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亞飛蝗

鎖定
東亞飛蝗是直翅目蝗科飛蝗屬昆蟲, [4]  又名螞蚱。 [5]  頭頂與顏面形成圓弧狀,顏面垂直;前胸背板馬鞍形,中隆線發達,略呈弧狀隆起(散居型)或較平直(羣居型)。成蟲呈綠色或黃褐色;觸角絲狀,淡黃色;前翅褐色,有許多暗色斑;後翅透明間;後足腿節內側的基半部黑色,近端部有黑環,脛節紅色;羣居型體色較固定,呈赤褐色或黑褐色,黑褐色斑較多而色深;散居型體色隨環境變化而呈草綠色或淡綠色,黑褐色斑少而色淡。 [6] 
東亞飛蝗在中國主要分佈在北緯42度以南的沖積平原地帶,以河北、山東、河南、天津、山西、陝西等省(市)發生較重。棲息環境為地勢低注、易澇易旱,或水位不定的河庫、湖灘地或沿海鹽鹼荒地。成蟲、若蟲咬食植物葉和莖,主要為害玉米、高粱、穀子、蘆葦等禾本科作物,可將植物吃成光稈。 [5]  泛區、內澇區易成為繁殖基地,大面積荒灘或間有耕作粗放的夾荒地最適宜產卵。 [7]  一隻雌性夏蝗一生可產卵400—600粒,一隻雌性秋蝗可產卵300—400粒。 [6]  [8] 
東亞飛蝗是一種毀滅性的農業生物災害,歷史上將蝗災與水災、旱災並稱三大自然災害。在長江以北、黃淮海地區經常發生。 [9]  從另一方面來説,是可食用優質蛋白,也是治病良藥,中醫認為:其味辛性温,能開關通竅,性竄烈,可以治小兒急慢性驚風、百日咳,還可治凍瘡痧脹和三日瘧等疾病。 [10] 
中文名
東亞飛蝗
拉丁學名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別    名
螞蚱
蝗蟲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直翅目
飛蝗科
飛蝗屬
飛蝗
亞    門
六足亞門
亞    目
蝗亞目
亞    綱
有翅亞綱
亞    種
東亞飛蝗
命名者及年代
(Meyen, 1835) [3] 
同義學名
Acrydium manilensis

東亞飛蝗形態特徵

東亞飛蝗成蟲

雄成蟲體長33-48毫米,雌成蟲體長39-52毫米,有羣居型、散居型和中間型三種類型,體灰黃褐色(羣居型)或頭、胸、後足帶綠色(散居型)。頭頂圓。顏面平直,觸角絲狀,前胸背板中降線發達,沿中線兩側有黑色帶紋。前翅淡褐色,有暗色斑點翅長超過後足股節2倍以上(羣居型)或不到2倍(散居型)。胸部腹面有長而密的細絨毛,後足股節內側基半部在上、下降線之間呈黑色。胸足的類型為跳躍足腿節特別發達脛節細長,適於跳躍。卵囊圓柱形,長53-67毫米,每塊有卵40-80餘粒,卵粒長筒形,長4.5-6.5毫米,黃色。第五齡蝗蝻體長26-40毫米,觸角22-23節,翅節長達第四五腹節,羣居型體長紅褐色,散居型體色較淺,在綠色植物多的地方為綠色。 [1] 
體大型,綠色或黃褐色,勻稱。頭大而短,頭頂寬短,頂端鈍圓,側緣隆起明顯,顏面微向後傾斜,複眼長卵形,觸角絲狀,細長。前胸背板前緣中部略向前突出,後緣鈍角形突出,中隆線較高隆起,兩側具暗色縱紋,有時不明顯。前翅發達,褐色,具許多暗色斑點,超過後足脛節中部,後翅略短於前翅,無色透明。後足脛節上側外緣具刺10-11個。 [1] 
體量數據
性別
體長
前翅長
後足股節長
雄性
32.4-48.1毫米(平均:35.0毫米)
34.0-43.8毫米(平均:39.3毫米)
19.2-28.2毫米(平均:21.8毫米)
雌性
38.6-52.8毫米(平均:45.8毫米)
44.5-55.9毫米(平均:49.5毫米)
22.0-30.0毫米(平均:26.8毫米) [3] 

東亞飛蝗

卵粒長約6.5毫米,淺黃色,圓柱形,一端略尖,另一端稍圓,微彎曲。卵塊褐色,圓柱形,長53-67毫米,中間略彎,上部稍細。卵囊上部充滿海綿狀膠質物,下部有4行卵粒斜向排列。 [2] 

