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杜甫研究新探

鎖定
《杜甫研究新探》是2011年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黃山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輝斌。 [1] 
中文名
杜甫研究新探
作    者
王輝斌
出版社
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黃山書社 [1] 
出版時間
2011年10月1日
頁    數
341 頁
開    本
32 開
ISBN
9787546123110, 7546123119
語    種
簡體中文

杜甫研究新探內容簡介

《杜甫研究新探》除《論杜甫“清詞麗句”在唐詩中的演進》、《論宋代的“吳體”創作與特點》二文外,我23年來的杜甫研究成果,如上所言,便均見於這本《杜甫研究新探》了。之所以未能將這兩篇文章一併收入,是因為前者所討論的對象,主要為有唐一代之“清詞麗句”,而後者雖然論及了杜甫與“吳體”的關係,但其重點則為宋代詩人的“吳體”創作,即其均與《杜甫研究新探》中的32篇論文所涉及的研究內容存在着較大差異。更何況,前者已收入《唐代文學探論》的第一輯,後者則原本為《宋金元詩通論》第五章 第二節 的內容。

杜甫研究新探圖書目錄

自序
上編 杜甫生平新證
一、杜甫之父杜閒考略——兼及其子女六人的生年問題
二、杜甫母系問題辨説
三、杜甫出生地考實
四、杜甫的婚姻問題
五、關於杜甫生平的再探討——對傅光、孫微、吳明賢等人商榷之再商榷
六、李杜初識時地探索
七、二李一杜交遊箋識——兼論李邕對杜甫的影響
八、孔巢父與李白、杜甫交遊考
九、李杜關係新探——兼及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中的幾個問題
十、任華與杜甫交遊考索
十一、杜甫東柯之行考辨
十二、杜甫出峽後兩改初衷探究——兼論《回棹》詩之作年
十三、杜甫卒年新考
十四、再談杜甫的卒年問題——兼與傅光《杜甫研究》(卒葬卷)商榷
中編 杜甫作品新論
一、杜甫詩歌:中國古代學者詩的範本——以其近體詩為研究的中心
二、三苦一神:杜甫的創作法門
三、藝術轉型:杜甫秦州詩的文學特質
四、集批判與倡説於一體的文學批評一一杜甫《戲為六絕句》新箋
五、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破譯
六、《江南逢李龜年》為李白作
七、“三吏”“三別”的詩體屬性——兼論唐代新樂府中的有關問題
八、杜甫“沉鬱頓挫”辨識
九、杜詩“吳體”探論
十、《風疾舟中》詩新説——杜甫卒於大曆七年考
十一、樊晃《杜工部小集序》質疑
下編 研杜著述評譯
一、學術中的誤區與誤區中的學術——重評郭沫若《李白與杜甫》
二、治杜如治經——評林繼中《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
三、建國以來杜甫生平研究綜述
四、杜甫研究五十年
五、傅光《杜甫研究》(卒葬卷)商評
六、評徐國能《元好問杜詩學探微》——在台灣淡江大學“第十二屆文學與美學國際研討會”上的討論發言
七、李白與杜甫(譯文)
後記

杜甫研究新探作者簡介

王輝斌,教授,1947年農曆9月14日生,字靖華,號竟陵居士,湖北天門人。襄樊學院首屆校級學術帶頭人,碩士生導師。並任中國孟浩然研究會會長、中國李白研究會理事、中國杜甫研究會理事、中國樂府學研究會理事、四川省李白研究會顧問、湖北省李白研究會副會長、湖北省古代文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等學術職務。已出版學術著作18種。合著、參撰著作近10種。並在《民族文學研究》、《文學遺產》、《四川大學學報》等全國160多種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0餘篇。應邀在山西師範大學、台灣淡江大學、中山大學等高校作過多次學術報告與演講。現正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樂府詩批評史”的研究工作。
王輝斌教授學術論著的影響主要表現為:1995年古代文學論文單刊轉載率(指一期刊物同時轉載一位作者的多篇論文)全國第一(見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心《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5年8期)。2007年古代文學論文高被引指數排位全國第二(見科技出版社2008年版《中國期刊高被引指數》之《2007年學科作者高被引·文學》)。2008年古代文學論文高被引指數排位全國第一(見科技出版社2009年版《中國期刊高被引指數》之《2008年學科作者高被引·文學》)。湖北省古代文學著作人選《中國文學年鑑》第一人(與另一著作作者並列,見《中國文學年鑑》2006年卷)。
參考資料