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杜維姆

鎖定
杜維姆(Tuwim Julian,1894年9月13日—1953年12月27日 [1]  ),波蘭詩人。生於羅茲的一個職員家庭。從小喜好詩歌。 在華沙大學法律系和哲學系學習時, 和詩人亞羅斯瓦夫·伊瓦什凱維奇、安東尼·斯沃尼姆斯基等組織“斯卡曼德爾”詩社,開始創作活動。
中文名
杜維姆
外文名
J.Julian Tuwim
出生日期
1894年9月13日
逝世日期
1953年12月27日
職    業
波蘭詩人

杜維姆人物生平

杜維姆 (J.Julian Tuwim;1894~1953),他在兩次大戰之間發表的詩集《窺伺上帝》(1918)、《跳舞的蘇格拉底》(1920)、《第七個秋天》(1922)、《第四卷詩》(1923)、《血語》(1926)、《黑林村紀事》(1929)、《吉卜賽的聖經》(1933)、《熱情的內容》(1936)等,描寫波蘭社會的階級對立和30年代波蘭統治集團中的法西斯分子和戰爭狂人的兇惡無恥,表現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被壓迫者的同情。
在德國法西斯侵佔波蘭期間,杜維姆流亡國外。這時期他發表了許多政論,揭露法西斯分子壓迫波蘭人民的罪行,同時完成了長詩《波蘭之花》(1940~1944)。這部作品寫的雖是俄國1905年革命時期羅茲工人反抗沙皇的鬥爭,但對40年代波蘭人民反法西斯的戰鬥具有教育意義。

杜維姆人物評價

杜維姆戰後的詩歌,多數反映波蘭解放後的生活。他善於刻劃鮮明的形象,運用民間語言和日常口語。他的詩在人民中流傳很廣。1949年,杜維姆曾獲國家一級“勞動旗幟”勳章。他死後被授予一級“波蘭復興”勳章。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