮮,為置吏,築障塞。秦滅燕,屬遼東外徼。”從中可知遼東郡治襄平城(今遼陽市區古城)是通向真番障塞和朝鮮障塞的兩條交通主線的樞紐 。 首次在吉林省通化市渾江中游及支流富爾江、蝲蛄河、大羅圈溝河兩岸崇山峻嶺上和溝谷隘口間,新發現和新了戰國秦漢時期 180餘處(段、道、墩、座)具有典型中原文化特徵的“塞垣”“列燧”“列障”“列堡”“列隘”及“列城”遺址。使瀋陽—撫順—通化—集安—臨江(含朝鮮慈城郡)—長白(含朝鮮惠山市)之間的障塞7 2連成完整的一線,此線已發現障塞設施總數超過300處(段、道、墩、座),長度達 850公里,其主要形制為“點線式”障塞結構,僅“鴨綠江長城”中上游段形制為“線條式”長垣結構與“線段式”短垣結構。其障塞終點根據《茂陵書》中記載的裏數,沿着海岸線測算,真番郡治大約位於中俄交界地區。真番和率濱、恤品、綏芬可能有某種聯繫。《三國志·魏書·東沃沮傳》:“漢初,燕亡人衞滿王朝鮮,時沃沮皆屬焉。漢武帝元封二年,伐朝鮮, 殺滿孫右渠,分其地為四郡(真番郡)。”《黑龍江通志綱要》:“黑省東封,古多爭戰,實為漢唐來兵力所及。餘嘗巡邊至洮南,過突泉,聞有殘石,刻漢隸大將軍字樣,意必衞青出塞,偏師所及,留此殘跡,而漢使徐自為築城鄣列亭至盧朐,尤為漢時兵力已及黑境之證,紀功勒石,豈遂無人。迨至遼金元,文事武功,後先繼盛,遺蹟流傳,亦多古物。餘修省志,文獻無徵,而金石一類尤寥寥可數,安得好古之士隨處留心,採訪徵集,續輯成編,庶足為考古者之一助歟。” [2-3] 

東北漢族發展歷史

孤竹國釋論——一支華夏化的東北夷
商周時期華夏族人口北上東徙東北地區
戰國至秦東北華夏人口的增長西漢東北第一大族——漢族———攀登該地區漢族人口發展史第一高峯
東漢東北漢族人口及人口數字之分析
公孫氏割據及三燕時期的漢族人口
北魏北齊時期東北漢族人口及其減少
隋代東北的漢族人口——高麗王國對四十萬隋軍俘虜的安置
唐代東北漢族人口的增減——渤海國漢族人口
高句麗王國中的漢族人口
遼朝是以漢族人口為多數的政權——東北漢族人口發展史的第二高峯
金朝是東北漢族人口發展史的第三高峯
元代東北漢族人口的“兩化”運動
明代東北漢族人口的幾個重要變化
清代東北漢族人口進入發展的高峯時期(上)——兼“移民實邊”
清代東北漢族人口進入發展的高峯時期(下)——兼現今漢族人口格局 [1] 

東北漢族文明範圍

當我們談及燕國的鐵器和貨幣的時候,不能不重視一個頗為有趣的現象,即燕國的貨幣向北基本上沒有越過燕國的北長城線,向東卻傳播到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琉球羣島;而且在我國的吉林、黑龍江兩省及蘇聯的濱海一帶亦有出土,考古資料證明,朝鮮慈江道渭源郡龍淵洞曾出土過大約四百枚明刀幣,江界郡仲巖洞和吉多洞分別出土了二百五十枚和大約四千明刀幣,平安北道的昌城郡梨川洞和寧邊郡都官洞、平安南道的寧遠郡温陽裏以及朝鮮半島的南部地區也都出土過明刀幣。城嶽明刀幣的出現,“説明古代自遼東向南應有一條交通路線,以航運與沖繩相連,具志頭明刀進一步印證了這一點。兩枚明刀類型相同,出土地點相近,表明它們應存在於傳入的場所,時間當在戰國末年。戰國時燕國全盛,境至遼東一帶,詳見《史記·朝鮮列傳》。明刀系燕國主要貨幣,除在遼東出土外,朝鮮半島北起慈江道、平安北道、平安南道,南至全羅南道均有發現;另外,在日本本州南部廣島縣匡原市、九州佐賀縣唐津市也傳有出土。假定將這些點連起來,就構成向南指向沖繩的交通路線,很值得從考古學角度進一步探究。 [4]  [5] 

東北漢族服飾文化

漢族是東北地區的主體民族,漢文化是東北地區的主體文化。漢政權在東北有時可以斷檔,漢文化始終沒有斷檔,而且居於東北的各民族以及各民族政權,無不接受漢文化的滋養,而成長壯大,乃至入主中原或半入主中原。漢文化也接受了少數民族文化的精華。東北漢文化對“東北亞”以及對全中國都產生了深遠影響。東北冠帶服飾是指出土的燕國、秦漢、公孫氏、魏晉、北燕、高句麗、唐、渤海、遼、明時期東北漢族、高句麗等冠帶民族(穿冠帶服飾,用漢式文字)所穿的傳統服飾。歷史上東北漢族自稱“遼海”,“燕丹遺風”,“丁管苗裔”,“書劍雙美”,“時衰世弊,識真者少,朋黨之人,互相讒謗。自避世在東國者,多為人所害,(王)烈居之歷年,未嘗有患。使遼東強不凌弱,眾不暴寡,商賈之人,市不二價。” [6-8] 

東北漢族代表人物

秦開、燕太子丹、丁戚威、佟萬、管寧、王烈、公孫度、崔理、佟壽、馮鎮、高寶寧、李密、康默記、韓延徽、韓知古、韓德讓、王伯龍、韓慶和、韓常、高景山、郭藥師、王澮、李守賢、李彀、劉世英、劉亨安、石天應、石煥中、石佐中、石安琬、張鯨、張致、杜秀、田雄、張成、劉益、劉顯、董遵、張良佐、房暠、楊賢、張革、焦偶、李茂、崔忽都、高家奴、洪保保、王哈剌不花、趙爾巽、張海天、韓登拳、高鵬振、王永江等人。 [9] 

東北漢族歷史考古

塔子城小學出土的《遼大安七年刻石》及雙城區、阿城區白城出土的兩枚“漢軍萬户之印”證明,即使在遼金時期渤海內地也曾駐有漢軍萬户。 [1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