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亞羽節蕨

鎖定
東亞羽節蕨(Gymnocarpium oyamense (Baker) Ching)是蹄蓋蕨科羽節蕨屬植物。分佈於陝西(秦嶺、長安縣南五台、户縣、佛坪、華縣、華山、略陽、寧陝)、甘肅(康縣)、安徽(黃山)、浙江(安吉、臨安、遂昌、孝豐)、江西(廬山、井岡山、銅鼓、修水慕阜山)、台灣(高雄)、河南(嵩縣、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湖北(宜昌)、湖南(桑植、石門、新寧)、四川(峨眉山、寶興、天全)、重慶(南川)、貴州(畢節、納雍、桐梓)、雲南(麗江、大理、漾濞、祿勸、大關、永善)和西藏(察隅、南迦巴瓦)等省區。生林下濕地或石上苔蘚中,海拔300-2900米。尼泊爾、日本、菲律賓和新幾內亞島也有分佈。模式標本採自日本(神奈川縣)。
中文名
東亞羽節蕨
拉丁學名
Gymnocarpium oyamense (Baker) Ching [2]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木賊綱
水龍骨目
蹄蓋蕨科
羽節蕨屬
東亞羽節蕨

東亞羽節蕨形態特徵

東亞羽節蕨
東亞羽節蕨(6張)
能育葉長 (13-) 25-45 (-50) 釐米;葉柄長 (7-) 12-25 (-31) 釐米,直徑1.5-2毫米,禾稈色,有光澤,下面圓,上面有縱溝,基部被鱗片,向上幾光滑,先端以關節和葉片相連;葉片卵狀三角形,長 (7-) 10-18 (-22) 釐米,寬(4-) 6-13 (-20)釐米,先端漸尖,基部呈心形,一回羽狀深裂達離葉軸4-5毫米處;裂片6-9 (-13)對,對生,平展,彼此接近,闊披針狀鐮刀形,先端向上彎,急尖或漸尖頭,基部以闊翅彼此相連,邊緣淺裂至深裂;基部一對裂片常為闊披針形,向下斜展,頂部彎向上,長(2-) 4-7 (-10)釐米,寬1-1.8 (-3) 釐米,第二對裂片較第一對略長,或幾相等,平展,頂部也向上彎,從第三對裂片起向上逐漸變小,略斜向上;二回裂片有時不整齊,先端鈍圓,邊緣全緣或具淺圓齒。裂片上的主脈纖細,側脈 (2-) 4-5 (-8)對,斜上,單一,略可見。葉幹後草質,上面綠色,下面呈灰綠色,兩面均無毛;葉軸基部與葉柄先端之間具有明顯的關節,葉柄上部、葉軸下部和基部裂片的中脈基部生有稀疏的短腺體,或缺如。 [3] 
孢子形態
孢子囊羣長圓形,生於裂片上的小脈中部,位於主脈兩側,彼此遠離。孢子表面具有裂片狀褶皺,上面具小穴狀紋飾。
染色體
染色體數目n=40,80。 [1] 

東亞羽節蕨生長環境

生長在海拔300-2900米的林下濕地或石上苔蘚中。

東亞羽節蕨分佈範圍

分佈於陝西(秦嶺、長安縣南五台、户縣、佛坪、華縣、華山、略陽、寧陝)、甘肅(康縣)、安徽(黃山)、浙江(安吉、臨安、遂昌、孝豐)、江西(廬山、井岡山、銅鼓、修水慕阜山)、台灣(高雄)、河南(嵩縣、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湖北(宜昌)、湖南(桑植、石門、新寧)、四川(峨眉山、寶興、天全)、重慶(南川)、貴州(畢節、納雍、桐梓)、雲南(麗江、大理、漾濞、祿勸、大關、永善)和西藏(察隅、南迦巴瓦)等省區。尼泊爾、日本、菲律賓和新幾內亞島也有分佈。模式標本採自日本(神奈川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