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杭海城際鐵路

鎖定
杭海城際鐵路(Hang zhou-Haining Intercity Rail),工程名為“杭州至海寧城際鐵路”,簡稱杭海城際,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第一批PPP示範項目之一,由浙江海寧軌道交通運營管理有限公司運營管理 [1]  [13]  ,杭州地鐵在部分場合亦宣稱該線路為其地鐵“杭海線”,於2021年6月28日開通運營全線(餘杭高鐵站站浙大國際校區站 [12]  。2022年1月26日,“餘杭高鐵站站”更名為“臨平南高鐵站站 [11] 
截至2021年6月,杭海城際鐵路全長46.38千米,其中高架線34.05千米,地下線12.33千米,共設12座車站,其中高架站8座,地下站4座。採用3動1拖4節編組B型車。
中文名
杭海城際鐵路
外文名
Hangzhou-Haining Intercity Rail
開通日期
2021年6月28日
軌道類型
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系統
所屬地區
中國浙江省杭州市嘉興市海寧市
運營時間
06:30-22:30
起止站點
臨平南高鐵站站—浙大國際校區站
線路長度
46.38 km
車站數量
12座
報站語言
普通話、英語
車票價格
2 至 9 元
運營機構
浙江海寧軌道交通運營管理有限公司 [13] 
車輛編組
3動1拖4節編組B型車
運營速度
120 km/h
標誌色
藍色

杭海城際鐵路歷史沿革

2012年6月,海寧市發改局以專報的形式向市四套班子主要領導提出建設杭州至海寧城際軌道(鐵路)的建議。11月,成立杭海城際鐵路項目的前期工作領導小組。12月,海寧市人民政府與杭州市餘杭區政府簽訂接駁協議。
2013年2月,浙江省發改委將《浙江省都市圈城際鐵路近期建設規劃》上報國家發改委,杭海城際鐵路名列其中。9月,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受國家發改委委託,在海寧舉行《浙江省都市圈城際鐵路近期建設規劃》專家評審,杭海城際鐵路在列 [2] 
2014年12月1日至2日,受浙江省發改委的委託,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在海寧市召開杭海城際鐵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會。12月16日,《浙江省都市圈城際鐵路近期建設規劃》獲國家發改委批覆同意,其中包含杭州到海寧的城際線。
2016年7月26日,海寧市政協召開第十二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協商杭海城際鐵路項目建設事宜。會議聽取了海寧市政府《關於杭海城際鐵路項目建設情況彙報》,按照規劃,杭海城際鐵路起於餘杭高鐵站,至海寧主城區,線路總長約47.72千米,其間設站12座。8月17日,海寧市與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舉行杭海城際鐵路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8月30日,海寧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召開,通過了關於同意建設杭海城際鐵路的決定。9月22日,杭海城際鐵路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浙江省發改委批覆。9月27日,海寧市召開杭海城際鐵路徵遷工作動員會,標誌着城際鐵路沿線徵遷工作全面啓動。10月17日,浙江省發改委批覆了海寧市關於杭海城際鐵路工程先行段初步設計。在批覆文件中,城際鐵路站點有調整,新增設一座桑亭路站(預留設站條件)。新增設的桑亭路站位於長安鎮東部桑亭路路口,位於長安鎮站和周王廟站之間,是一座預留站。12月15日,中國鐵建鐵四院負責設計的杭海城際鐵路項目先行段正式開工建設 [3] 
2017年9月26日,杭海城際鐵路全面開工 [4] 
2018年3月10日,杭海城際鐵路全線車站全部開工。4月19日,杭海城際鐵路首台盾構機順利下井,盾構機將完成餘杭高鐵到許村鎮地下區間全線3.1千米的掘進任務。6月13日上午,杭海城際鐵路長安鎮仰山路長安路口處施工過程中,箱梁支架坍塌致使3人受傷,急送海寧市中心醫院急救。一人經市中心醫院搶救無效死亡,另二人體表外傷無生命危險。 [5]  7月,中國通號承建杭海城際鐵路信號系統,實現了中國通號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CBTC信控制系統在時速120千米城際鐵路首次工程應用。 [6]  8月7日,浙江杭海城際鐵路有限公司浙江省軌道交通運營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就杭海城際鐵路委託運營簽署框架協議。 [1]  10月15日,杭海城際鐵路工程第四標段下穿高鐵段盾構區間左線順利貫通,標誌着杭海城際鐵路工程全線首條盾構區間貫通。
2019年3月29日,杭海城鐵正線第一根接觸網立柱被起重吊車安放在基礎地腳螺栓之上,杭海城際鐵路正線接觸網第一杆成功組立,這標誌着杭海城際鐵路供電系統工程全面開工。5月,杭海城際鐵路鋪軌施工正式啓動。 [4]  12月,杭海城際鐵路全線9個地下隧道區間全部貫通完成。
2020年4月17日,杭海城際首列電客車順利進駐鹽官車輛基地。5月14日,杭海城際鐵路餘杭高鐵站,2#基坑主體封頂,標誌着全線車站主體封頂,全線車站主體結構工程全部完成。5月31日,杭海城際鐵路高架段軌通。6月30日,杭海城際鐵路全線首個送電區間(110KV桐斜主所至鹽官車輛基地)——第三供電分區送電成功,標誌着杭海城鐵機電工程全面進入聯調聯試準備階段。7月3日,杭海城鐵通車倒計時一週年活動在海寧鹽官車輛基地舉行,12個新站名和Logo發佈。7月12日,杭海城際鐵路工程最後一座110kV主變電所——長海主變一次性成功送電。8月12日,杭海城鐵全線軌通。
2021年6月28日,杭海城際鐵路全線(餘杭高鐵站站至浙大國際校區站)開通運營 [10] 
2022年1月26日,“餘杭高鐵站站”更名為“臨平南高鐵站站” [9] 
2023年7月,杭州至海寧市域鐵路西延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省發展改革委正式批覆 [14]  。12月,杭州至海寧市域鐵路西延工程,文正街站綠化遷移正式進場施工。這標誌着杭海西延工程建設正式拉開序幕 [15] 

