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北大學研究生院

鎖定
東北大學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是國務院批准首批33所試辦研究生院之一,東北大學研究生教育始於1952年,已有近七十年的歷史。隨着改革開放國民經濟的發展,學校的研究生教育在規模、層次、招生、師資隊伍和學科建設等方面有了較大的發展。
學校學科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門類。學校有179個學科有權招收和培養碩士研究生(另設10個專業學位授權點),109個學科有權招收和培養博士研究生,有17個博士後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共涵蓋16個二級學科。學校以一流為目標、以改革為動力推進學科佈局優化和調整,高峯引領、高原支撐、卓越促進、特色牽動,可持續發展的學科建設格局正在形成。
學校現有教職工4473人,其中專任教師2792人。有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海外院士4人。國家級人才項目入選者114人,國家級青年人才項目入選者5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02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羣體4個。學校設有100多個研究機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國家級科技基地10個。設有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遼寧省協同創新中心3個。 [4] 
中文名
東北大學研究生院
外文名
Graduate School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簡    稱
東大研究生院
創辦時間
1986年4月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學校類別
理工
學校特色
教育部直屬高校
985工程
211工程
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現任領導
王強(院長)
碩士點
一級碩士點36個 [4] 
二級碩士點183個 [4] 
博士點
一級博士點24個 [4] 
二級博士點121個 [4] 
校    訓
自強不息 知行合一
校    歌
《東北大學校歌》
地    址
南湖校區:遼寧省瀋陽市和平區文化路3巷11號 [6] 
渾南校區:遼寧省瀋陽市渾南區創新路195號 [5] 
秦皇島分校:河北省秦皇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泰山路143號 [3] 
知名校友
聞邦椿
張嗣瀛
柴天佑
王澱佐
傅鷹

東北大學研究生院成立背景

東北大學創辦於1923年4月。坐落在中國東北的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瀋陽。是一所以工為主,理工文管經法相結合的多科性教育部直屬的重點大學。1996年進入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211工程”;2001年進入“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東北大學研究生院辦學條件

東北大學的研究生教育始於1952年,已有六十年的歷史。1986年4月15日,經國務院批准是首批33所試辦研究生院大學之一。隨着改革開放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學校的研究生教育在規模、層次、招生、師資隊伍和學科建設等方面有了較大的發展。
東北大學北門 東北大學北門
學校從1986年起,經國家授權進行單獨考試,招收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同年學校成為全國首批試行在職學位進修的院校之一。1995年經國務院批准,學校開始實施博士導師自選審定工作。學校還在工程、工商管理及公共事業管理三方面開展專業學位授予工作。已成為我國全面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造就高層次、高素質專門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
在研究生教育過程中,始終把培養質量放在頭等重要地位。不斷更新教育思想,轉變教育觀念,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嘗試。近年來,我院研究生的管理和教育已逐步走上信息化、規範化、國際化,已先後同美國英國日本瑞典意大利韓國等國家大學及研究機構建立學術交流和合作培養關係。通過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來校講學、任教和科研合作,不斷探索研究生培養新途徑、新方法,積極挖掘社會教育資源,並致力於健全和完善的人才培養、開發、選拔和激勵機制,努力營造濃厚的學術研究氛圍。
東大校園 東大校園
立足現 在,面向未來,抓住機遇,辦出特色。東北大學研究生院將在積極響應國家教育創新、科教興國的號召的基礎上,為建成“在中國新型工業化進程中起引領作用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而奮鬥。

東北大學研究生院學科建設

東北大學南門 東北大學南門
截止2021年3月,有179個學科有權招收和培養碩士研究生(另設10個專業學位授權點),109個學科有權招收和培養博士研究生,有17個博士後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共涵蓋16個二級學科。學校以一流為目標、以改革為動力推進學科佈局優化和調整,高峯引領、高原支撐、卓越促進、特色牽動,可持續發展的學科建設格局正在形成。 [3] 
學校學科結構完善,佈局合理,特色鮮明。在支持現有強勢學科追求和創造卓越的同時,大力發展新興學科以及人文社會科學學科,打造新的優勢學科集羣,形成了面向基礎產業的特色優勢學科(冶金、材料、機械、礦業等)、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優勢學科(自動化計算機、生物醫學工程)和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科技哲學、管理、行政學等)協調發展的格局。 [1] 

