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光鎮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下轄鎮)

鎖定
東光鎮,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下轄鎮,地處汪清縣南部,東與復興鎮接壤,南與琿春市、圖們市石硯鎮相連,西與汪清鎮、雞冠鄉毗鄰,北與羅子溝鎮交界, [1]  行政區域面積1256.39平方千米。 [2] 
清末時期,稱汪清溝;後屬春明社;1992年,東光鄉改鎮。 [1]  截至2018年末,東光鎮户籍人口有11174人。 [2]  截至2020年6月,東光鎮下轄31個行政村。 [3] 
2011年,東光鎮財政總收入3206萬元,比上年增長15%。其中地方税收收入215萬元,比上年增長10.3%。人均財政收入2640元,比上年增長14.9%。 [1]  2018年,東光鎮有工業企業16個。 [2] 
中文名
東光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
地理位置
汪清縣南部
面    積
1256.39 km²
下轄地區
31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東光村
電話區號
0433
郵政區碼
133200
車牌代碼
吉H
人    口
11174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東光鎮建置沿革

清末時期,稱汪清溝;後屬春明社。
民國二十年(1931年),改為東光屯,屬春明村。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1月,屬春明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屬城關區,改東興村。
1954年11月,設東光鄉。
1958年9月,東光鄉改公社。
1983年,東光公社改鄉。
1992年,東光鄉改鎮。
2011年,新興鄉併入。
2003年,十里坪鄉併入。 [1] 

東光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東光鎮下轄31個行政村:東光、五人班、塔子溝、城牆砬子、磨盤山、林子溝、西大坡、明月溝、東林、清河、東興、小汪清、秋松、金城、尖山子、新興、東溝、明山、龍泉坪、三道溝、永新、松林洞、北豐裏、牡丹、太平、長榮、滿河、十里坪、蒼林;下設52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東光鎮下轄31個行政村:五人班村、東興村、東光村、小汪清村、磨盤山村、秋松村、西大坡村、金城村、明月溝村、尖山子村、東林村、城牆村、清河村、塔子溝村、林子溝村、永新村、新興村、東溝村、東山村、明山村、北豐裏村、大坎子村、龍泉坪村、松林洞村、三道溝村、牡丹村、蒼林村、長榮村、太平村、十里坪村、滿河村, [3]  鎮人民政府駐東光村。 [1] 

東光鎮地理環境

東光鎮位置境域

東光鎮地處汪清縣南部,東與復興鎮接壤,南與琿春市、圖們市石硯鎮相連,西與汪清鎮、雞冠鄉毗鄰,北與羅子溝鎮交界, [1]  行政區域面積1256.39平方千米。 [2] 
東光鎮

東光鎮地形地貌

東光鎮地勢大體南低北高。轄區從東北部至西南部呈不規則狹長地塊,多屬山坡,西部小塊是河谷盆地。主要山脈有東磨盤山、尖山子、金樺嶺。境內最高點東磨盤山,位於東光鎮長榮村南,海拔1114米;最低點三道溝村,位於鎮駐地西南,海拔135米。 [1] 

東光鎮水文

東光鎮境內河道屬嘎呀河流域,其中汪清河流域面積1060平方千米,佔嘎呀河流域的16.98%。河流總長度312千米,河網密度0.3千米/平方千米。 [1] 

東光鎮自然災害

東光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澇、冰雹、冷凍災害等。洪澇、冷凍災害年平均發生1次,主要發生在8—10月。最嚴重的一次冷凍災發生在2009年6月中旬,全鎮大部分村屯遭受冷凍災害,大部分農作物減產,主要受災農作物是玉米、黃豆、水稻等。全鎮家作物受災面積達4583公頃,受災人口達12595人,造成農業直接經濟損失986萬元。 [1] 

東光鎮自然資源

東光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金、麥飯石、石灰石等,石灰石儲量十分豐富。境內自然資源豐富,林地總面積25613公頃。野生動物主要野豬、山兔、沙半雞、野雞等;野生植物主要有山參、沙蔘、蕨菜、刺嫩芽、木耳和各類蘑菇等綠色山野菜。 [1] 