杭海城際鐵路線路站點

杭海城際鐵路設計參數

正線數目:雙線
速度目標值:120km/h
系統制式:地鐵製式
最小曲線半徑:一般:800m困難:450m
最大坡度:一般:20‰困難:30‰
線路形式:無縫線路
牽引種類:電力
牽引供電制式:DC1500V
車輛選型:B型車

杭海城際鐵路車站列表

杭海城際鐵路線路全長46.38千米,設了12座車站,其中高架站8座,地下站4座。
杭海城際鐵路車站信息表
序號
車站名稱
換乘線路
車站結構
所屬區域
1
地下三層島式
2
——
路中高架三層側式
3
——
路側高架三層側式
4
——
路中高架三層側式
5
——
路中高架三層側式
6
——
路中高架三層側式
7
——
路側高架二層側式
8
——
路中高架三層側式
9
——
路中高架三層側式
10
——
地下二層島式
11
——
地下二層島式
12
——
地下二層島式
注:大站快車沿途停靠站點:往浙大國際校區方向為臨平南高鐵站站、海寧高鐵西站站、長安(東方學院)站、皮革城站、海昌路站、浙大國際校區站;往臨平南高鐵站站方向為浙大國際校區站、海昌路站、皮革城站、海寧高鐵西站站、臨平南高鐵站站。 [16] 

杭海城際鐵路線路走向

杭海城際鐵路起於杭州市臨平區臨平南高鐵站站,向東經過許村鎮長安鎮周王廟鹽官鎮斜橋鎮進入海寧市主城區,經中國皮革城後,沿海州東路至08省道(環城東路)止。杭海城際鐵路與杭州地鐵9號線無縫換乘,線路設13座車站,其中地下車站5座,高架車站8座。線路在杭州市臨平區境內、海寧主城區為地下段;滬杭高鐵下穿段、高速公路下穿段為地面U形槽,其餘路段均為高架。
杭海城際線路走向示意圖 杭海城際線路走向示意圖

杭海城際鐵路運營情況

  • 運營時刻表
杭海城際鐵路運營時刻表 杭海城際鐵路運營時刻表
杭海城際鐵路大站快車時刻表 杭海城際鐵路大站快車時刻表
2021年11月18日,杭海城際取消部分大站快車,僅保留7點浙大國際校區站至臨平南高鐵站站方向1列、17點臨平南高鐵站站至浙大國際校區站1列 [8] 

杭海城際鐵路設備設施

  • 車輛設施
杭海城際鐵路設計時速120千米,全程運行在30分鐘左右。線路系統能力為30對/小時,可以做到每2分鐘就開行一對列車,採用B型車,每節車廂額定人數為68人。列車編組為4節車廂。
杭海城際列車

杭海城際鐵路文化特色

  • 形象標識
1.標誌中的“H”是杭州,海寧的縮寫H的兩豎,一豎代表海寧,一豎代表杭州,一橫列車的形象。
杭海城際鐵路 標識 杭海城際鐵路 標識
2.仰起的車頭,意味海寧奔向杭州擁抱杭州昂首闊步融入杭州大都市圈。
3.H又代表合作,潮城與杭城深度融合深度合作。
4.標誌外圍的“紅圈”代表着海寧城區將與杭州建起“1小時通勤圈”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
5.標誌中的兩條豎線也表示着“11”這個數字,藴含着西部許村,長安總面積183平方千米的區域以“杭州第11區”為標準規劃,全力打造“杭海新城”讓融杭建設逐步升級 [7] 

杭海城際鐵路建設規劃

杭州至海寧市域鐵路西延工程起點文正街站,終點臨平南高鐵站(不含),線路全長約1.04公里,設1座車站,與杭州地鐵18號線一期工程換乘 [14] 
杭州至海寧市域鐵路西延工程示意圖 杭州至海寧市域鐵路西延工程示意圖 [14]

杭海城際鐵路價值意義

杭海城際鐵路是海寧市為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需要和滿足人民羣眾更便捷出行需求,主動接受大城市輻射、積極參與區域一體化、推動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作為海寧歷史上投資規模最大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對完善綜合交通網絡、促進產業發展、改善城市面貌,進一步提升城市能級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海寧大潮網 評)
作為海寧歷史上投資規模最大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杭海城際鐵路不僅架起了海寧連接杭州的交通“新幹線”,而且將承擔起未來海寧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軸線角色,一路串聯起沿線的浙大國際科技小鎮、皮革時尚小鎮、鹽官度假區的潮韻小鎮、長安的花藝小鎮、許村的布藝小鎮等,以及海寧高鐵站、鹽官度假區、海寧中國皮革城、浙大國際聯合學院等一批重要節點,加速資源要素的集聚與流通,進一步帶動當地皮革、家紡、旅遊、商貿等產業發展 [3] (《嘉興日報》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