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京證券交易所

鎖定
東京證券交易所(日文:東京證券取引所;日文假名發音:とうきょうしょうけんとりひきじょ;英文:Tokyo Stock Exchange),是日本證券交易所之一,簡稱「東證」(東證),總部位於東京都中央區日本橋兜町(日文假名:かぶとちょう)。其事業體分為「株式會社東京證券交易所」及「東京證券交易所自主規制法人」等兩個法人。 東京證券交易所發展的歷史雖然不長,但卻是世界上最大的證券交易中心之一。東京證券交易所與大阪證券交易所名古屋證券交易所並列為日本三大證券交易所,其市場規模位居世界第四,同時也是日本最重要的經濟中樞。市值僅次於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
2021年9月3日,日本放送協會(NHK)消息,東京證交所將交易時間延長30分鐘。 [1]  2022年4月4日起,東京證券交易所的市場板塊將從四個改組為三個 [2] 
公司名稱
東京證券交易所
外文名
Tokyo Stock Exchange
成立時間
1878年
地    點
日本東京
重要人物
西室泰三、齋藤惇、飛山康雄
日文名
東京証券取引所(とうきょうしょうけんとりひきじょ)
簡    稱
TSE,東証(とうしょう)

東京證券交易所歷史背景

東京證券交易所 東京證券交易所
它在1878年5月15日創立,同年6月1日開始交易,創立時的名稱為「東京股票交易所」(日文:東京株式取引所)。二次大戰時曾暫停交易,1949年5月16日重開,並更名為東京證券交易所。東京證券交易所的交易樓層於1999年4月30日關閉,全部改為電子交易,而新的TSE Arrows(東證アローズ)於2000年5月9日啓用。
東京證券交易所的前身是1879年5月曾成立東京證券交易株式會社。由於當時日本經濟發展緩慢,證券交易不興旺,1943年6月,日本政府合併所有證券交易所,成立了半官方的日本證券交易所,但成立不到四年就解體了。二次大戰前,日本的資本主義雖有一定的發展,但由於軍國主義向外侵略,重工業兵器工業均由國家壟斷經營,紡織、海運等行業也由國家控制,這是一種戰爭經濟體制並帶有濃厚的軍國主義色彩。那時,即使企業發行股票,往往也被同一財閥內部的企業所消化。因此,證券業務難以發展。日本戰敗後,1946年在美軍佔領下交易所解散。1949年1月美國同意東京證券交易所重新開業。隨着日本戰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東京證券交易所也發展繁榮起來。東京證券交易所有上市公司1777家,其中外國公司 110家,市場資本總額將近45000億美元。
東京證券交易所2023年9月22日宣佈,交易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碳信用市場”開設日定為10月11日。 [3] 

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標準

東京證交所有4個市場:市場1部、市場2部、外國部和保姆部(創業板),後兩個市場對外國公司開放。
外國部上市標準為:
成立3年以上
日本國內股東數:海外已上市1000人以上,海外未上市2000人以上
利潤額:申請前兩年1億日元以上,申請前一年4億日元以上;上市時市價總值20億日元以上。
保姆部(創業板)上市標準:
有高度成長性
在日本上市時公開發行量超1000交易單位
日本國內股東數,新股東超過300人
上市市價總值超10億日元。

東京證券交易所發展特點

東京證券交易所發行市場尚未充分發展

東京證券交易所 東京證券交易所
長期以來,大量的公眾儲蓄都依賴金融機構進行間接投資,使證券交易具有整批性、數量大等特點,同時也造成發行市場狹小,僅面向少數金融機構,使股票、債券的發行市場形成抽象的無形市場,與發達的流通市場相比較落後。

東京證券交易所債券市場比較發達,股票市場相對落後

雖然日本只有一部分債券在交易所上市,但債券發行條件靈活,發行期長,個人認購額大,所以債券流通市場高度發達,促使債券市場得以迅速發展。日本大量過剩資本也吸引外國在日本發行日元債券籌集資金。因此,每年通過債券市場籌集的資金大大超過股票市場。