東北大學研究生院師資力量

學校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截止2021年5月,學校現有教職工4473人,其中專任教師2792人。有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海外院士4人。國家級人才項目入選者114人,國家級青年人才項目入選者5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02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羣體4個。學校設有100多個研究機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國家級科技基地10個。設有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遼寧省協同創新中心3個。東北大學具備培養學士、碩士、博士和博士後的完整教育體系。學校全日制在校生45000餘人,其中本科生29872人,碩士研究生11364人,博士研究生3850人。 [4] 
中國科學院是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綜合研究與發展中心。中國工程院是我國工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主要任務是對國家重要工程科學技術問題開展戰略性研究,提供決策諮詢,致力於促進我國工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院士是學術界給予科學家的最高榮譽稱號。東北大學兩院院士:聞邦椿張嗣瀛陸鍾武柴天佑、王國棟,特聘院士:左鐵鏞殷瑞鈺殷國茂李正邦等。

東北大學研究生院科研實力

學校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拔尖創新型人才培養、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方法研究、培養模式探索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十二五”以來,東北大學共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0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課程15門,國家級“十二五”規劃教材18種。獲得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5篇。學生獲得創新創業競賽國際大獎305項、國家級獎勵1306項、優秀創新創業項目1535項,專利近300項,共有29家學生創業企業落地。學生生源質量、畢業生就業率及就業質量保持較高水平。
截止2016年5月,學校堅持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的科研方向,鼓勵自由探索,推動協同創新,基礎研究水平穩步提高,技術創新的競爭力不斷增強。“十二五”以來,學校承擔各類科技項目5126項,獲各類科技獎勵230項,其中國家級獎勵14項,省部級一等獎44項;獲得國家專利1050項,其中發明專利814項;被三大檢索收錄的論文共14644篇。主(承)辦國際、國內學術會議75次,其中國際會議43次。學校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國家工程實驗室3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羣體3個。設有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遼寧省協同創新中心3個。 [2] 

東北大學研究生院科技產值

東大校徽校訓 東大校徽校訓
東北大學充分利用科技、人才優勢,以孵化高新技術產業作為服務社會的堅實支撐點,探索出了一條產學研相結合,創辦高新技術產業的有效途徑。東北大學科學園是我國第一個國家大學科技園,2000年,東北大學科學園成為國家首批15家大學科學園試點建設單位之一。
學校在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方面形成了獨特的比較優勢,探索出了一條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實現了學科、人才、科研、產業良性互動發展。2014年,學校高新技術產業銷售收入120億元,科技產業綜合指標名列全國高校第三位。學校堅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領域,新建雲計算科技園、新材料產業園、健康產業園,推進雲計算和大數據產業快速發展,推動遼瀋地區裝備製造業創新升級,為東北大學服務國民經濟建設和東北老工業基地二次振興奠定了新的重要基礎。

東北大學研究生院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截至2023年5月)
職務
姓名
院長
王強(副校長兼任)
常務副院長
副院長兼黨委研工部部長
丁義浩
副院長
楊國權
徐新陽
資料來源: [7] 

東北大學研究生院合作交流

學校面向世界,開放辦學,先後與34個國家和地區的198所大學、研究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每年聘請300多位海外知名專家來校講學或合作科研;派出教職工出國(境)開展學術交流近700人次;派出500多名各層次學生赴海外高校交流學習。2015年有來自78個國家和地區的各類留學生1233人在校學習。
面向未來,東北大學將抓住機遇,辦出特色,為建成“在中國新型工業化進程中起引領作用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而奮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