東光鎮人口

2011年末,東光鎮總人口12140人。總人口中,男性6219人,佔51.2%;女性5921人,佔48.8%;18歲以下1287人,佔10.6%;18—60歲8577人,佔70.7%;60歲以上2276人,佔18.7%。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7136人,佔58.8%;有朝鮮、滿、蒙古、壯等8個少數民族,共5004人,佔41.2%。其中朝鮮族4504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90%;滿族473人,佔9.5%。2011年,東光鎮人口出生率7.81‰,人口死亡率7.4‰,人口自然增長率0.4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0人。 [1] 
2017年末,東光鎮常住人口為9809人。 [4] 
截至2018年末,東光鎮户籍人口有11174人。 [2] 

東光鎮經濟

東光鎮綜述

2011年,東光鎮財政總收入3206萬元,比上年增長15%。其中地方税收收入215萬元,比上年增長10.3%。人均財政收入2640元,比上年增長14.9%。農民人均純收入6673元。 [1] 
2018年,東光鎮有工業企業16個。 [2] 

東光鎮農業

2011年,東光鎮農業總產值2.2億元,比上年增長6.1%,實現農業增加值1.5億元。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大豆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0034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煙葉、木耳、五味子、蔬菜。2011年,煙葉種植面積10215畝,產量1239噸;地栽木耳600萬袋,產量786噸;五味子留存面積600畝;蔬菜種植面積225畝,產量1270噸,主要品種有白菜、辣椒,其中白菜570噸,辣椒360噸。畜牧業以飼養黃牛、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黃牛飼養20296頭,年末存欄16312頭;生豬飼養12866頭,年末存欄9359頭;家禽飼養量10.5萬羽,上市家禽3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897噸,畜牧業總產值1617萬元。 [1] 
截至2011年末,東光鎮累計造林0.9萬畝,林木覆蓋率85%。2011年,漁業總產值147萬元。2011年,東光鎮有大型農業機械300台(輛)。 [1] 

東光鎮工業

2011年,東光鎮工業總產值5600萬元,比上年增長186%,實現工業增加值0.1億元。2011年,東光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職工2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500萬元,比上年增長30%。 [1] 

東光鎮金融業

2011年末,東光鎮各類存款餘額3億元,比上年增長6%;人均儲蓄24711元;各項貸款餘額0.45億元,比上年增長2%。 [1] 

東光鎮社會事業

東光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東光鎮有中小學3所,在校生315人,專任教師13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東光鎮教育經費達700.54萬元,比上年增長10%;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670萬元。 [1] 

東光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東光鎮有文化站1個;公共圖書室21個,藏書3.3萬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6人。2011年末,廣播綜合覆蓋率98%;有線電視用户780户,電視綜合覆蓋率80%。 [1] 

東光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東光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個。專業衞生人員23人,其中執業醫師14人,註冊護士7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1.9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門以上)完成診療6000人次。2011年,東光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399.9/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80%;孕產婦死亡率87.8/10萬。 [1] 

東光鎮體育事業

2011年末,東光鎮有體育場地4個。1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0.2%。 [1] 

東光鎮社會保障

2011年,東光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282户,人數377人,支出100.5萬元,比上年增長13.9%,月人均222.1元,比上年增長10.2%;城市醫療救助365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755户,人數1124人,支出145.7萬元,比上年增長94.4%,月人均108元,比上年增長20%;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9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72人;農村醫療救助465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122人次,共支出5.6萬元,比上年增長30%;農村臨時救濟983人次,支出46萬元,比上年增長40%。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02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24萬元。有2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26人。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287人。參加農村基本養老保險4321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482人。 [1] 

東光鎮交通

東光鎮有135縣道經過境內。

東光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東光鎮因鎮人民政府駐東光村而得名。 [1] 

東光鎮所獲榮譽

2021年6月,汪清縣東光鎮黨委被評為“吉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5-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