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二村

(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坑梓街道秀新社區下轄村)

鎖定
東二村,位於坑梓街道東部,距街道辦事處約0.4千米。相鄰自然村有東一村、新喬圍村、新村。地處深圳東北部低山丘陵地帶。始建於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1979年原秀新大隊分割為秀新、老坑大隊時,新東村劃分為“東一”和“東二”兩個生產隊,仍屬秀新大隊,“東二”始有其名,並一直沿用。現村於1979年在原地重建。
中文名
東二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坑梓街道秀新社區
地理位置
坑梓街道東部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四區;1957年12月,屬坪山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坪山公社;1961年7月,屬坑梓農場;1963年1月,屬坪山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葵涌區坪山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坪山公社;1983年7月,屬坪山區;1986年10月,屬坑梓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坑梓鎮;2004年,屬坑梓街道;2009年6月至今,屬深圳市坪山新區坑梓街道秀新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為黃姓、楊姓、羅姓。第一大姓為黃姓,明末黃姓先祖從嘉應州興寧(今廣東梅州)遷移至惠州府歸善縣白馬碗窯,再從白馬碗窯遷居坪山高寨子,後又遷到坪山江邊村;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從坪山江邊村遷至坑梓;清乾隆年間遷至此地。楊、羅兩姓源流現已無從考證,估測在260年前便到了此地。
2015年末,户籍人口143人,其中男性56人,女性87人;80歲以上5人,最年長者86歲(女)。非户籍外來人口35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15人。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番薯、花生、甘蔗等。20世紀80年代初期,引進“三來一補”企業,村經濟開始轉型。2004年8月村改居時,東二村土地被徵用,村民成為城市居民,原村集體經濟組織改製為深圳市秀新股份合作公司東二分公司。現村集體經濟以廠房出租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分紅、房屋出租、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等。
秀新路、新東路、人民路、新興路穿村而過。1972年通電,1986年通自來水,1989年通電話,2004年通互聯網,2006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
該村現存傳統客家民居較少。代表性民居為新隆世居,村民稱之為“大書房”。據《深圳坑樣黃氏族譜》記載推測,新隆世居可能是清嘉慶、道光年間的建築,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新隆世居中部為祠堂,是三進兩天井建築,佔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現左側部分較為完整,右側已毀,祠堂部分空置。
中秋後國慶前,東二村所有黃姓村民會到秀新社區新喬圍黃氏祠堂祭祖。祭祖結束後,族人聚餐吃大盆菜。 [1] 
參考資料
  • 1.    深圳市史志辦公室. 深圳村落概覽 第2輯 1 坪山卷.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20.47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