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北政務委員會

鎖定
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改保安委員會為東北政務委員會。1929年1月12日,東北政務委員會正式成立,以張學良、張作相萬福麟湯玉麟等13人為委員,張學良為委員長,負責全權處理東北的行政、軍事等事務。1931年九一八事變中,東北政務委員會執行南京國民政府的退讓與所謂避免衝突、以公理為周旋的政策,下令撤退,把東北拱手讓給日本。1932年1月30日,該委員會易名為“北平政務委員會”,張學良仍為委員長。 [1] 
中文名
東北政務委員會
地    區
東北
主    政
張學良
成立時間
1929年1月12日

東北政務委員會歷史沿革

1929年(民國18年)1月12日,東北政務委員會在瀋陽設立,是當時東北地區的最高行政機關,管轄遼寧吉林黑龍江熱河四省和東省特別區
東北政務委員會由各省區軍政要員十三人組成,其中包括:遼寧省政府主席翟文選、吉林省政府主席張作相、黑龍江省政府主席萬福麟、熱河省政府主席湯玉麟。張學良任委員會主席,併兼任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掌握東北最高軍政大權。政委會設秘書廳,下置機要、總務、行政、財務、蒙旗、航政六處,分掌各項事務。
東北政務委員會常會議決:日內將吉敦鐵路交涉經過明白宣佈,以祛羣疑;設立蒙文師範學校,俾漢蒙文化得以相互貫通;委任王樹翰為東三省博物館長。 [4]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政務委員會自行解體。 [5] 

東北政務委員會主要事務

政務委員會現對蒙古教育極端注重,擬在遼寧、吉林、齊齊哈爾、承德、洮南各設蒙旗中小學校若干,經費由各省省庫支撥,以期造就蒙旗子弟內向中國,團結民族。《盛京時報》1929年12月24日第4版“擬設蒙旗學校”東北政務委員會前曾限定各旗於最短期間內,擇重要地點,先行成立小學數處,並將舊有及新設小學校名稱、地址、級數、人數、成立年月日迅速具覆在案。迄今多月,均未復到。聞又嚴令各旗速擇重要地點成立小學數處,並將舊有及新設小學數目、名稱、地址、級數、人數、成立年月日一併具復,以憑核辦。 [3] 

東北政務委員會現存檔案

存有:
《東北政務委員會檔案1929-1931年》88卷。東北政務委員會檔案的主要內容是以中東路事件、中俄會議為中心的對蘇關係方面的材料,有中東路事件和中俄會議的電文、報告和統計表報;中東路中蘇雙方主要官員的任免,蘇聯共產黨在東北地區的活動,中蘇貿易往來以及其他方面的雙邊事務材料.還有國民黨東北地區組織和黨務工作情況及張作相、萬福麟、張景惠、湯玉麟等人的黨證,張學良列席國民黨四中全會和同政府當局洽談黨政事務的材料。
《1929-1930年東北政務委員會第105次一189次會議決議案通知書》。東北文化社彙集的北平每日電話記錄,內容涉及了當時政治、經濟、軍事、司法、行政、財政各方面情況,如1930年蔣閻馮大戰戰況報告、張學良等關於東北是否參戰的決定等材料。 [2] 
1986年,對東北政務委員會檔案進行了著錄,編制著錄卡片385張,並進行了分類,形成了分類目錄。
東北政委會的檔案很不完整,但其內容涉及面卻較廣,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中東路事件和中俄會議。對1929年發生的中東路事件始末、中蘇雙方交涉、沿邊損失調查委員會的組織、調查規則、調查結果,以及旅蘇華僑要求賠償等,都有較為詳細的記載;中東鐵路中蘇雙方主要官員的任免,如,任命莫德惠為中東路督辦,蘇聯政府指派魯德義為中東鐵路局長等;1930年10月11日中蘇雙方在莫斯科舉行解決中東路問題會議,中方代表莫德惠,蘇方代表加拉罕會談文件,檔案對中俄會議的經過和談判情況記述較詳。
2.蘇聯在東北地區活動和中蘇邊境貿易。1929年至1930年間,蘇聯在哈爾濱設立由五人組成的“東省蘇共駐哈指導委員會”的遠東共產黨秘密機關,並繪有主要人員草圖。蘇聯對東北地區的政治、行政、職工等各項事務,分別由三人負責,蘇聯在中國宣傳無產階級革命、發放印刷品等。中國商會反映,蘇聯貨物在滿洲里等地大批進入,僅滿站平均每日即進口兩列車,嚴重衝擊北滿商業。大批無入境執照的蘇聯人從東北邊境地區進入境內,東北當局擔心影響治安,等等。
3.反映東北軍政事項及軍閥混戰情況的,如國民黨東北地區黨部的成立、黨務工作、國民黨中央黨部發給張作相、萬福麟、張景惠、湯玉麟等人黨證,張學良到南京列席國民黨四中全:會、汪精衞要與張學良會晤;1929年至1930年東北政務委員會第105次~189次會議的決議案通知書和東北文化社彙集的北平每日電話記錄。其內容涉及東北地區政治、經濟、軍事、司法、行政、財政各方面。反映新軍閥混戰的材料有1930年4月,蔣、馮、閻大戰,蔣介石親到隴海、津浦鐵路沿線“督戰”和部署兵力情況;韓復榘對戰爭的態度和東北最高幹部會議官員的主張及張學良決定武裝調停中原大戰等。
4.反映蘇聯和中國國內情況的材料。關於蘇聯國內情況,有1929年6月到1930年10月,蘇聯遠東地區多次發生白黨襲擊邊界、顛覆火車事件,蘇聯陸海空三軍的數量、軍事部署和軍事行動及向遠東地區移民等材料。反映中國國內情況的,有清朝醇親王載灃等人請求發還旗人財產地價;吳家象請求南京政府取消移運北京故宮的文物;前四川省長丁嘉霖請張學良商辦平熱鐵路等。 [5] 
參考資料
  • 1.    戴逸,史全生主編. 中國近代史通鑑 1840-1949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 8[M]. 北京:紅旗出版社, 1997.07:231.
  • 2.    李晨生主編;遼寧省檔案料學技術研究所編. 遼寧檔案通覽[M]. 北京:檔案出版社, 1988.12:7.
  • 3.    《內蒙古教育志》編委會編. 內蒙古教育史志資料 第2輯[M]. 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1995.08:23.
  • 4.    記工編著. 歷史年鑑 1929[M]. 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6.01:41.
  • 5.    遼寧省檔案館編. 遼寧省檔案館指南[M]. 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 1994.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