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寬卵葉山螞蝗

鎖定
寬卵葉山螞蝗,中藥名。為豆科植物寬卵葉山螞蝗Podocarpium podocarpum (DC.) Yang et Huang var. fallax (Schindl.) Yang et Huang的全株。分佈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清熱解表,利濕退黃之功效。常用於風熱感冒,黃疸型肝炎。
別    名
假山綠豆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薔薇目
豆科
長柄山螞蝗屬
寬卵葉山螞蝗
中文學名
寬卵葉山螞蝗
採收時間
9-10月
用    量
內服:煎湯,9-15g

寬卵葉山螞蝗入藥部位

全株。

寬卵葉山螞蝗性味

味微苦,性平。

寬卵葉山螞蝗歸經

歸肺、脾、膽經。

寬卵葉山螞蝗功效

清熱解表,利濕退黃。

寬卵葉山螞蝗主治

風熱感冒,黃疸型肝炎。

寬卵葉山螞蝗相關配伍

治急性黃疸型肝炎:寬卵葉山螞蝗30g。水煎,加白糖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寬卵葉山螞蝗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寬卵葉山螞蝗採集加工

9-10月採收,切段,曬乾。

寬卵葉山螞蝗形態特徵

直立草本,高50-100釐米。根莖稍木質;莖具條紋,疏被伸展短柔毛。葉為羽狀三出複葉,小葉3;托葉鑽形,長約7毫米,基部寬0.5-1毫米,外面與邊緣被毛;葉柄長2-12釐米,着生莖上部的葉柄較短,莖下部的葉柄較長,疏被伸展短柔毛;小葉紙質,頂生小葉寬倒卵形,長4-7釐米,寬3.5-6釐米,先端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全緣,兩面疏被短柔毛或幾無毛,側脈每邊約4條,直達葉緣,側生小葉斜卵形,較小,偏斜,小托葉絲狀,長1-4毫米;小葉柄長1-2釐米,被伸展短柔毛。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頂生或頂生和腋生,長20-30釐米,結果時延長至40釐米;總花梗被柔毛和鈎狀毛;通常每節生2花,花梗長2-4毫米,結果時增長至5-6毫米;苞片早落,窄卵形,長3-5毫米,寬約1毫米,被柔毛;花萼鐘形,長約2毫米,裂片極短,較萼筒短,被小鈎狀毛;花冠紫紅色,長約4毫米,旗瓣寬倒卵形,翼瓣窄橢圓形,龍骨瓣與翼瓣相似,均無瓣柄;雄蕊單體;雌蕊長約3毫米,子房具子房柄。莢果長約1.6釐米,通常有莢節2,背縫線彎曲,節間深凹入達腹縫線;莢節略呈寬半倒卵形,長5-10毫米,寬3-4毫米,先端截形,基部楔形,被鈎狀毛和小直毛,稍有網紋;果梗長約6毫米;果頸長3-5毫米。花、果期8-9月。

寬卵葉山螞蝗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1100m的山坡草地或林緣。分佈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寬卵葉山螞蝗性狀鑑別

小枝細圓柱形,具稜角,有柔毛,可見具長柄的掌狀複葉4-7枚聚生。小葉3,寬卵形,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或圓形,兩側小葉基部不對稱,邊緣淺波狀,表面枯綠色,具短柔毛。質脆。有時可見莢果,長可達2cm,寬3.5mm,具2節,背部彎,密具帶鈎的小毛,節深凹至腹縫線,果柄長7-10mm。氣特異。

寬卵葉山螞蝗相關論述

1、《浙江藥用植物志》:“治急性黃疸型肝炎。”
2、《福建藥物志》:“清熱解表。”
[1-3] 

寬卵葉山螞蝗近種區別

與原種的主要區別在於:葉通常全部聚生或近聚生於莖頂,頂生小葉片寬卵形,先端漸尖或尾尖,長5~13cm,寬3~8cm,兩面被短柔毛;花在圓錐花序上排列較疏鬆;果柄長7~10mm。花期8~9月,果期9~11月。 [4]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 .《中國植物誌》 :科學出版社,2013年9月
  • 3.    蔡光先主編 .《湖南藥物志 5》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5
  • 4.    丁炳揚、金川 主編.《温州植物誌第一卷》中國林業出版社,2017年07月:第34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