東京證券交易所間接投資相對發達

一方面公眾積累資金大部分存入金融機構;另一方面銀行藉助“窗口指導”,大大促進了經濟高速增長,使企業嚴重依賴銀行借款,形成大量債務資本。經濟高速發展使單一資金來源遠遠不能滿足要求,於是證券市場得以迅速擴展,成為新的籌資渠道

東京證券交易所國家資本的直接投入佔較大比重

由於日本是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跳躍式發展的大量資金必須依靠國家籌集和分配。因此,大量國債仍將是東京證券交易所的主要交易對象。

東京證券交易所發展趨勢

東京證券交易所交易業務國際化

東京證券交易所 東京證券交易所
70年代以來,日本經濟實力大增,成為世界經濟強國。為適應日本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的國際化需要,日本證券市場的國際化成為必然趨勢。為此,日本政府自70年代以來全面放寬外匯管制,降低税率,以鼓勵外國資金進入日本證券市場,使國際資本東京證券市場的活動日益頻繁。1988年,日本政府允許外國資本在東京進入場外交易;1989年,又允許外國證券公司進入東京證券交易所,使東京證券交易所在國際上的地位大大提高。

東京證券交易所市場管理自由化

1975 年以後,日本政府逐步放寬對銀行和證券公司的管制,允許銀行參與證券業務。1987年6月,大藏省允許都市銀行、地方銀行長期信用銀行、信託銀行、信用金庫、信用組合從事股票信用買賣業務,使證券市場管理趨向自由化。

東京證券交易所證券投資機構化

戰後一段時期,個人投資者一直是推動證券交易的主體,日本機構投資者購買股票、債券的比重逐年增加。1987年,機構投資者所佔比重已達50.5%,大大超過了個人投資者(佔36.1%)。隨着證券市場上競爭日益激烈和風險不斷增大,機構投資者的地位將進一步上升,逐步取代個人投資者成為證券交易的主體。

東京證券交易所債券市場進一步擴大

1.伴隨着日本經濟發展速度的放慢,一方面要求大量的公共投資以刺激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又由於税收減少,公共投資缺乏資金來源。為了填補這一投資缺口,日本政府勢必逐年增加國債發行量,促進債券市場以國債為中心進一步擴大。
2.轉換公司債的大量流行,將取代部分股票成為股份公司的籌資手段,並因其自由轉換股票的靈活性而進一步得到推廣。

東京證券交易所重組計劃

東京證券交易所(Tokyo Stock Exchange)和大阪證券交易所(Osaka Securities Exchange Co.)2011年11月23日合併,此舉將打造出全球第三大交易所運營商。
根據協議,東京證券交易所股東持有的每股公司股票將獲得0.202股大阪證券交易所股票。東京證交所將為每股大阪證交所股票支付480,000日圓。合併後,大阪證交所將不會退市。
據世界證券交易所聯合會(World Federation of Exchanges)公佈的10月底數據顯示,如果這兩家交易所成功合併,上市企業的股票市值合計將達到3.6萬億美元左右,因而將超過London Stock Exchange Group PLC (LSE.LN),成為全球第三大交易所運營商,排名僅次於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NYSE Euronext, NYX)和Nasdaq OMX Group Inc.
兩家交易所預計,合併後每年可節省約70億日圓與交易系統集成相關的成本。東京證交所將專注於股票現貨交易,而大阪證交所將運營一個衍生產品交易平台。
兩家交易所計劃創建一家控股公司並最終設立多個專注於現貨產品、期貨交易和自律管理的部門。東京證交所總裁齊藤敦(Atsushi Saito)預計將擔任新公司首席執行長。大阪證交所總裁米田道生(Michio Yoneda)可能將擔任首席營運長。

東京證券交易所市場板塊

2022年4月4日起,為促進上市企業改革、提升東京股市吸引力,東京證券交易所將從四個市場板塊改組為三個。改組後,東證股票市場將分為主要市場、標準市場和增長市場三大板塊。主要市場主要由此前在東證一部上市的企業構成,標準市場主要由在東證二部和賈斯達克上市的企業構成,增長市場主要由在高增長和新興股票市場板塊上市的企業構成。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