東亞飛蝗若蟲

剛由卵孵化出的幼蟲無翅,能跳躍,叫做蝗蝻或跳蝻,其形態和生活習性與成蟲相似,只是身體較小,生殖器官沒有發育成熟,因而又叫作若蟲。若蟲一生蜕皮5次。由卵孵化到第一次蜕皮,是一齡,以後每蜕皮一次,增加l齡。三齡以後翅芽顯著,五齡以後變成能飛翔的成蟲。依據蝗蝻翅芽的發育進度,可鑑別其齡期。 [2] 

東亞飛蝗近種區別


東亞飛蝗
體量
雄成蟲體長33-48毫米,雌成蟲體長39-52毫米
雄蟲為32.4~48.1毫米,雌蟲為38.6~52.8毫米
特徵
頭頂與顏面形成圓弧狀,顏面垂直;前胸背板馬鞍形,中隆線發達,略呈弧狀隆起(散居型)或較平直(羣居型)
體色常為綠或黃褐色,可因型別、性別和羽化後時間長短,以及環境不同而有所變異。觸角絲狀
圖片
東亞飛蝗 東亞飛蝗
西藏飛蝗 西藏飛蝗

東亞飛蝗生活習性

東亞飛蝗喜歡棲息在地勢低窪、易澇易旱或水位不穩定的海灘、湖灘、河灘、荒地或耕作粗放的農田中,這些地方滋生大量蘆葦、鹽蒿、稗草、荻草、莎草等蝗蟲嗜食植物。這類飛蝗滋生的基地稱為蝗區。中國的主要蝗區在黃淮海平原,有濱湖蝗區、沿海蝗區、內澇蝗區和河泛蝗區等多種類型。在乾旱年份,宜蝗荒灘、荒地面積增大,有利於蝗蟲繁衍,容易釀成蝗災。成蟲和若蟲取食葉片、嫩莖,將葉片咬成孔洞、缺刻,可把大面積農作物吃成光稈。 [2] 

東亞飛蝗分佈範圍

東亞飛蝗主要分佈在中國東部,黃淮海平原是主要發生和危害區域。 [2] 
東亞飛蝗分佈圖 東亞飛蝗分佈圖

東亞飛蝗繁殖方式

東亞飛蝗無滯育現象,發生代數由北向南遞增,各地都以卵囊在土壤中越冬。大致北京以北地區每年發生1代,黃淮流域一年2代,長江中下游2-3代,華南3代,海南4代。 [2] 
在2代區,越冬卵於4月底至5月上中旬孵化,蝗蝻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羽化。這一代蝗蟲稱為夏蝗。夏蝗壽命55-60天,7月上中旬進入產卵盛期,卵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孵化,蝗蝻25-30天后羽化為成蟲,稱為秋蝗。秋蝗在9月上中旬進入產卵盛期,大部分卵直接越冬,少數在高温乾旱年份,在9月中旬前後又孵出第三代蝗蝻,羽化後不能產卵,多在冬季被凍死。 [2] 
成蟲羽化後,需經1-2周時間補充營養和飛翔,才能交配產卵。產卵多選擇植被稀疏,土面堅實,土壤濕度和含鹽量適宜的向陽地帶。夏蝗旱季多在水畔荒灘和低窪農田產卵,秋蝗在汛期多選擇未被水淹的河畔海灘或附近高燥農田產卵。雌蟲用產卵瓣鑽土成孔,深入土面下4-6釐米產卵。每隻雌蝗一般產4-5個卵塊,每個卵塊有卵約50-75粒。 [2] 
蝗蝻二齡後活動能力增強,白天活動,夜間和凌晨棲息於植物上。密度小時為散居型,密度大了以後,個體間相互接觸,逐漸聚集成羣居型。兩型相互轉換,其過渡時期稱為中間型。聚羣和擴散活動與温度和陽光有關,多在晴天的9-16時,朝着與陽光垂直的方向遠距離跳躍遷移,地面温度高於40℃或日落後方停止。成蟲羽化5-10天后飛翔能力增強,逐漸羣集遷飛。迂飛距離可達數百千米,在空中持續飛行1-3天。散居型飛蝗有時也會出現迂飛現象。羣居型飛蝗體內含脂肪量多,水分少,活動力強,但卵巢管數少,產卵量低。而散居型則相反。 [2] 

東亞飛蝗物種為害

東亞飛蝗喜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主要危害麥類、玉米、高梁、穀子、水稻、糜子等多種禾本科作物。在大發生時,幾乎取食所有的綠色植物。東亞飛蝗羣體能遠距離遷飛,易暴發成災,是中國歷史上成災最多的大害蟲。 [2] 

東亞飛蝗防治方法

貫徹執行“改治並舉、根除蝗患”的方針,採用農業生態控制和藥劑滅殺相結合的綜合防治策略。生態控制主要用於改造蝗區,藥劑防治主要針對高密度蝗區,掌握有利時機,噴施化學農藥和生物農藥,將蝗蝻消滅在擴散之前。 [2] 

東亞飛蝗改造蝗區

採取多種措施,改變蝗區生態條件,使蝗蟲失去產卵的適生場所,消滅飛蝗滋生基地。主要措施包括興修水利,疏通河道,穩定水位,排灌配套;開墾荒地,整田改土,防治土壤鹽鹼化;實施作物合理佈局,因地制宜改種水稻、棉花、大豆、苜蓿、香花槐、冬棗等作物;植樹造林,提高植被覆蓋度,改變蝗區小氣候。 [2] 

東亞飛蝗噴藥防治

加強蝗區監測,掌握防治適期,夏蝗重治,秋蝗掃殘。東亞飛蝗的防治適期為卵孵化盛期至蝗蝻三齡盛期,需將蝗蝻消滅在起飛之前。防治指標為每10平方米5頭。 [2] 
在高密度區和農田周邊發生區,使用馬拉硫磷等藥劑進行地面或飛機噴霧,緊急控制蝗蟲危害,確保農田安全。地面噴霧般採用超低容量噴霧和低容量噴霧,飛機進行超低容量噴霧。 [2] 
地面噴霧可用45%馬拉硫磷乳油、40%樂果乳油、40%氧化樂果乳油、40%甲基異柳磷乳油等有機磷殺蟲劑,每667米二用藥40-100克。菊酯類殺蟲劑有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順式氰戊菊酯(來福靈)乳油或2.5%溴氰菊酯(敵殺死)乳油等,每667平方米用藥50克。還可用25%氰-辛乳油(快殺靈),每667平方米用量30-50毫升,20%菊·馬乳油60-70毫升。 [2] 
飛機進行超低容量噴霧,每667平方米用藥量75%馬拉硫磷油劑75毫升,90%馬拉硫磷油劑60毫升。 [2] 

東亞飛蝗毒餌誘殺

在藥劑不足或植被稀疏時,用毒餌誘殺的效果較好。其法是將麥麩(或米糠、玉米、高梁碎粒、馬糞等)100份,清水100份,90%敵百蟲或40%樂果乳油0.15份混合拌勻,每667平方米施用1-1.5千克(以幹麥麩計)。也可以用蝗蟲喜食的青草100份,切碎加水30份,按上述比例拌藥,每667平方米用草10千克。毒餌要隨拌隨用,不宜過夜。陰雨,大風,氣温過高、過低時不宜施用。 [2] 

東亞飛蝗生物防治

在中、低密度發生區,湖、庫水源區和自然保護區,重點實施生物防治,創造有利於天敵繁衍生息的環境,保護利用鳥類、蛙類、狼蛛、步行甲等自然天敵,沿湖、沿河、草原蝗區牧養雞、鴨、鵝等家禽,啄蝗滅蝗。還可施用殺蝗綠僵菌懸浮劑(500億/毫升)、蝗蟲微孢子蟲製劑等微生物農藥和1%苦皮藤素乳油、0.5%苦蔘鹼乳油等植物源農藥。 [2] 
參考資料
  • 1.    張小谷,陶熱主編;楊林元等副主編,廬山常見昆蟲識別圖譜,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08,第37頁
  • 2.    商鴻生,王鳳葵編著.小麥病蟲害診斷與防治圖譜[M].金盾出版社,2015.01,第162-166
  • 3.    東亞飛蝗  .國家動物標本資源庫[引用日期2021-11-21]
  • 4.    黎躍成編著,中國藥用動物原色圖鑑,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第105頁
  • 5.    王燕,閔紅主編,玉米病蟲害識別與綠色防控圖譜,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21.08,第187頁
  • 6.    王學順,作物病蟲草害防治,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21.03,第157頁
  • 7.    張玉華,胡鋭主編,小麥病蟲害識別與綠色防控圖譜,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21.08,第200頁
  • 8.    韓啓德總主編;馬宗晉主編;高建國,李建明副主編,十萬個為什麼 災難與防護 第6版,少年兒童出版社,2016.01,第144頁
  • 9.    郭普主編,植保大典,中國三峽出版社,2006.10,第794頁
  • 10.    趙榮豔,段毅主編,東亞飛蝗養殖與利用,金盾出版社,2010.09,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